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互联网医院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9-08-30

[南京晨报]右侧肾脏结石怎么办?

李俊:50岁,男性。体检B超所见:右侧肾脏中上盏内见一强回声光团,直径约5mm,后方伴声影。诊断“右侧肾脏结石”。请问现在没有什么不适,要治疗吗?有哪些要注意的?南京明基医院肾脏内科高占辉主任:肾结石草酸钙结石最常见,生活上注意增加饮水量,一般最好每天尿量要超过2000ml。饮食上,结石患者对于草酸含量高的一些食物要避免过多的摄入,比如菠菜、芹菜、甘蓝等,还有红茶、坚果类食物,不是一点不能吃,但是要注意别过多摄入。含聚氨酸多的一些水果蔬菜可能对预防结石有一定作用,比如橙汁、柠檬水等。要避免过多的蛋白质摄入,还有高糖、高嘌呤食物摄入,这些对于病情是不利的。肾结石的治疗根据结石大小及所在位置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于6毫米的结石一般可通过输尿管排出,注意观察有无腰酸腰痛或者血尿出现,可增加饮水量或跳跃运动促进结石排出,疼痛持续不缓解及时就医;当结石小于一厘米并且未阻塞尿路时可先观察等待,定期复查即可;当结石大于1厘米小于2.5厘米时,可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方法进行治疗;若结石大于2.5厘米时需进行腔内手术治疗,如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等。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周六全天。

详情
2019-08-30

[扬子晚报] 微创介入封堵术 治好3岁宝宝先天性心脏病

七月初的一天,南京明基医院心脏超声姚主任陪同一位年轻妈妈来到心脏中心,向心血管中心李新副院长寻求帮助,原来年轻妈妈的宝宝在明基医院出生,半岁时姚主任通过心脏超声发现宝宝存在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症状为劳累后心悸、胸闷、气喘,如不治疗,患儿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所以动脉导管未闭一经诊断,如无禁忌一般择期在学龄前施行手术。宝宝今年3岁了,姚主任介绍,宝宝最近超声发现右心系统有稍微增大,心脏功能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妈妈说宝宝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担心病情会影响宝宝上学,心脏中心李新主任仔细评估后,决定为宝宝尽快实施介入封堵术。手术当天,麻醉科医师对患儿施行全麻后,李主任顺利穿刺患儿右侧股动脉股静脉,首先主动脉弓造影提示动脉导管未闭,最狭窄处约3毫米,接着送入相应封堵器至狭窄处释放,再次造影提示封堵良好,无残余分流,撤出导管,拔除动静脉鞘管,因患者年幼,送入ICU病房镇静监护,防止穿刺处出血。手术后第二天,宝宝就能自由活动,术后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血液分流,宝宝可以像其他宝宝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了。       通讯员 李娜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杨彦

详情
2019-08-30

[南京晨报] 间歇性头痛好多年,竟是心脏病作祟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很多时候都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南京市民石女士从多年前就沾上了头痛的毛病,还总以为自己是偏头痛,口服过治疗头痛的药物,也曾在神经内科就过诊,但效果总是不太明显,时好时坏。近日,石女士终于在南京明基医院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心病。今年8月初,石女士因为心脏问题慕名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找到该院心血管中心李新院长。据石女士表示,去年接受超声检查时,发现心脏有卵圆孔未闭,心脏血流存在左向右分流的情况。石女士在当地医院当即就接受了心脏消融术,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头痛的老毛病也愈演愈烈。李新介绍,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但患者一般没有胸闷、气喘等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和不明原因卒中存在密切的联系,部分患者可引起偏头痛症状,而“微创介入封堵术”是目前医学界认可的治疗手段。明确了病因之后,很快,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石女士制定了详细的介入手术方案,手术非常顺利,石女士也很快恢复了,头痛症状也较前明显减轻。石女士感激地说,是李新带领的心脏中心治好了困扰她多年的头痛顽疾,她怎么也没想到头痛居然是心脏疾患所致。对此,李新提醒,如果有长期头痛不缓解,最好到医院做个心脏超声。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08-28

[中国江苏网] 南京明基医院:微创介入封堵术巧治3岁宝宝先天性心脏病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孙骏通讯员李娜)七月初的一天,南京明基医院心脏超声姚主任陪同一位年轻妈妈来到心脏中心,向心血管中心李新副院长寻求帮助。原来年轻妈妈的宝宝在明基医院出生,半岁时姚主任通过心脏超声发现宝宝存在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症状为劳累后心悸、胸闷、气喘,如不能及时治疗,患儿有可能并发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所以动脉导管未闭一经诊断,如无禁忌一般择期在学龄前施行手术。  该宝宝今年3岁了,姚主任观察发现,宝宝最近超声发现右心系统有稍微增大,心脏功能到了一定影响,同时妈妈说宝宝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担心病情会影响宝宝上学。南京明基医院心脏中心李新主任仔细评估后,决定为宝宝尽快实施介入封堵术。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术前,李新主任召集心脏中心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患儿较小,包括针对介入封堵器的型号,术中麻醉的选择,术后动脉鞘管拔除后的护理等围手术期细节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终拟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麻醉科医师到场,对患儿施行全麻后,李主任顺利穿刺患儿右侧股动脉股静脉,首先主动脉弓造影提示动脉导管未闭,最狭窄处月3mm,接着送入相应封堵器至狭窄处释放,再次造影提示封堵良好,无残余分流,撤出导管,拔除动静脉鞘管,因患者年幼,下肢制动困难,送入ICU病房镇静监护,防止穿刺处出血。  手术后第二天,宝宝就能自由活动,术后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血液分流,宝宝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了。

详情
2019-08-26

[南京晨报] 塑形镜延缓不能“治愈”近视

每年的假期都是学生治疗近视的高峰期,孩子一旦出现近视问题或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家长应该怎么办?很多家长都听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比框架好,但是关于角膜塑形镜究竟能不能戴、什么时候戴又疑虑重重。乐乐(化名)8岁开始近视,家长觉得那么小的孩子戴眼镜影响颜值,加上乐乐平时也爱运动,戴眼镜不方便,孩子自己也不愿意戴框架眼镜。结果一年后检查近视度数双眼均增加了不少,这可急坏了乐乐家长,带着乐乐做了一些眼部治疗,但近视度数依然在增加……直到乐乐10岁,两年间,乐乐近视度数增加了近1倍,家长带孩子来到南京明基医院眼科检查,该院眼科沈烨宇副主任建议给孩子验配塑形镜。乐乐的家人疑惑了,什么是塑形镜?沈烨宇副主任解释,塑形镜是一种硬性的隐形眼镜,通常在晚上戴,第二天早晨摘下,利用镜片对眼睛表面的物理性塑形作用,使眼睛的近视程度降低,获得良好视力。但这种近视矫正作用是短暂的,若要维持良好的视力以及控制近视的发展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戴镜。沈烨宇告诉记者,塑形镜是一种在睡眠中提高视力的方法,只能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不能取代戴眼镜,也不需要手术,现如今,乐乐已经14岁了,4年间,乐乐的视力增长幅度明显减小,家长高兴之余十分后悔在孩子刚开始近视的时候没有选择塑形镜。沈烨宇副主任特别提醒:塑形镜不能“治愈”近视,只能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为了孩子们的终生幸福,千万要从现在起就做好孩子的视力保护工作,不要等发展到了高度近视后追悔莫及。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08-21

[南京晨报] 心衰夏天也会发作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67岁的李奶奶暑期跟随家人去苏州旅行,返回时在火车站突发疾病,直接倒坐在楼梯上,吓得李奶奶的女儿赶紧带着李奶奶在南京紧急下车,前往南京明基医院就诊。南京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郑进民告诉记者,李奶奶入院时,呼吸急促,反复心功能不全发作,情况危急,随时可能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李奶奶的女儿介绍,李奶奶有高血压,最高180/110mmHg,糖尿病多年,平时会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10年前患心梗,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0年来总是胸闷气喘,晚上睡觉也有阵发性的呼吸困难。郑进民告诉记者,李奶奶入院时,呼吸急促,反复心功能不全发作,情况危急,随时可能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经过连续几日的饮食调整、用药调整、改善心功能治疗、抗感染治疗,复查血气、电解质后李奶奶的病情稳定下来。胸闷气喘的症状明显好转,睡眠也改善了,甚至比突发疾病前更有改善,李奶奶此前在家只能坐着入睡,经治疗后可以躺着入睡了。“心功能不全是心脏长期地过度负荷而造成的,当出现莫名其妙地感到疲劳、即使轻度运动(比如上楼梯)也会引起气喘、夜里睡觉时会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等情况时,一定要引起注意。”郑进民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心功能不全冬季高发,但并不表示不会在夏季发作,本身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在夏天过度疲劳,不注意调养,也是会发病的。郑进民医师提醒,暑期旅行,一定要注意防暑,量力而行,尽量不要过于劳累。尤其是年纪较长的老人,通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尽量选择短途旅行。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08-19

[网易新闻] 再次泪目!大巴车司机杜鲲鹏清醒后的第一句话:“乘客都送回家没有?”

7月21日,即墨大巴车司机杜鲲鹏开车从安徽回青岛时,在高速上突发脑动脉瘤破裂,为了全车49名乘客的安全,杜鲲鹏强忍剧痛,将车开至服务区后昏倒了。病情严重,一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的杜鲲鹏的病情牵动着大家的心。最新的信息是他已经拔掉了器官插管,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17日早上在病房里,医护人员也送上了象征着“重生”的生日蛋糕。  “乘客都送回家没有?”    上个月21号,杜师傅开旅游大巴的过程中脑动脉瘤突然爆裂,他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剧烈的头疼,安全把近50位旅客送到休息区后,留下一句“实在不好意思,耽误大家回家了”便陷入昏迷,被急诊送到南京明基医院急诊室。    “他一直很有责任感,也是个热心肠的人。”杜师傅的二嫂孙女士说,杜师傅在家排行老三,青岛那边司机群里不论大小都喜欢喊他喊一声“三哥”,谁要是碰到车子有个故障之类的问题,只要群里说个位置,他方便过去的话一定去帮忙,是司机群里有名的“热心三哥”,所以他能强忍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把车停稳在服务区,大家一点都不意外。    孙女士告诉记者,在ICU里他稍微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乘客都送回家没有?”“我们告诉他都送到啦,要他放心,他才点点头。”  抢救杜师傅,每一步都是“未知数”

详情
2019-08-19

[搜狐网] 脑出血昏迷仍惦记49名乘客,大客车司机杜师傅醒了!他想做这件事...

7月21日,大巴司机杜鲲鹏突发脑出血,他强忍剧痛近1小时,将车平稳开进服务区后晕倒…而就在这半清醒半昏厥间杜鲲鹏还一直在对乘客们道歉:晚上送不了你们回家了。从事发到现在二十多天过去了,杜鲲鹏的情况怎么样了?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今天了解到,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治疗,目前杜鲲鹏已经苏醒,并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8月17日上午,杜鲲鹏刚刚做完康复治疗,医护人员就集体送给他一个蛋糕。一位医护人员说,蛋糕寓意着重生,也希望杜师傅这样的好司机能够重回健康。“把客人都送回家了没有?”这是杜鲲鹏清醒后说的第一句话。家人告诉他客人都已经到家后,他又询问车有没有放好。得知车子安然无恙后,他才安心。回顾这二十多天艰难的治疗过程,家人一度哽咽。时间重回今年7月21日,当时,山东司机杜鲲鹏在南京境内高速公路驾驶旅游大巴时突发脑出血,为确保全车49名乘客的安全,他强忍剧痛近一个小时,将车平稳开进服务区后晕倒。经过乘客急救,杜鲲鹏一度苏醒,留下一句"不好意思,耽误大家回家了"后再度昏迷。最终,他被送往南京明基医院抢救。经过检查,发现杜鲲鹏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他颅内出血。对于他能忍受如此的剧痛将车辆安全开到服务区,主治医师杨天明也表示敬佩,“脑子出血以后,头痛是非常剧烈的,是不可忍受的剧烈头疼,往往病人要在床上抱着头打滚。忍受这么剧烈的疼痛还要开车,确实是超乎常人的毅力。”由于情况十分危险,手术难度较大,医院当即为他开通绿色通道,并请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协助。所幸,在专家们的努力下,手术非常成功。不过,术后杜鲲鹏仍然长时间昏迷,并相继出现脑梗、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专门成立了抢救小组,集合各个科室一起出谋划策,对他进行抢救。

详情
47 48 49 50 51/180页 共2155条 52 53 54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