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5-04-17

[扬子晚报]距肛缘8厘米以下的直肠癌,如何在“切肿瘤”与“保肛门”之间寻找最优解?

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攀升至第二位,其中低位以及超低位直肠癌因为在首诊时就能否保留肛门、避免永久性造口的问题而一直备受关注。4月15日,记者邀请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放疗科主任、肿瘤中心主任周宏平做客扬子名医团直播间,详解如何在“切肿瘤”与“保肛门”之间寻求最佳治疗方案。视频杨泽华戎毅晔熊悦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专家名片】周宏平主任医师,副教授,肿瘤学博士中国抗癌协会粒子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痛整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放射治疗联盟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联盟放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江苏省核学会理事、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组成员、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等。从事消化科肿瘤临床诊疗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恶性肿瘤的化/放治疗、热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尤其对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有较深研究,临床特别关注肿瘤多学科诊疗规范、肿瘤营养代谢、肿瘤精准医学的研究进展。肿瘤肛缘只有2.6cm,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极限保肛”

详情
2025-04-02

[扬子晚报]探索胰腺癌诊疗新未来,一场学术盛会在宁召开

3月31日,由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胰腺中心协办的“2025明基一香帕里梦德胰腺癌论坛”顺利开幕,来自国内外胰腺领域的知名专家相聚一堂,共谋胰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突破与发展。大会同时成立了“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胰腺中心作为医院代表性的强势学科之一,此次承办胰腺癌论坛,也是明基医院在单病种中心发展上接轨国际走出的重要一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国际知名胰腺癌专家、医院共同合作,对带动明基医院的胰腺外科的发展,提高诊治水平,惠及更多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是死亡率最接近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南京明基医院荣誉院长、胰腺中心主任苗毅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胰腺癌手术质量的不断提高,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原来的5%提升到了10%。“但就如今天会上的教授在讲座中介绍,有40%的胰腺癌病人在手术中存在血管中间组织清扫不充分、不彻底,就容易导致出现复发的情况。这对外科手术的质量提出了要求,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术,才能让治疗更彻底、更安全,大大降低发病率。”过度肥胖、糖尿病、抽烟喝酒等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只有腹胀、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出包括黄疸、腹痛、体重减轻等,但这些症状也并没有特异性。苗毅教授提醒,有些病人出现黄疸会当肝炎去治疗,其实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胰腺肿瘤侵犯压迫胆总管所致。“对于胰腺癌的病人来说,如果出现黄疸可能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它往往可能还是一个早期表现,这取决于肿瘤生长的位置。如果靠近胆管,反而容易发现,而如果离胆管较远,就会发现得更迟,愈后也会更长。”胰腺“躲”在左上腹的角落里,被胃、十二指肠、肾等多个器官包围,常规体检往往很难查出胰腺问题。“B超、CT一般来说也只能做到初筛,增强CT是诊断胰腺癌(特别是早期胰腺癌)的金标准。”苗毅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定期进行高质量的B超以及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其中CA19-9是比较敏感的指标,如果发现异常,再做增强CT进行进一步诊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详情
2025-04-02

[新华日报健康]提升胰腺癌诊疗水平,“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正式成立

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一旦发现多处于晚期,治疗挑战性艰巨。3月31日,由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胰腺中心协办的“2025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论坛”在南京明基医院召开。大会旨在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分享国内外胰腺癌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胰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促进胰腺癌的规范化治疗。大会同时成立了“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会议由MarkusW.Büchler教授和苗毅教授担任主席,Büchler教授在胰腺外科领域享有盛誉,同时卓越的学术贡献和临床智慧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外科医疗领域。大会上,Büchler教授分享了他对外科领导力的独到见解和宝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领导力提升医疗团队的协作与创新,引领外科发展。MarkusW.Büchler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荣誉院长、胰腺中心主任苗毅教授国际知名胰腺专家苗毅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胰腺中心的学科带头人。3月,南京明基医院二期开始试运行,胰腺中心作为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科室,病区结构优化,诊疗环境和服务能力都有了极大的升级。156张床位布局合理,能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体系,满足不同胰腺疾病的患者治疗需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表示,明基医院2.0的发展是紧紧围绕“强专科、大综合”来推进,胰腺中心作为代表性的强势学科之一,此次承办胰腺癌论坛,也是明基医院在单病种中心发展上接轨国际走出的重要一步。和国际知名胰腺癌专家、医院共同合作,对带动明基医院的胰腺外科的发展,提高诊治水平,惠及更多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签约揭牌仪式会上,“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正式成立。苗毅教授表示,胰腺癌有隐蔽难发现、治疗难、生存率低的问题。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原来的5%提升到了10%,这个进步离不开胰腺癌外科手术质量的提高。有40%的胰腺癌病人在手术中存在组织清扫不充分,组织中存有癌细胞就容易出现复发,这就对外科手术的质量提出了要求,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术,才能让治疗更彻底、更安全,提高胰腺癌的生存率。研究所成立后,将在胰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突破与发展,外科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以及在推动规范化治疗、培养年轻学者等方面发力。记者杨彦

详情
2025-04-02

[南京晨报/爱南京]国内外专家齐聚,探索胰腺癌诊疗新未来 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论坛在南京举行

“随着药物研究的进步和胰腺癌外科手术质量的不断提高,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原来的5%提升到了10%。”日前,2025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胰腺领域的知名专家相聚一堂,共话胰腺癌标准化临床实践与多学科综合诊疗的突破与发展。当天,“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正式成立。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因其高死亡率和复杂性,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南京明基医院荣誉院长、胰腺中心主任苗毅介绍,胰腺癌诊疗的最大的问题在于肿瘤解剖位置比较深、比较窄,且早期没有什么典型症状,当患者出现疼痛或者消瘦,往往已经到了晚期。但随着药物研究的进步和胰腺癌外科手术质量的不断提高,胰腺癌诊疗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原来的5%提升到了10%。“对于胰腺癌的病人来说,如果出现黄疸可能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它往往可能还是一个早期表现,这取决于肿瘤生长的位置。如果靠近胆管,反而容易发现,而如果离胆管较远,就会发现得更迟,愈后也会更差。”过度肥胖、糖尿病、抽烟喝酒等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只有腹胀、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出包括黄疸、腹痛、体重减轻等,但这些症状也并没有特异性。“增强CT是诊断胰腺癌(特别是早期胰腺癌)的金标准。”苗毅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定期进行高质量的B超以及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其中CA19-9是比较敏感的指标,如果发现异常,再做增强CT进行进一步诊断。今年3月,南京明基医院二期开始试运行,胰腺中心作为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科室,病区结构优化,诊疗环境和服务能力都有了极大的升级。156张床位布局合理,能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体系,满足不同胰腺疾病的患者治疗需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表示,明基医院2.0的发展是紧紧围绕“强专科、大综合”来推进的,胰腺中心作为代表性的强势学科之一,此次承办胰腺癌论坛,也是明基医院在单病种中心发展上接轨国际走出的重要一步。和国际知名胰腺癌专家、医院共同合作,对带动明基医院的胰腺外科的发展,提高诊治水平,惠及更多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5-04-01

[紫金山新闻]提升胰腺癌诊疗水平,这场学术盛宴在南京召开

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一旦发现多处于晚期,治疗挑战性艰巨。3月31日,由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胰腺中心协办的“2025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论坛”在南京召开。大会旨在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分享国内外胰腺癌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胰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促进胰腺癌的规范化治疗。大会同时成立了“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论坛会议现场。会议由Büchler教授和苗毅教授担任主席,Büchler教授在胰腺外科领域享有盛誉,同时卓越的学术贡献和临床智慧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外科医疗领域。大会上,Büchler教授分享了他对外科领导力的独到见解和宝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领导力提升医疗团队的协作与创新,引领外科发展。苗毅教授。国际知名胰腺专家苗毅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胰腺中心的学科带头人。苗毅教授表示,研究所的成立将在胰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突破与发展,外科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以及在推动规范化治疗、培养年轻学者等方面发力。3月,南京明基医院二期开始试运行,胰腺中心作为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科室,病区结构优化,诊疗环境和服务能力都有了极大的升级。156张床位布局合理,能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体系,满足不同胰腺疾病的患者治疗需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表示,明基医院2.0的发展是紧紧围绕“强专科、大综合”来推进的,胰腺中心作为代表性的强势学科之一,此次承办胰腺癌论坛,也是明基医院在单病种中心发展上接轨国际走出的重要一步。和国际知名胰腺癌专家、医院共同合作,对带动明基医院的胰腺外科的发展,提高诊治水平,惠及更多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胰腺癌有隐蔽难发现、治疗难、生存率低的问题。苗毅教授告诉记者,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原来的5%提升到了10%,这个进步离不开胰腺癌外科手术质量的提高。“有40%的胰腺癌病人在手术中存在组织清扫不充分,组织中存有癌细胞就容易出现复发,这就对外科手术的质量提出了要求,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术,才能让治疗更彻底、更安全,提高胰腺癌的生存率。胰腺由于深居腹膜后,被其他脏器包围,胰腺癌早期没有什么典型临床症状,只是单纯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出包括黄疸、腹痛、体重减轻,但这些症状也并没有特异性,是非常容易和胃肠道疾病或胆道系统疾病相混要的。苗毅教授提醒,有些病人出现黄疸都当肝炎去治疗,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胰腺肿瘤侵犯压迫胆总管所致,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果能及时准确排查,更容易早期发现胰腺病变。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烟、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长期有害工作环境暴露。苗毅教授表示,体检人群可每年定期筛查超声及肿瘤标志物,其中CA19-9是比较敏感的指标,被用于监测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当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或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可进一步做增强CT明确诊断。通讯员李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蒋晓春

详情
2025-04-01

[现代快报]提升胰腺癌诊疗水平,这场学术盛宴在南京召开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记者刘峻)3月31日,由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胰腺中心协办的“2025明基一香帕里梦德胰腺癌论坛”顺利开幕,来自国内外胰腺领域的知名专家相聚一堂,共谋胰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突破与发展。大会同时成立了“明基—香帕里梦德”胰腺癌研究所。会议由Büchler教授和苗毅教授担任主席,Büchler教授在胰腺外科领域享有盛誉,同时卓越的学术贡献和临床智慧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外科医疗领域。国际知名胰腺专家苗毅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胰腺中心的学科带头人。苗毅教授表示,研究所的成立将在胰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突破与发展,外科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以及在推动规范化治疗、培养年轻学者等方面发力。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是死亡率最接近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南京明基医院荣誉院长、胰腺中心主任苗毅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胰腺癌手术质量的不断提高,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原来的5%提升到了10%。过度肥胖、糖尿病、抽烟喝酒等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只有腹胀、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出包括黄疸、腹痛、体重减轻等,但这些症状也并没有特异性。苗毅教授提醒,有些病人出现黄疸会当肝炎去治疗,其实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胰腺肿瘤侵犯压迫胆总管所致。“对于胰腺癌的病人来说,如果出现黄疸可能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它往往可能还是一个早期表现,这取决于肿瘤生长的位置。如果靠近胆管,反而容易发现,而如果离胆管较远,就会发现得更迟,愈后也会更长。”胰腺“躲”在左上腹的角落里,被胃、十二指肠、肾等多个器官包围,常规体检往往很难查出胰腺问题。“B超、CT一般来说也只能做到初筛,增强CT是诊断胰腺癌(特别是早期胰腺癌)的金标准。”苗毅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定期进行高质量的B超以及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其中CA19-9是比较敏感的指标,如果发现异常,再做增强CT进行进一步诊断。3月,南京明基医院二期开始试运行,胰腺中心作为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科室,病区结构优化,诊疗环境和服务能力都有了极大的升级。156张床位布局合理,能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体系,满足不同胰腺疾病的患者治疗需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表示,明基医院2.0的发展是紧紧围绕“强专科、大综合”来推进的,胰腺中心作为代表性的强势学科之一,此次承办胰腺癌论坛,也是明基医院在单病种中心发展上接轨国际走出的重要一步。和国际知名胰腺癌专家、医院共同合作,对带动明基医院的胰腺外科的发展,提高诊治水平,惠及更多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详情
2025-03-27

[紫牛新闻]医院上线陪诊服务,就诊后还有“售后服务”

不熟悉医院的空间布局、搞不懂就医流程、用不好信息化的就医手段……如果无人陪护,对很多人来说,看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近年来,除了专门的陪诊机构,各大医院也都在陆续推出、完善自己的陪诊服务。到底体验如何?近日,记者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该医院新推出的陪诊服务进行了探访。视频施嘉羽(实习)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施嘉羽(实习)卢香林(实习)“临时儿女”上线就诊结束还有“售后服务”上午8:30,记者在南京明基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见到了陪诊员刘莹莹,她手拿着一个装有水杯、纸巾等物品的透明文件袋,等候即将来院就诊的患者张阿姨。刘莹莹告诉记者,张阿姨咳嗽已经两个多月,这几天感觉还伴有气喘的情况,她的女儿不放心,但是又在外地出差没办法陪同就医,就通过医院的小程序下单了陪诊服务。医院的陪诊服务平台在前一天收到了预约信息,当天平台管理员就给张阿姨打去电话,询问她的症状、看诊的科室及医生、几点到医院、是否需要轮椅等一系列详细的问题,并告知就诊需要携带的资料以及到医院后在哪里碰面。“阿姨您好,我是您今天的陪诊员刘莹莹,今天由我为您提供全程陪诊服务,您今天要看诊的医生是呼吸科蔡主任对吧?我们已经为您进行了预约挂号。”在核对好患者的身份信息、再次确认就医需求之后,陪诊员熟练完成预约取号等相关操作,手挽着张阿姨直接往诊室走去。

详情
2025-03-14

[现代快报]抬手一挡,无人机切断了他透析的“生命线”

朱先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与疾病抗争了15年。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维持长期透析治疗,他的手臂上有一条“动静脉内瘘”的血管通路。这条“生命线”不仅是他与疾病斗争的见证,更是他活下去的希望。然而,近期的一场意外险些让这条“生命线”断裂。为了给自家承包的农田帮忙,朱先生近期一直在学习操作无人机为农作物喷洒农药。然而,这一天,意外发生了。他在操作无人机时,机体外倾斜坠落,划伤了前额,他本能地举臂去挡,正好被机翼割伤了动静脉内瘘瘤样隆起的位置,顿时血流如注。情况危急,“生命线”,一旦破裂,不仅会导致无法透析,更可能数分钟内大量失血导致休克危及生命。朱大哥当机立断,立即压住伤口,家人也迅速将他送往当地医院。在当地医院,医生为朱先生进行了初步检查。幸运的是,他的头部仅是皮外伤,CT显示颅内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但动静脉内瘘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虽然经过包扎暂时止住了血,但由于长时间按压止血,动静脉内瘘中长满了血栓,失去了功能。此外,伤口范围大且深度深,当地医院无法进行缝合和重新开通。为了重新连接这条“生命线”,朱先生和家人连夜赶往南京明基医院。到达南京明基医院后,值班医生立即汇报了肾脏内科副主任高占辉。高占辉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安排朱大哥入院,并连夜制订了手术计划。手术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清除血栓,重新缝合并开通血管。二是清理创口周围污染组织,缝合伤口。然而,手术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拿掉加压的纱布后,伤口处大量渗血,手术视野被遮挡,无法继续进行。医生立即在伤口前5厘米处切开皮肤,分离出动静脉内瘘的血管并止血,并在血管破口近心端置入球囊压迫止血,成功堵住了血管,止住了渗血。接下来,通过挤压配合钳夹方法,将血栓完整取出。充分清除皮缘及血管周围污染组织后,大家倒吸一口凉气,伤口深达肌层,整个瘤体被切割离断,仅有后方约1/4管壁相连。术中仔细地将血管缝合并保持通畅清创,开放血管钳和撤出球囊后,动静脉内瘘的震颤并不明显。通过彩超检查,发现吻合口近端静脉存在狭窄,再次使用球囊扩张的方法解除。经过一番开放+介入相配合的操作,朱先生的动静脉内瘘再次出现了震颤,听诊内瘘口杂音响亮——这条“生命线”终于被重新连接了起来。目前,朱先生术后恢复良好,血液透析也能正常进行。

详情
2025-03-11

[紫牛新闻]这种“春季限定”美食,真的有可能吃进医院!

春季来临,春笋逐渐成为菜场的“主角”,为了尝这口“春鲜”,不少市民争先购买,但近日,有媒体报道已经有人因为吃了这款“春季限定”美味出现晕厥、呕吐等症状而进了急诊室。南京明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庭赞提醒,其实不止春笋,还有香椿等时令蔬菜,大量食用都可能导致消化道症状出现,特别是高纤维食物,一定要适量食用。“首先,春笋是一个高纤维食物,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这对缓解便秘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粗纤维也如同‘钢丝球’,容易划伤消化道,对于消化道本身就相对‘脆弱’的人群来说,很容易出现胃溃疡、胃出血等问题。老年人、胃肠道蠕动功能比较弱的人如果吃了大量春笋,进食的笋可能会在肠道里堆积,形成肠梗阻。”李庭赞主任解释说,此外,除了春笋,还有香椿、马兰头等“春菜”草酸含量较高,摄入过多难免刺激胃黏膜,可引发出血症状。草酸还容易在体内与钙结合,引起结石。“在吃任何高草酸的蔬菜之前,都建议进行焯水处理,即可去除大量草酸。不要空腹猛吃,避免胃酸直接侵蚀黏膜。最重要的是适量食用、均衡饮食。”李庭赞主任说,在吃高草酸食物时,还可适当避免与含钙量高的食物同食,如高蛋白食物、荠菜、菠菜等,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李庭赞主任坦言,除了上述时令蔬菜,最近科室还有一类消化不良患者明显增多,就是高糖饮食所致。上周他就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为出现呕吐、腹胀症状前来就诊,后询问病史得知,她最近“疯狂”进食高糖食物,如各种饮料、汤圆、蛋糕等。“都知道甜食吃多了容易导致肥胖,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但有研究表明,经常吃高糖食物也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李庭赞主任告诉记者,高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被肠道中的有害菌群迅速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微生态失衡,增加患肠胃道疾病的风险。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消化道健康?李庭赞主任建议,首先要警惕进食过多,尽量每餐吃七八成饱即可,拒绝高油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很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也要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很容易在饭桌上传播,这是消化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聚餐时应该自觉使用公筷公勺,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详情
1/179页 共2140条 2 3 4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