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互联网医院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9-10-23

[中国江苏网]治疗心脏病却意外发现结肠癌,多学科联合诊疗两病齐治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孙骏通讯员李娜)年近60的李先生患有胸闷气喘已经3年,平时反反复复,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他心想是上了年纪了,倒也没有特别重视。今年春天,李先生的气喘胸闷的情况愈发严重了,夜间不能平卧睡眠,在家人的督促下,李先生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  南京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原本打算为李先生进行CRTD、房室结消融术,但术前检查发现杨先生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很低,并在住院过程中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于是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该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长李新。李院长检查发现,这可能不是心脏问题引起的身体不适,于是邀请南京明基医院普外科杨德同主任医师共同会诊。杨德同主任在检查时发现,李先生的腹部CT显示他很可能患有结肠癌伴梗阻,血红蛋白低也是因为肿瘤反复出血所致。  在保守治疗后,李先生的腹痛、腹胀仍不能改善,若不及时解除梗阻,可能导致肠坏死及穿孔。但患者心功能差,外科手术及麻醉易导致其心脏骤停,风险很高。  该院立即开展普外科、消化内科及介入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综合各科室意见后建议患者先通过药物治疗心脏疾病,待心功能恢复后,再评估能否手术治疗。经过密切随访,李先生心功能逐渐改善,而通过无痛肠镜检查,肠镜活检病理证实其患有结肠腺癌。  今年8月,李先生再次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准备手术。虽然其心脏功能低于常人,但相对于几个月前已有较好改善。多学科专家再次反复探讨,认为李先生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可接受外科手术。虽然麻醉和手术仍有较大风险,但如果不及时手术,结肠癌始终是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有再次梗阻及转移扩散风险。  医生和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李先生进行了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恢复也很好。并且在经过心内科长期的治疗后,心脏功能也大有好转,于10月康复出院。  记者了解到,此例心脏功能不全、又患结肠癌患者的成功手术并康复,是南京明基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MDT)实力的又一次体现。通过普外科、心血管内科、介入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的协作,整合了该院各科室诊疗技术,发挥优势互补,为患者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形成一体化的诊治模式。多学科探讨也使患者获得更科学、更全面、更优化的诊疗方案。今后,该院将继续在多发伤的救治中应用多学科协作策略,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详情
2019-10-21

[扬子晚报]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合 原因竟是风湿免疫病

 许多人都患过口腔溃疡,但如果溃疡经久不愈,那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风湿免疫病惹的祸。  年轻的王女士刚刚30出头,却饱受“口腔溃疡”折磨三年之久。平常工作很忙、压力较大,口腔总是出问题,本以为是上火导致,严重时大面积口腔溃烂,疼痛难忍,但是没有发热、腹痛等症状,王女士本以为自己患口腔溃疡,三年来也跑过很多医院口腔科就诊,给予外用药,效果不佳。  近期王女士的“口腔溃疡”又犯了,持续几天发热达39摄氏度。于是赶紧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机缘巧合挂了风湿免疫科的号,接诊的风湿免疫科洪铁艳副主任医师检查时发现,王女士的颊粘膜、舌缘、扁桃体均可见溃疡,最大溃疡直径约1cm。询问病史,王女士同时有外阴溃疡。洪铁艳副主任医师根据王女士的种种症状,诊断明确为白塞病。  风湿免疫科洪铁艳副主任医师介绍,白塞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血管炎的一种。这种病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再严重一点可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关节、肺、肾等。患者常常误以为是口腔溃疡不当一回事,但是病情一旦严重时就可能威胁到健康,一部分病人就是因为肠白塞,导致肠穿孔才明确诊断。  洪铁艳当即对王女士予抗炎、对症治疗,很快王女士体温降至正常,第三天溃疡就基本愈合。洪铁艳副主任医师再次提醒广大病友,口腔溃疡还可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可以说白塞病的表现千变万化。但是治疗却比较简单,一旦诊断明确,一般口服药可长期控制病情,但如果严重的病例需要用生物制剂。  通讯员 李娜 蒋佳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详情
2019-10-21

[快报大健康]每天两包烟,48岁男子突发心梗

现代快报讯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大,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入秋以来,气温下降,心梗患者明显增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每天都会接诊到急诊送来的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不少是年轻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李新表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2015年9月1日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立,并与多家社区服务中心组建了医联体,力求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每天抽两包烟,48岁男子心梗了张先生48岁,患有高血压好多年了,滴酒不沾,但喜欢抽烟,每天能抽两包,前些天南京一下子降温,有一天晚上洗完澡之后,感觉胃痛,疼了10分钟之后,感觉疼痛往上走,开始"胸口疼",因为家族有心血管病史,他的兄弟姐妹12个人,有五六个心脏都装了支架,所以感觉到"胸口疼"的时候,立刻意识到是心脏的问题,于是赶紧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张先生通过医院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导管室介入检查,心血管中心主任李新20分钟为其开通血管,植入支架一枚,患者胸痛的症状即刻得以消失,心电图和彩超都显示心胸功能几乎未受到影响。李新主任介绍,近几年来,突发心肌梗死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一般来说,60-70岁的男患者占到了1/2,成第一大猝死危险人群,可现在这个年龄段整体前移了,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中招,45-50岁男子占到了1/5,在临床上,甚至遇到30来岁的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我们最近就接诊了一个34岁的男性,经常熬夜,结果发生了前壁心梗。"李新主任提醒说,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的面积可能会更大,如果不能及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极易引起心律失常而猝死,非常令人惋惜。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要及时就医李新主任对记者说,因为人体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秋冬季节,气温变化不定就容易成为诱发心梗的"导火索"。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年轻人增多的原因,李新主任解释说,这与一些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好、生活作息紊乱有关,例如熬夜、抽烟、喝酒、聚会、打麻将,大吃大喝等,这些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心梗的发生概率。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呢?李新主任介绍,现在胸痛的范围是指肚脐以上,上额以下的疼痛。这个范围的疼痛都要启动胸痛流程。"定在上额以下,是因为在临床上,一些没有心前区疼痛等不适的患者,但牙痛的患者,最后检查出来,心脏血管都堵了。他提醒,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要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还有冠心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如若出现胸闷、心悸、心绞痛等症状,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心脏疾病风险。把慢病和风险因素管理控制好,最重要慢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李新主任对记者说,从现在的医疗资源分布来看,每年只有30%左右的医疗资源用在疾病风险因素的控制和慢病的管理,而70%以上的医疗资源是用在高危疾病的治疗上。而减少高危疾病的发生,其实是要对中国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以及导致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这无论是对老百姓来说,还是节省国家的医疗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新主任介绍说,现在的慢病主要包括5大类,分别是心血管疾病、慢阻肺、脑卒中、糖尿病和肿瘤。除了肿瘤之外,导致其他四大类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都很相似,比如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等。"只要把这些致病的危险因素管理好,就能减少相应疾病的发生,就像张先生一样,明知道自己有家族史,抽烟还抽得这么凶,所以很容易诱发心梗。"

详情
2019-10-21

[现代快报]每天两包烟,48岁男子突发心梗

专家提醒:秋冬季节心梗高发,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要及时就医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大,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入秋以来,气温下降,心梗患者明显增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每天都会接诊到急诊送来的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不少是年轻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李新表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2015年9月1日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立,并与多家社区服务中心组建了医联体,力求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通讯员李娜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刘峻任红娟  每天抽两包烟,48岁男子心梗了  张先生48岁,患有高血压好多年了,滴酒不沾,但喜欢抽烟,每天能抽两包,前些天南京一下子降温,有一天晚上洗完澡之后,感觉胃痛,疼了10分钟之后,感觉疼痛往上走,开始“胸口疼”,因为家族有心血管病史,他的兄弟姐妹12个人,有五六个心脏都装了支架,所以感觉到“胸口疼“的时候,立刻意识到是心脏的问题,于是赶紧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  张先生通过医院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导管室介入检查,心血管中心主任李新20分钟为其开通血管,植入支架一枚,患者胸痛的症状即刻得以消失,心电图和彩超都显示心胸功能几乎未受到影响。  李新介绍,近几年来,突发心肌梗死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一般来说,60-70岁的男患者占到了1/2,成第一大猝死危险人群,可现在这个年龄段整体前移了,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中招,45-50岁男子占到了1/5,在临床上,甚至遇到30来岁的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我们最近就接诊了一个34岁的男性,经常熬夜,结果发生了前壁心梗。”  李新提醒说,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的面积可能会更大,如果不能及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极易引起心律失常而猝死,非常令人惋惜。  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要及时就医  李新主任对记者说,因为人体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秋冬季节,气温变化不定就容易成为诱发心梗的“导火索”。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年轻人增多的原因,李新主任解释说,这与一些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好、生活作息紊乱有关,例如熬夜、抽烟、喝酒、聚会、打麻将,大吃大喝等,这些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心梗的发生概率。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呢?李新介绍,现在胸痛的范围是指肚脐以上,上额以下的疼痛。这个范围的疼痛都要启动胸痛流程。“定在上额以下,是因为在临床上,一些没有心前区疼痛等不适的患者,但牙痛的患者,最后检查出来,心脏血管都堵了。他提醒,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要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还有冠心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如若出现胸闷、心悸、心绞痛等症状,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心脏疾病风险。  把慢病和风险因素管理控制好,最重要  慢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李新主任对记者说,从现在的医疗资源分布来看,每年只有30%左右的医疗资源用在疾病风险因素的控制和慢病的管理,而70%以上的医疗资源是用在高危疾病的治疗上。而减少高危疾病的发生,其实是要对中国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以及导致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这无论是对老百姓来说,还是节省国家的医疗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新介绍说,现在的慢病主要包括5大类,分别是心血管疾病、慢阻肺、脑卒中、糖尿病和肿瘤。除了肿瘤之外,导致其他四大类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都很相似,比如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等。“只要把这些致病的危险因素管理好,就能减少相应疾病的发生,就像张先生一样,明知道自己有家族史,抽烟还抽得这么凶,所以很容易诱发心梗。”  李新提醒,对于心脑血管的病人,秋冬季节就是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最好到正规医院查一下身体的各项指标,请专业的医师来调整一下治疗方案,因为疾病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季节的变化,容易诱发和加重极危重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详情
2019-10-17

[江苏科技报]大妈公园内摘白果不料致满脸红肿过敏

■本报记者吴宇通讯员李娜最近一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皮肤科门诊不断有患者因为面部红肿、瘙痒就诊。结伴而来的李阿姨和孙阿姨也是这样的情况,面部瘙痒两天却不消退。该科刘艳副主任医师询问病史时,两位阿姨都说近期没有染发或者更换洗发水,也没有换过护肤品。刘艳询问最近有没有去过哪里,接触过平常很少接触的东西,孙阿姨这才回忆起来,三天前两人一起去公园捡过白果。原来,李阿姨和孙阿姨在公园散步时看到白果树上挂满了白果,已经成熟,地上也散落一地的果子,于是就想带回去煲汤煮粥食用,殊不知这一行为却导致了脸部过敏。经过抗过敏治疗,3天后两位阿姨脸部红肿、瘙痒的症状基本消退。刘艳介绍,新鲜白果外皮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是一种很强的致敏诱因。在剥果皮时,体质较为敏感的人很容易发生过敏。轻度的过敏表现为接触新鲜白果后的一到两天,患者面部、颈部、手部皮肤出现潮红、瘙痒,如未及时治疗,会出现眼皮水肿、睁眼困难。而严重的过敏,除了出现局部水疱、糜烂外,甚至导致患者呼吸道痉挛、窒息、休克。刘艳建议,白果虽好吃,采摘需谨慎。处理新鲜白果时要佩戴手套,当出现手部瘙痒时,不要用热水洗手,这样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重过敏症状。发生过敏后,应当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详情
2019-10-16

[金陵晚报]路边银杏果别伸手就捡 两市民因此过敏满脸红肿

□通讯员 李娜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程晓  最近一周内,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门诊不断有患者因为面部红肿、瘙痒就诊。结伴而来的李女士和孙女士也是这样的情况,面部瘙痒两天却不消退。皮肤科刘艳副主任医师询问病史时,两位女士都说近期没有染发或者更换洗发水、也没有换过护肤品,孙女士对于两人同时出现这种情况充满疑惑。刘艳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最近去过哪里?有没有接触过平常很少接触的东西?孙女士这才回忆起来,几天前两人一起去了公园捡过白果。  刘艳副主任医师判断是接触白果而导致了过敏。白果是银杏果的俗称,白果的成分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等。具有益肺气、治咳喘、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因此很受大众喜爱。  每到这个季节,白果成熟的时候,很多人会买来煮粥、炖鸡作为食补,不少公园、小区也有种植,所以就有人动手采摘或捡拾落下的果实带回家享用。  李女士和孙女士在公园散步时看到白果树上挂满了白果,已经成熟,地上还有散落一地的果子,于是就想带回去煲汤煮粥食用,殊不知这一行为却导致了脸部过敏。经过抗过敏治疗,3天后两位女士脸部红肿、瘙痒的症状基本消退。  皮肤科刘艳副主任医师介绍,新鲜白果外皮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是一种很强的致敏诱因。人们采摘白果后需要去除外皮才能进行烹制,在剥果皮时,有机酸会侵入人体皮肤,体质较为敏感的人就容易发生过敏。轻度的过敏表现为接触新鲜白果后的一到两天,患者往往面部、颈部、手部皮肤潮红、瘙痒,如未及时治疗,会出现眼皮水肿,睁眼困难。而严重的过敏,除了出现局部水疱、糜烂外,甚至导致患者呼吸道痉挛、窒息、休克。  刘艳副主任建议,白果虽好吃,采摘需谨慎。处理新鲜白果时建议佩戴手套,当出现手部瘙痒时,不要用手去摸脸和颈部,更不要用热水去洗脸,洗手,这样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过敏症状加重。发生过敏后,应当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详情
2019-10-16

[扬子晚报]每天玩手机10小时 小姑娘色盲了,原因是蓝光?

  据媒体报道,台湾高雄出现了全球首例因玩手机,患上蓝光诱发的后天色盲患者。“我每天看电脑、玩手机也超过10小时了,也有变成色盲的风险了吗?” 消息听得很多人心里慌慌的。南京明基医院眼科主任唐于荣告诉记者,因为视神经损伤而导致后天患上色盲的病例确实有,但对蓝光的危害医学界尚有争议,与其使用各种防蓝光产品,不如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首例“后天性色盲”? 可能损伤了视神经、视细胞  报道中指出,一名高雄高中女生每天玩手机超10小时,夜里常关掉室内大灯躺在床上看视频。随后多次过马路时将绿灯看成黄灯,险些被车撞。经检查发现,该女孩被确诊患上蓝光诱发的后天性红绿色盲,媒体称其为全球首例确诊案例。  看太多手机,真的会后天变成色盲吗?南京明基医院眼科主任唐于荣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后天色盲其实并不少见,他们也曾经接诊过。“后天的色盲多是因为各种原因,视神经、视细胞发生了变性、损害,而损伤的部分,正好是感知色彩的部分。”唐于荣主任医师说,找到了造成损伤的“根子”,配合药物治疗,患者感知色彩的能力是可以恢复的。也有部分患者原因找不到,色盲的情况会一直存在。  蓝光是祸首?  其实蓝光的危害还有争议  这则新闻中强调,这是全球首例因为蓝光诱发的后天色盲的患者,这又让蓝光成为了众矢之的。唐于荣主任医师对此表示,蓝光是不是根本原因,这还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才能判断。总体来说,关于蓝光,这几年医学界其实讲得已经比较少了,这主要是因为蓝光的危害尚且存在争议。   现在也有各种各样过滤蓝光的产品,宣称使用后可以改善视疲劳症状,但从科学上来讲,人的眼睛是暴露在各种光线的刺激中的,只将蓝光过滤到,会对眼睛造成何种影响,也是不确定的。唐于荣主任医师提醒,寄希望防蓝光产品来保护视力,不如直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尤其是不要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玩手机,否则更容易导致眼睛红肿、视疲劳等状况。

详情
2019-09-23

[中国江苏网]老人患白内障几近失明,明基医院眼科手术后重见光明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孙骏通讯员李娜)94岁高龄的郑奶奶,患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好多年了,最近几年感觉眼睛越发模糊,甚至看不清家人的脸了,越来越影响日常生活。郑奶奶和家人倾诉苦恼,儿女带她去了当地几家医院就诊,想要做手术,均因为身体条件差、高龄、手术难度大,因此一直拖延到今年夏天。  最近,郑奶奶的子女听亲戚介绍说南京明基医院眼科手术做的很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明基医院找到了唐于荣主任。唐主任仔细检查了郑奶奶的眼睛发现,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双眼晶体皮质核不均匀白色浑浊,眼底窥不清,诊断为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唐主任详细询问了郑奶奶的疾病情况,了解到她患有很多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病20余年,脑梗病史16年,糖尿病3年,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影响手术的质量。  经过专家讨论,唐于荣主任为郑奶奶制定了周全的手术方案,完善了心脏彩超等相关术前检查和评估后,联系麻醉科会诊,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性,全程由麻醉科监护下完成了右眼白内障手术。手术后第2天,视力提高到0.3,无不良反应,生活、行动方便多了,下床活动时还整理起自己术前看不清放乱的衣物。子女们也是非常的欣慰。  无独有偶,78岁的周爷爷20年前做了喉癌手术,近些年来视力越来越差,尤其是右眼已经看不见了。因为身体情况差,去外院辗转求医无果,最终也选择了南京明基医院眼科。唐于荣主任评估了周爷爷的情况后在局部麻醉下给老爷子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当摘掉纱布的那一刻,周爷爷非常开心,赶紧用笔写下自己感受。一查视力,右眼恢复到了0.15,周爷爷一直用手比划,表示还希望找唐主任做另外一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  如今的周爷爷已经回到家中,他能切菜做饭,走路也平稳多了。复诊时虽然不能完整的表达,但也是兴奋的发出微弱的声音,连连举大拇指对唐主任表达感谢。  记者采访到明基医院眼科唐于荣主任,他表示由于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老年性白内障已经不需要等到眼睛完全看不见再做手术,而且相对来说,中期手术难度比拖到晚期再手术难度小,术后恢复的时间也会明显缩短。唐主任建议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明显影响生活并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在综合性医院有相关科室的协作支持,能使老年人在治疗眼疾的同时,其他病情也能得到有效控制,这对于患有全身疾病的白内障病人来说值得大力推广。

详情
45 46 47 48 49/180页 共2158条 50 51 52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