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互联网医院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9-12-11

[南京晨报]明基医院开展 伽马刀手术故障应急演练

在为病人使用伽马刀进行手术时,如果伽马刀出现故障,放射源不能回到正常储位,对病人造成超剂量照射怎么办?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处、建邺生态环境局固体废弃物和核与辐射管理科现场指导下,南京市明基医院上演了一场以“伽马刀卡源”为蓝本的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整个演练过程中,各专业组协调联动、有序得力、指挥得当、处置得当,是一次成功的演练。只有200毫秒(0.2秒)处理时间据了解,应急演练中,从报警到急停,只有200毫秒反应时间。演练中,扮演“病人”的工作人员在病房躺下接受“治疗”,技师、护士和医生在监控室进行操作,技师一只手放在急停键上(随时待命),另一只手控制操作键……这时,报警器发出啸鸣,他立即报告给一旁的主任医生。在医生的指示下,技师瞬间按下急停按钮,手动关闭电源。主任医生立刻拨打2119全院广播,通报放疗科伽马刀室发生设备辐射事故,接着电话通知科室主任。与此同时,技师和另一名护士穿上防护服,带上剂量报警仪,进入机房。他们立刻关闭钴60源,并协助“病人”从治疗床移至轮椅,离开机房并将“病人”推至门外。离开后,护士立刻关闭机房门,设置警戒线。听到全院广播后,应急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及后勤保障组同时赶赴现场。主任医生赶到现场,询问“病人”情况并及时安抚“病人”家属。随后,在临时救治点,急诊科医生赶到现场,检查“病人”生命体征及心肺功能。“放射源在固定靶点上大约多停留了200毫秒,根据测算这个剂量是人体可承受的范围。我们会保证长期随访,请家属放心。”为避免恐慌情绪,医生再一次安抚“病人”家属。应急演练已经成为常态“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伽马刀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我们要利用这种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要将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放射源泄漏降为零。这样的应急演练已经成为我们的常态。”南京市明基医院院长表示。据南京市建邺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王庆国介绍,核与辐射工作是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对核与辐射工作的安全监管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次演练,不仅提高了明基医院核与辐射安全防范工作的能力,也为我们的监管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明基医院再接再厉,切实把核与辐射安全工作做细、做实。通讯员褚方樵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刘通

详情
2019-12-09

[江苏科技报]寒冷性荨麻疹惹祸遇冷风全身出疹子

22岁的小陈每到冬季,出门时就不得不全副武装,只露出双眼,大家都认为她只是不耐寒,其实她真正的苦恼是这两年皮肤只要接触一点冷空气,就会立刻出现大片的“姜片”,瘙痒不已,进入温暖环境后才能缓解,对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带着苦恼,小陈来到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就诊。该科刘艳副主任医师查看后表示,小陈得了寒冷性荨麻疹,也就是对冷过敏。针对小陈的病情,让她逐渐适应寒冷天气后,对症用药治疗,目前其荨麻疹基本消退。刘艳介绍,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可以突然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接触冷水或冷空气的部位,特别是面部、手部,在几分钟内出现瘙痒的水肿和风团。严重者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皮疹。有些患者在游泳甚至淋雨时,还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低血压,严重的甚至出现晕厥。虽然平均在6~9年后,患者对冷过敏的症状可自行消失,但是因为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需要积极治疗。除了药物,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对寒冷的耐受性。当然,在治愈之前,做好保暖措施尤为重要。而继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往往伴有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等,这些患者需要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刘艳建议,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都需要注意避免饮用冰饮、进食冰冷食物,游泳前试探水温,暴露于寒冷环境前服用抗组胺药物,缓解或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出现。

详情
2019-12-09

[现代快报]糖尿病十多年,血糖控制不好险失明

家住外地的薛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由于生活较忙,一直没有予以重视,断断续续地吃药,也没有针对性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一个月前,薛阿姨突然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症状,并且右眼疼痛、看东西模糊,去当地卫生所挂“消炎水”后也不见好转,症状反而逐渐加重,眼睛疼得越发厉害,渐渐地看不见了。薛阿姨十分着急,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南京求医。    通讯员李娜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刘峻  血糖控制不好,患者右眼眼球发炎  在南京辗转几家医院检查后发现,薛阿姨血糖非常高,右眼眼球发炎,诊断为“眼内炎”,予以“玻璃体腔穿刺注药术”,并且积极的全身监测控制血糖,治疗两天没有好转,右眼眼球感染控制不住,整个右脸都肿起来了,医院建议薛阿姨一家人转院治疗。  多方打听之后,薛阿姨及家人找到了南京明基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唐于荣,他立即安排薛阿姨住院检查,并与薛阿姨及家人沟通病情。薛阿姨的血糖很高20+mmol/L,右眼内感染控制不住,右眼已经失明。血象很高,血酮6.6mmol/L,酮症酸中毒,菌血症。需要把右眼球摘除,进一步积极控制感染和血糖,才能不让感染进一步扩大到颅内。如果置之不顾,往后可能双眼都会受到影响。薛阿姨及家人商量后,同意进行手术。  唐于荣带领团队很快为薛阿姨做了眼部手术,手术很顺利,手术结束后,立即转入ICU治疗,病情平稳后转至内分泌科继续住院治疗,控制血糖,他每天都会去内分泌科会诊查房。  多科室合作,患者病痛得以解决  南京明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王全胜介绍,糖尿病合并感染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控制血糖尤为重要。薛阿姨由于血糖控制不好,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至40.1℃,右侧头痛不适,血糖波动在20mmol/L,血糖控制不好。内分泌科团队立即继续积极抗感染、控制血糖治疗。予以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泵注控制血糖,辅以补钾、补钠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血糖情况,逐步静脉泵改为皮下泵持续注射,血糖平稳下降,最后仅使用长效胰岛素配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3天后薛阿姨体温降至正常,1周血糖稳步下降10mmol/L以内,酮体消失,且精神状态改善,右眼疼痛缓解。  薛阿姨病情得到控制后,唐于荣又为薛阿姨植入假体右眼,出院时,薛阿姨行动自如,外人很难看出两眼的差别。薛阿姨和家人都非常满意,同时薛阿姨也感受到平时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表示回去之后一定严格吃药复查,保持血糖平稳在正常范围内。  糖尿病容易引发细菌性感染  王全胜介绍,糖尿病是引发细菌性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糖促使细菌生长繁殖,加上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糖尿病患者多有肾脏、神经、心脏和肝脏等器官功能损害,涉及眼部感染严重时有失明风险,血糖控制不好时一旦感染就不易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减少感染机会。  此例严重高血糖引发眼部细菌性感染的成功手术及顺利控制血糖稳定,是南京明基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MDT)实力的又一次体现。通过眼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的协作,治疗过程整合了我院各科室诊疗技术优势,强强联合、发挥优势互补,为患者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形成一体化的诊治模式,多学科探讨,使患者获得更科学、更全面、更优化的诊疗方案,更好地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详情
2019-12-03

[金陵晚报]年轻姑娘一遇冷风全身出疹子

 南京气温“大跳水”,冬天真正来到了我们身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寒冷意味着添加衣物,而对于某些人来说,更平添了一丝苦恼。  22岁的小陈每到冬季,出门时就不得不全副武装,只露出双眼,大家都认为她只是比较不耐寒,可是她真正的苦恼是这两年皮肤只要接触一点冷空气,就会立刻出现大片的“姜片”,瘙痒不已,进入温暖环境后才能缓解,对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今年的寒潮一来,小陈仍旧没有幸免,全身又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姜片状疹子。带着苦恼,小陈来到了明基医院皮肤科就诊,接诊的皮肤科刘艳副主任医师查看后告诉她,这种病叫做:寒冷性荨麻疹,也就是患者对冷过敏,这种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小陈患的正是原发性寒性荨麻疹。刘艳副主任医师针对小陈的病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并让她逐渐适应寒冷天气,目前小陈的荨麻疹基本消退。  据刘艳副主任医师介绍,原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可以突然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接触冷水或冷空气的部位,特别是面部、手部,在几分钟内出现瘙痒的水肿和风团。严重者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皮疹。有些患者在游泳甚至淋雨时,还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低血压,严重的甚至出现晕厥。  虽然平均在6-9年后,患者对冷过敏的症状可以自行消失,但是因为本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危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需要积极治疗,除了药物,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对寒冷的耐受性,当然,在治愈之前,做好保暖措施尤为重要。  而继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往往伴有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巨球蛋白血症、梅毒、结缔组织病和骨髓恶性肿瘤、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这些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刘艳副主任建议,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都需要注意避免饮用冰饮,进食冰冷食物,游泳前试探水温,暴露于寒冷环境前服用抗组胺药物,缓解或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出现。

详情
2019-12-02

[扬子晚报]姑娘一遇冷风全身出疹子 原来真有人对“冷”过敏

从上周开始,南京的气温出现了大跳水,冬天真正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寒冷意味着添加衣物,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加衣服也解决不了问题。  22岁的小陈每到冬季,出门时就不得不全副武装,只露出双眼,大家都认为她只是比较不耐寒,可是她真正的苦恼是,这两年皮肤只要接触一点冷空气,就会立刻出现大片的“姜片”样的皮疹,瘙痒不已,进入温暖环境后才能缓解,对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今年冷空气一来,小陈仍旧没有幸免,全身又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姜片状疹子。在明基医院皮肤科,接诊的皮肤科刘艳副主任医师查看后告诉她,这种病叫做寒冷性荨麻疹,也就是患者对“冷”过敏,这种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小陈患的正是原发性寒性荨麻疹。刘艳副主任医师针对小陈的病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并让她逐渐适应寒冷天气,目前小陈的荨麻疹基本消退。  刘艳副主任医师介绍,原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可以突然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接触冷水或冷空气的部位,特别是面部、手部,在几分钟内出现瘙痒的水肿和风团。严重者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皮疹。有些患者在游泳甚至淋雨时,还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低血压,严重的甚至出现晕厥。虽然平均在6-9年后,患者对冷过敏的症状可以自行消失,但是因为本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需要积极治疗,除了药物,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对寒冷的耐受性,当然,在治愈之前,做好保暖措施尤为重要。  而继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往往伴有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巨球蛋白血症、梅毒、结缔组织病和骨髓恶性肿瘤、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这些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刘艳副主任建议,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都需要注意避免饮用冰饮,进食冰冷食物,游泳前试探水温,暴露于寒冷环境前服用抗组胺药物,缓解或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出现。     通讯员李娜 蒋佳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详情
2019-12-02

[中国江苏网报]年轻女士一遇冷风全身出疹子 原来是寒性荨麻疹惹的祸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孙骏通讯员李娜)上周开始,南京的气温出现“大跳水”,2019年冬天正式来到了我们身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寒冷意味着添加衣物,而对于某些人来说,更平添了一丝苦恼。  22岁的小陈每到冬季出门时就不得不全副武装,只露出双眼,大家认为她只是怕冷,可令她真正苦恼的是这两年皮肤只要接触一点冷空气,就会出现大片的“姜片”。脸部瘙痒不已,进入温暖环境后才能缓解,但对生活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今年的寒潮袭来,小陈仍旧没有幸免,全身又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姜片状疹子。小陈赶紧前往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就诊,接诊的皮肤科刘艳副主任医师告诉她,这种病叫做寒冷性荨麻疹,简单的说就是患者对冷过敏。这种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小陈患的正是原发性寒性荨麻疹。刘主任针对小陈的病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并让她逐渐适应寒冷天气,目前小陈的荨麻疹基本消退。  刘主任表示,原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可以突然发生于任何年龄断,患者接触冷水或冷空气的部位,特别是面部、手部,在几分钟内出现瘙痒的水肿和风团。严重者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皮疹。有些患者在游泳甚至淋雨时,还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低血压,严重的甚至出现晕厥。虽然平均在6至9年后,患者对冷过敏的症状会自行消失,但是因为该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需要积极治疗。除了药物,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对寒冷的耐受性,当然,在治愈之前,做好保暖措施尤为重要。  而继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往往伴有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巨球蛋白血症、梅毒、结缔组织病和骨髓恶性肿瘤、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这就需要此类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刘主任最后建议患者,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寒冷性荨麻疹,都需要注意避免饮用冰饮,进食冰冷食物。游泳前应试探水温,暴露于寒冷环境前服用抗组胺药物,缓解或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出现。

详情
2019-12-02

[南京晨报]寒性荨麻疹惹祸 遇冷风全身出疹子

22岁的小陈每到冬季,出门时就不得不全副武装,只露出双眼,大家都认为她只是比较不耐寒,可是她真正的苦恼是这两年皮肤只要接触一点冷空气,就会立刻出现大片的“姜片”,瘙痒不已,进入温暖环境后才能缓解,对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带着苦恼,小陈来到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就诊。皮肤科刘艳副主任医师查看后表示,小陈得了寒冷性荨麻疹,也就是对冷过敏。针对小陈的病情,让她逐渐适应寒冷天气后,对症用药治疗,目前小陈的荨麻疹基本消退。刘艳副主任医师介绍,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可以突然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接触冷水或冷空气的部位,特别是面部、手部,在几分钟内出现瘙痒的水肿和风团。严重者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皮疹。有些患者在游泳甚至淋雨时,还会出现头痛、皮肤发红、低血压,严重的甚至出现晕厥。虽然平均在6-9年后,患者对冷过敏的症状可以自行消失,但是因为本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需要积极治疗。除了药物,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和对寒冷的耐受性。当然,在治愈之前,做好保暖措施尤为重要。而继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往往伴有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等,这些患者需要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刘艳副主任建议,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都需要注意避免饮用冰饮、进食冰冷食物,游泳前试探水温,暴露于寒冷环境前服用抗组胺药物,缓解或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出现。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11-29

[南京晨报]每天两包烟 48岁男子突发心梗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心梗患者明显增多,南京各大医院急诊每天都会接诊多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不少是年轻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长李新表示,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每天抽两包烟,48岁男子心梗了张先生48岁,患有高血压好多年了,滴酒不沾,但喜欢抽烟,每天能抽两包,前些天南京一下子降温,晚上洗完澡之后,他感觉胃痛,疼了10分钟之后,开始胸口疼,因为家族有心血管病史,他的兄弟姐妹有五六个心脏都装了支架,所以感觉到胸口疼的时候,他赶紧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张先生进入导管室介入检查,李新副院长20分钟为其开通血管,植入支架一枚,患者胸痛的症状即刻得以缓解,心电图和彩超都显示心胸功能几乎未受到影响。李新主任介绍,近几年来,突发心肌梗死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一般来说,60-70岁的男患者占到了1/2,成第一大猝死危险人群,可现在这个年龄段整体前移了,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中招,45-50岁男子占到了1/5,在临床上,甚至遇到30来岁的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我们最近就接诊了一个34岁的男性,经常熬夜,结果发生了前壁心梗。”李新主任提醒,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的面积可能会更大,如果不能及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极易引起心律失常而猝死,非常令人惋惜。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一定要及时就医李新主任解释说,秋冬季节,气温变化不定容易成为诱发心梗的导火索。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年轻人增多的原因,这与一些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好、生活作息紊乱有关,这些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心梗的发生概率。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呢?李新主任介绍,现在胸痛的范围是指肚脐以上、上额以下的疼痛。这个范围的疼痛都要启动胸痛流程。他提醒,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要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还有冠心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如若出现胸闷、心悸、心绞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心脏疾病风险。李新主任提醒,对于心脑血管的患者,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最好到正规医院查一下身体的各项指标,请专业的医师来调整一下治疗方案,因为疾病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季节的变化容易诱发和加重极危重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11-27

[南京晨报]每天玩手机10小时 女子色盲了

据媒体报道,中国台湾高雄出现了全球首例因玩手机,患上蓝光诱发的后天色盲患者。“我每天看电脑、玩手机也超过10小时了,也有变成色盲的风险吗?”消息听得很多人心里慌慌的。南京明基医院眼科主任唐于荣介绍,因为视神经损伤而导致后天患上色盲的病例确实有,但对蓝光的危害医学界尚有争议,与其使用各种防蓝光产品,不如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报道中指出,一名高雄高中女生每天玩手机超10小时,夜里常关掉室内大灯躺在床上看视频。随后多次过马路时将绿灯看成黄灯,险些被车撞。经检查发现,该女孩被确诊患上蓝光诱发的后天性红绿色盲,媒体称其为全球首例确诊案例。看太多手机,真的会后天变成色盲吗?唐于荣介绍,后天色盲其实并不少见,他们也曾经接诊过。“后天的色盲多是因为各种原因,视神经、视细胞发生了变性、损害,而损伤的部分,正好是感知色彩的部分。”唐于荣说,找到了造成损伤的“根子”,配合药物治疗,患者感知色彩的能力是可以恢复的。也有部分患者原因找不到,色盲的情况会一直存在。这则新闻中强调,这是全球首例因为蓝光诱发的后天色盲的患者,这又让蓝光成为了众矢之的。唐于荣对此表示,蓝光是不是根本原因,这还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才能判断。总体来说,关于蓝光,这几年医学界其实讲得已经比较少了,这主要是因为蓝光的危害尚且存在争议。现在也有各种各样过滤蓝光的产品,宣称使用后可以改善视疲劳症状,但从科学上来讲,人的眼睛是暴露在各种光线的刺激中的,只将蓝光过滤掉,会对眼睛造成何种影响,也是不确定的。唐于荣提醒,寄希望防蓝光产品来保护视力,不如直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尤其是不要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玩手机,否则更容易导致眼睛红肿、视疲劳等状况。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11-26

[江苏科技报]腹胀呕吐肝脓肿 真凶竟是一根鱼刺

近期,王女士突发肚子胀痛,伴有间断性腹胀,每次持续数十分钟,长的时候能持续一小时,之后又稍微好转。本以为没什么大问题,可两天后,病情加重,王女士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每次刚吃下食物就会吐出来,且发热不退。王女士的家人感觉情况不对,将其送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就诊。该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洪海仔细检查并详细询问了患者情况,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患者肝左外叶下段肝脓肿、胆囊结石、肝左外叶下段线状高密度影。考虑到患者有发热症状,请介入科会诊后,于次日在局麻下行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术,术中在肝脓肿内留置外引流管1根,并做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术后每日引流量不多,一周后复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肝III段脓肿引流术后,较之前脓肿体积减小。这种现象并不多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张洪海考虑可能是异物引起。再次询问王女士可有卡入异物史,王女士表示,两年前卡入一根鱼刺,但是当时包个饭团咽下去了,没有不适,也没有去医院看过。在与王女士充分沟通病情后,普外科专家团队很快为王女士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肝脓腔清创引流、异物(鱼刺)取出、保胆取石术。手术过程顺利,钳夹拔出长约4.5厘米、直径0.1厘米鱼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如今已恢复健康。张洪海提醒,吃饭不慎卡入鱼刺尤其是较大的鱼刺后,千万不要自行强行下咽,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处理,以免造成食管、大血管、胃肠道等损伤。

详情
2019-11-26

[南京晨报]常觉肚子冷,不敢吃凉的,原来是药没吃对

  王女士:65岁,去年4月突发急性胃炎,5月初做了胃肠镜,说是萎缩性胃窦炎伴胆汁反流,胃窦大弯和后壁各有一处轻中度肠化生,11月复查胃镜时,说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胆汁反流,病理为胃窦轻度慢性浅表萎缩性炎症伴肠上皮化生Hp阴性。医生开了兰索拉唑和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并说后一种药需长期服用。现在除了偶尔吃了冷的水果会胃痛,有时饭后会嗳气,小腹常觉寒冷外也没有哪里不舒服,请问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真的需要长期服用吗?南京明基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晓蕾:1、胃肠镜都做了,只有胃镜的报告,肠镜有没有问题?2、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伴有胆汁反流,Hp感染阴性。临床表现较轻,可以不需药物治疗。如有泛酸烧心、饱胀纳差时可以对症处理,服用PPI和动力药等。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即麦滋林,属于胃黏膜保护剂,不需要长期服用。3、萎缩性胃炎的肠化和异型增生都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定期监测复查胃镜,防止有早癌的发生。一般一年1次。如有发现早癌可行内镜下ESD治疗,不需要外科手术。4、萎缩性胃炎的日常保养主要就是忌酒和冷辣刺激,三餐规律,不暴食暴饮,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11-25

[现代快报]吃进4.5厘米的鱼刺 两年后肝脓肿手术才取出

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蒋佳佳记者刘峻)近期,王女士肚子胀痛,还伴有间断性腹胀,每次持续数十分钟,之后就又稍微好转。这种症状持续了两天后,病情加重了,王女士开始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症状,王女士的家人感觉情况不对,立马将其送入南京明基医院普外科求治。  接诊的是肝胆胰外科张洪海副主任,医生了解到,王女士患高血压2年,目前服用降压药治疗。除了发热呕吐病程,其他情况都还好,腹部也不疼痛。腹部B超提示肝脓肿,胆囊结石。于是拟“肝脓肿,胆囊结石”收住院。  考虑到患者有发热症状,第二天,医生给患者做了穿刺肝脓肿引流术,并做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术后每日引流量不多,一周后,患者复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王女士肝左叶脓肿仍可见线性高密度影。  这种现象并不多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张洪海副主任考虑可能是异物引起,反复询问王女士有没有卡入异物史。  王女士表示最近没有吃鱼,也没有卡过鸡鸭小骨头等食物。两年前,王女士倒是被一根鱼刺卡过,当时包个饭团咽下去,也没有不适,没去医院看过。这时候,医生经过讨论后认为,很可能鱼刺就是祸首。  与王女士充分沟通病情后,普外科专家团队为王女士定制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医生为王女士做行腹腔镜肝脓腔清创引流。术中,医生取出长约4.5厘米、直径0.1厘米的白色鱼刺。之后,患者未再度出现发热等不适,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出院休养。  专家提醒大家,吃饭不慎卡入鱼刺尤其是较大的鱼刺后,千万不要自行强行下咽,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处理,以免造成进一步的食管、大血管、胃肠道等的损伤。

详情
42 43 44 45 46/180页 共2158条 47 48 49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