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2-04-14

[南京晨报]走路腰疼持续10年,竟是脊柱退变性侧弯惹的祸

63岁的李阿姨从10年前开始走路时腰部疼痛,躺在床上休息后疼痛便可缓解,李阿姨便没有在意,随着时间推移,李阿姨发现出门遛弯时,走得越远腰便疼得越厉害,再后来左腿也跟着疼了起来,休息后疼痛也没有明显缓解,有时还会出现腿脚麻木的情况。李阿姨感觉不对劲,便前往医院就诊。片子拍出来,家人发现,李阿姨的腰弯了。腰腿腿痛麻木的原因找到了,可医生说这个病需要手术才能治好。李阿姨及家人出于对手术风险的担忧,手术的事便一拖再拖。听说国内脊柱外科专家田纪伟教授团队加盟南京明基医院后,李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前来就诊。经过该院骨科中心副院长田纪伟主任医师、脊柱外科孙中仪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诊断为复杂腰椎退变性侧弯合并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并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李阿姨入院后,脊柱外科专家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影像检查。检查提示患者的腰3/4、腰4/5等多节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同时存在腰椎侧弯等棘手的情况。经过讨论后,最终决定为患者行脊柱侧弯矫形术+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前脊柱外科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备血、预备自体血回输装置、联系ICU预留床位等。经过5个小时,脊柱外科团队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一切平稳,术后直接送回普通病房。3天后拔除引流管,李阿姨即佩戴支具下地活动。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也称为原发脊柱侧弯,其定义为骨骼发育成熟的人群中,出现Cobb角>10度的脊柱畸形。该病是继发于椎间盘及椎骨关节退变的成人脊柱侧弯,是引起老年患者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的重要原因。据田教授介绍,对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合并严重侧弯的复杂病例,比较常用的手术方式就是椎间撑开融合、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手术方式,具体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TILF、OILF+内固定等不同的手术方式。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只要进行合理的术前计划、精准的手术操作,以及各个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田教授提醒,在没有明显或进展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下,非手术(药物、神经阻滞)治疗对于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对于保守治疗症状持续不缓解,并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平衡,减轻疼痛和疲劳,改善外观和满意度,切勿延误病情。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2-04-14

[南京晨报]头颈部“小众”肿瘤也需提高警惕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为“整合资源,科学防癌”。众所周知,甲状腺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在头颈部肿瘤中,除甲状腺肿瘤外,喉癌、下咽癌、鼻咽癌等相对“小众”的头颈部肿瘤也需提高警惕。本期名家访谈,特邀请南京明基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龚单春,给大家聊聊这些“小众”肿瘤。龚单春,南京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专长:甲状腺肿瘤开放及美容手术;咽喉恶性肿瘤微创及根治性手术;鼾症外科手术治疗;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治;主治与专长:甲状腺肿瘤开放及美容手术;咽喉恶性肿瘤微创及根治性手术;鼾症外科手术治疗;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治。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相伴40年的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竟是癌“良性的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则高度怀疑发生癌变的可能,患者就需要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龚单春介绍,近日,今年63岁的周先生确诊颈部恶性肿瘤伴有淋巴结有转移,经过近6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将拳头大小的肿瘤成功切除,并完成颈部淋巴结清扫,整体手术效果非常好,周先生目前正在恢复中。周先生家属介绍,其实这一包块一直与周先生和平共处了将近40年,且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怎知自去年8月开始,这一肿块突然越长越大,很短时间内,就长到了拳头大小,家人都觉得问题严重,这才想起来到医院就诊。龚单春表示,除常见的头颈部包块外,在头颈部肿瘤中,相比喉癌,下咽癌发病率要低一些,但是它的恶性程度往往比喉癌要更高,由于下咽癌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很不容易发现。他告诉记者,喉癌很多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患者很快就会到医院去就诊,但下咽癌往往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常常会被当作为咽喉炎。因此,对于一些慢性咽喉炎的患者,作为临床医生,还是建议患者去做一个喉镜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电子喉镜+影像学检查,可精准“揪出”病因来自江苏金湖的吴先生(化姓)刚刚30出头,是一名公安干警,因为平时有抽烟的习惯,所以当出现嗓子嘶哑后,本没有在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嗓子嘶哑情况并不见好转,去当地医院接受检查发现声带上长了个东西,当时就接受了手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段时间之后,吴先生嗓子哑得更厉害了,于是慕名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当时检查就确诊喉癌,且肿瘤非常大,活检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已经侵犯到喉部软骨,最终进行了全喉切除,非常可惜。”龚单春介绍,从年龄段和性别来看,喉癌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的发病率更高,而且发病越年轻,有时肿瘤恶性程度就更高。龚单春介绍,在我们咽喉部的这些检查当中,内窥镜的检查(电子喉镜)检查十分关键,可以把咽喉部的一些微小病变看的比较清楚。另外,如果肿块较大,光做喉镜还不够,我们需要患者去做一个颈部的增强CT或者核磁,除了能看到的这些表面的一些新生物发现之外,还能够发现深部软组织内的一些占位,包括肿瘤向周围侵犯的大小、深度,以及有没有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等。别将喉癌当发炎症状,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龚单春表示,喉癌早期通常以微创手术为主,一般能够保留喉功能,预后较好;而晚期,常常需要喉部分切除或喉全切除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而且预后较差。而头颈部肿瘤最大特点之一是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明显,极容易被忽视。因此,在我们平时生活当中,如果你发现有以下这些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第一、声音嘶哑;第二、咽喉部有异物感,感觉老有东西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第三、咳嗽,痰中带有血丝;第四、不明原因的包块。洗脸洗头的时,无意中触及到颈部不明

详情
2022-04-12

[扬子晚报]挑战生命禁区:解决颅底和复杂脑肿瘤难题

“我们所讲的颅底,是指的这块区域,它与颅盖相对应,颅底肿瘤深藏在大脑内部,单单是将其暴露出来,工程量就很大。”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神经外科的办公室里,科主任王汉东指着面前的颅底模型,向记者展示颅底的位置。在真实的人体中,颅底骨骼承托的大脑组织密布神经与血管,很长时间里都被看作是“生命禁区”。前来找王汉东主任的患者,有不少都是为了解决颅底长了肿瘤的“头”等难题。高难度颅底肿瘤手术,在这里“只道是寻常”49岁的王女士,海绵窦岩尖区长了肿瘤,位置在大脑深处。“我们做手术,从耳后将颅骨打开,用专用的工具拨开挡在前方的脑组织,才能将肿瘤给暴露出来。”王汉东介绍,切除王女士的肿瘤,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精耕细作,避开血管,完整保留了涉及的四支神经的功能,术后王女士生活质量几乎没有被影响。陈先生因为轻度失语、右侧肢体无力找到王汉东主任门诊就诊。在显微镜下,王汉东主任细心保护好患者的语言、感觉、运动的功能区皮层和血管,切除了血供丰富的鱼肉样肿瘤,术中快速病理提示为高度恶性的脑胶质瘤。方先生头颅CT发现了右侧颞叶巨大占位,与基底节、丘脑等重要核团关系密切,不少医院都表示这手术做了,人也可能瘫痪了。而王汉东主任医师主刀,采用微创手术入路,显微镜下完整切除了直径7厘米的肿瘤,术后方先生的肢体感觉、肌力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受到影响。如此高难度的颅底肿瘤手术,在南京明基医院神经外科已经是“只道是寻常”。众多有着“头”等难题的患者都是从各地慕名而来,在诊室门前排起了长队。“掏”出大脑深处肿瘤,是个极精细的活

详情
2022-04-12

[现代快报]王汉东 :永攀医学高峰,解决“头”等大事

现代快报讯 "颅底肿瘤手术为什么难,因为颅底是血管和神经非常密集的地方。"近日,现代快报"健康大师课"邀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副院长王汉东,他来谈一谈颅底手术为什么这么难。这位权威的神经外科专家,擅长解决颅底长了肿瘤的"头"等难题。49岁的王女士,大脑内长了肿瘤,位置在大脑深处。"我们做手术,从耳后将颅骨打开,用专用的工具拨开挡在前方的脑组织,才能将肿瘤给暴露出来。"王汉东教授介绍,切除王女士的肿瘤,用了将近2个小时精耕细作,避开血管,完整保留了涉及的四支神经的功能。王汉东告诉记者,最初这名患者是因为面部疼痛前来就诊,一查是颅内肿瘤。当时诊断为左侧的岩斜脑膜瘤。这(属于)颅底最难的一类肿瘤范畴。这位患者也是辗转到处求诊,最后来到了明基医院。"手术还是相当成功的。所有的神经血管脑组织都给她完好保留了,肿瘤做了全切除。刚才我们去看了病人,病人没有留下任何的神经功能障碍,我相信她会非常顺利地得到恢复。"王汉东说。如此高难度的颅底肿瘤手术,在南京明基医院神经外科已经是平常事了。众多有着"头"等难题的患者都是从各地慕名而来,在诊室门前排起了长队。颅底肿瘤难在哪里?王汉东表示,一个方面,肿瘤的显露比较困难,肿瘤位置比较深,往往手术视野比较小;第二个,颅底是神经血管非常密集的地方,在这个地方长肿瘤以后,往往跟这些神经血管关系非常紧密,要去切肿瘤,又要把这些神经血管完好的保留,就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同样大脑长了肿瘤,长在颅盖部和颅底,手术难度大不相同。"王汉东教授说。对患者来说也不难想象,头顶位置如果长了肿瘤,打开骨头就可以直视,而颅底的肿瘤深入大脑内部,周围密集分布神经与血管,肿瘤会被其他脑组织遮住,还可能挤压、包裹住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手术要越过层层"关卡"去将肿瘤"掏"出来,难度可想而知。"切肿瘤和保功能之间,一定要去做平衡。"王汉东教授表示,普通人看大脑,会觉得脑部所有组织都很重要,但神经外科医生眼里是不一样的,脑部有些功能区绝对不能触碰,但有一些区位比如双侧前额叶,切掉一大块,精细来检查可能有细微的影响,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医生在术前就要做好定位,在手术台上也要去判断肿瘤应该切到哪个边缘,不重要的地方扩大切除,重要的地方贴着边缘去切除,能切除肿瘤同时又保住功能当然是最理想的,但一定会有保不住的情况,医生要有预判。"明基医院神经外科虽然历史比较短,才有短短的十年不到的时间,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有70多张床位。"特别是我们有很好的监护室。我们展开有14张(床位)的重症监护(室),是我们神经外科专用的监护室。常规开展的(手术),以前都是以脑出血,脑外伤为主,我来了之后,最主要要把我的强项——颅底肿瘤,要在这边开展起来。当然,其他毛病,血管病、脊柱脊髓这些,我们也会做。"王汉东表示。通讯员李娜蒋佳佳实习生李文清现代快报+记者刘峻顾闻

详情
2022-04-12

[中国新闻网]中华骨髓库首例捐献救助的菲律宾患者顺利出舱

中新网南京4月8日电(记者杨颜慈)中华骨髓库首例捐献救助的菲律宾患者艾先生8日在南京明基医院顺利出舱。当天,中新网记者在医院看到,艾先生已完成移植,出舱并转入普通病房观察。艾先生向医护人员和记者竖起大拇指,示意大家自己目前身体状况不错。  疫情之下,这场跨国的生命接力显得格外珍贵与不易。  来自菲律宾的艾先生今年44岁,在苏州工作。2021年6月,他因发热伴血小板下降,在苏州明基医院就诊后,确诊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自身身体状况,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了他唯一的生存希望。  南京明基医院与苏州明基医院两个院区的血液科成立联合救治小组,通过各种方式为艾先生寻找合适的骨髓配型。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张凡积极联络中华骨髓库,终于在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  最终,一份来自厦门的“生命火种”顺利输至艾先生体内。这是中华骨髓库首例捐献救助菲律宾患者。  张凡告诉中新网记者,从移植手术到现在经历了严重的感染发烧、败血症等各种困难。“好在我们进行了充分的预案,顺利解决了各种并发症。目前,移植进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已经完全激活,患者已经顺利出舱。接下来,就是转入普通病房过渡,对有可能发生的感染再监护一段时间。”  “今天,对这位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说是阶段性的胜利。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处于疫情防控期间,特别不容易。多科室联合团队的齐心协力、爱心人士的万里接力、患者的积极乐观与配合,让我们成功完成了这次骨髓移植。”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主任李东说。  据李东介绍,相比以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该病例更具风险性。一是因为患者曾接受过结肠癌根治手术;二是语言沟通比较困难。“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曾出现过连续16天白细胞为0的情况,这意味着各种感染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大剂量放化疗药物等造成的心肺功能、肾功能的损伤也比较明显。但好在造血干细胞植入后激活状况非常好,患者和我们都对后期康复很有信心。”

详情
2022-04-12

[紫牛新闻]厦门小伙造血干细胞救助菲律宾籍患者,“生命种子”发芽啦!

“恭喜获得新生,再观察一段时间就能出院啦!”4月8日,在南京明基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门口,菲律宾籍的艾先生坐在轮椅上被推出了层流洁净病房,回到了普通病房,这一段轮椅走过的距离,对艾先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艾先生成功“出舱”。蒋佳佳摄患癌后又患白血病,命悬一线菲律宾籍艾先生今年48岁,在苏州工作。去年6月,因发热同时还有血小板下降,艾先生在苏州明基医院就诊,随后确诊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阳性复杂核型高危)。这不是艾先生第一次遭遇重病,7年前他曾经做过结肠癌根治手术,这一次白血病来势汹汹,又让身体状况“雪上加霜”。经过治疗后,艾先生有过短暂缓解,但多次复发,经苏州明基医院血液科曹祥山主任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艾先生唯一的生存希望。8月份,基于曾联合救治过多例难治、高危急性白血病的成功经验,南京和苏州两院区血液科联合救治小组启动。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科张凡副主任积极联络中华骨髓库,好消息是,配型很快获得了成功,一名23岁的福建男青年为艾先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但因为疫情原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被迫延期,在今年3月18日,带着众多爱心和祝福的造血干细胞完成了回输,在无菌的层流病房里,艾先生静待“生命种子”发芽。

详情
2022-04-12

[扬子晚报]主动脉长拳头大的“瘤” 医生妙手“拆弹”

余女士(化名)今年25岁,因工作生活作息及饮食规律等问题,她的体重一路飙升到220斤。长期的肥胖,让余女士升高的不仅是体重,血压也随之升高了。  近期,余女士外出用早餐,胸口突然剧烈疼痛,全身冒冷汗。马上联系家人前往南京明基医院。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王波主任在了解余女士的情况后,立即安排CT及超声检查,发现余女士不但患有重度贫血,而且体内有个“不定时炸弹”——8.5厘米的巨大升主动脉瘤,合并大量心包血性积液,心脏被严重压迫,主动脉瓣中-重的返流,随时有大血管破裂的可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手术治疗!  王波主任介绍,主动脉是人体最重要的动脉血管,它从心脏“出发”。正常直径只有2-3厘米,而余女士的病变血管直径达到了8.5厘米,这种情况就像吹气球一样,主动脉随时可能破裂,引发生命危险。  由于余女士的体重达到近220斤,过度的肥胖给手术增加了风险。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的麻醉、体外循环、超声影像等多位专家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当天14点,余女士被送进了手术室,经过近6个小时的手术,成功拆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王波主任提醒:主动脉瘤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在未发生破裂前常常会有突发胸闷、胸痛症状。“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会造成绝大部分患者的猝死。余女士是幸运的,能在发生破裂前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  通讯员李娜蒋佳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

详情
2022-04-12

[南京晨报]25岁女子体内藏“不定时炸弹”,明基亚心专家携手成功拆除

余女士(化名)今年25岁,因工作生活作息及饮食规律等问题,她的体重一路飙升到110公斤。长期的肥胖,让余女士升高的不仅是体重,血压也随之升高了。近期,余女士外出用早餐,胸口突然剧烈疼痛,全身冒冷汗。家人马上将她送往南京明基医院就诊。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王波主任在了解余女士的情况后,立即安排CT及超声检查,发现余女士不但患有重度贫血,而且体内有个“不定时炸弹”——8.5厘米的巨大升主动脉瘤,合并大量心包血性积液,心脏被严重压迫,主动脉瓣中-重的返流,随时有大血管破裂的可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手术治疗!由于余女士过度肥胖,这也给手术增加了风险。王波主任介绍,首先麻醉就是一个难题。在药量方面,如果根据患者的实际体重来使用麻醉药物,势必会导致麻醉过深,容易在术中出现低血压等不良事件,在术后,又容易出现苏醒时间明显延长等问题。若根据校正体重给药,又可能出现术中麻醉深度过浅。此外,患者因为体内脂肪较厚,暴露的视野相对较小,这给手术增加操作难度的同时,手术的伤口也不容易愈合,容易出现感染或脂肪液化。为尽快为患者解除病痛,经专家团队反复商量,虽然困难重重,但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的麻醉、体外循环、超声影像等多位专家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当天下午2点,余女士被送进了手术室,经过近6个小时的手术,为余女士进行了Bentall(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冠脉移植)+半弓置换+卵圆孔缝闭手术,成功拆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我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目前正在康复期的余女士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王波主任提醒,主动脉瘤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在未发生破裂前常常会有突发胸闷、胸痛症状。“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会造成绝大部分患者的猝死。余女士是幸运的,能在发生破裂前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最近气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正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有高血压史的病友要特别注意控制血压,尤其是肥胖人群,更要注意劳逸结合,别猛吃畅饮。一旦出现胸前区、背部剧痛或胸闷等症状,千万不要犹豫,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去医院接受相关检查,排除重症的可能性。只有尽早的诊断与及时的手术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通讯员蒋佳佳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2-04-02

[江苏新闻网]25岁女性突发胸痛,专家巧手成功拆除“不定时”炸弹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孙骏通讯员李娜蒋佳佳)余女士(化名)今年25岁,因工作生活作息及饮食规律等问题,她的体重一路飙升到220斤。长期的肥胖,让余女士升高的不仅是体重,血压也随之升高了。近期,余女士外出用早餐,胸口突然剧烈疼痛,全身冒冷汗。马上联系家人就前往南京明基医院。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王波主任在了解余女士的情况后,立即安排CT及超声检查,发现余女士不但患有重度贫血,而且体内有个“不定时炸弹”——8.5厘米的巨大升主动脉瘤,合并大量心包血性积液,心脏被严重压迫,主动脉瓣中-重的返流,随时有大血管破裂的可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手术治疗!心脏外科团队巧手拆“炸弹”由于余女士的体重达到近220斤,过度的肥胖给手术增加了风险。王波主任介绍,“首先麻醉就是一个难题。在药量方面,如果根据她的实际体重来使用麻醉药物,势必会导致麻醉过深,容易在术中出现低血压等不良事件,而在术后又出现苏醒时间明显延长等问题。若根据肥胖病人的校正体重给药,又可能出现术中麻醉深度过浅。第二,患者因为体内脂肪较厚,暴露的视野相对较小,手术操作难度增加,而且手术的伤口相对不容易愈合,容易出现感染或脂肪液化情况。”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的麻醉、体外循环、超声影像等多位专家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当天下午14点,余女士被送进了手术室,经过近6个小时的手术,为余女士进行了Bentall(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冠脉移植)+半弓置换+卵圆孔缝闭手术,成功拆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我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目前正在康复期的余女士激动的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余女士(左中)目前恢复良好,和王波主任、刘彬主任亲切合影王波主任提醒,主动脉瘤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在未发生破裂前常常会有突发胸闷、胸痛症状。“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会造成绝大部分患者的猝死。余女士是幸运的,能在发生破裂前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最近气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正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有高血压史的病友要特别注意控制血压,尤其是肥胖人群,更要注意劳逸结合,别猛吃畅饮。一旦出现胸前区、背部剧痛或胸闷等症状,千万不要犹豫,应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或者联系我们,去医院接受相关检查,排除重症的可能性。只有尽早的诊断与及时的手术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编辑:孙骏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详情
2022-04-01

[爱南京]25岁女性突发胸痛 ,“不定时“炸弹成功拆除

余女士(化名)今年25岁,因工作生活作息及饮食规律等问题,她的体重一路飙升到110公斤。长期的肥胖,让余女士升高的不仅是体重,血压也随之升高了。  近期,余女士外出用早餐,胸口突然剧烈疼痛,全身冒冷汗。马上联系家人就前往南京明基医院。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王波主任在了解余女士的情况后,立即安排CT及超声检查,发现余女士不但患有重度贫血,而且体内有个“不定时炸弹”——8.5厘米的巨大升主动脉瘤,合并大量心包血性积液,心脏被严重压迫,主动脉瓣中-重的返流,随时有大血管破裂的可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余女士过度肥胖,这也给手术增加了风险。王波主任介绍,“首先麻醉就是一个难题。”在药量方面,如果根据她的实际体重来使用麻醉药物,势必会导致麻醉过深,容易在术中出现低血压等不良事件,而在术后又出现苏醒时间明显延长等问题。若根据肥胖病人的校正体重给药,又可能出现术中麻醉深度过浅。第二,患者因为体内脂肪较厚,暴露的视野相对较小,手术操作难度增加,而且手术的伤口相对不容易愈合,容易出现感染或脂肪液化情况。”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的麻醉、体外循环、超声影像等多位专家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当天下午14点,余女士被送进了手术室,经过近6个小时的手术,为余女士进行了Bentall(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冠脉移植)+半弓置换+卵圆孔缝闭手术,成功拆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  “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我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目前正在康复期的余女士激动的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余女士(左中)目前恢复良好,和王波主任、刘彬主任亲切合影  王波主任提醒:主动脉瘤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在未发生破裂前常常会有突发胸闷、胸痛症状。“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会造成绝大部分患者的猝死。余女士是幸运的,能在发生破裂前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  最近气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正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有高血压史的病友要特别注意控制血压,尤其是肥胖人群,更要注意劳逸结合,别猛吃畅饮。一旦出现胸前区、背部剧痛或胸闷等症状,千万不要犹豫,应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或者联系我们,去医院接受

详情
2022-03-23

[南京晨报]顺利回输! 中华骨髓库首例捐献 救助菲律宾患者

“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3月18日上午,隔着透明的玻璃窗,经过短暂而细致的交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血液内科科主任李东、苏州明基医院血液科主任曹祥山纷纷对病房内的菲律宾籍白血病患者艾先生竖起大拇指。一份来自中国厦门的“生命火种”顺利回输至艾先生体内,这也是中华骨髓库首例捐献救助菲律宾患者。今年44岁的菲律宾籍艾先生在苏州工作,2021年6月,他因发热伴血小板下降,在苏州明基医院就诊后,确诊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阳性复杂核型高危)。经该院血液科曹祥山主任团队的治疗后,患者有过短暂的缓解。但治疗期间,艾先生病情多次复发,且7年前曾接受过结肠癌根治手术,经曹祥山评估后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了他唯一的生存希望。基于南京、苏州明基医院两院区血液科曾联合救治过多例难治、高危急性白血病的成功经验,这次,两院血液科决定再次携手,积极救治这位菲律宾籍患者,并成立联合救治小组。2021年8月,联合救治小组启动,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张凡积极联络中华骨髓库,寻找合适的骨髓配型,终于在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捐献者是一名23岁的福建男青年,小伙子得知自己即将救治的是一位外国友人时,积极配合,并于今年1月11日在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带着爱心的“生命火种”从厦门飞到了南京,冷冻储存在南京明基医院。恰逢苏州发生疫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被迫延期,直到3月7日,艾先生终于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医院立刻启动了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迅速完善各项检查,联合救治小组拟定了移植方案,该院副院长李新、潘奎静均表示医院医疗、护理及相关部门都要全力支持。3月10日,患者进入造血干细胞预处理治疗阶段,在完成12Gy的全身放疗后的艾先生,进入层流洁净病房行大剂量化疗。在南京明基医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护航下,带着众多爱心和祝福的造血干细胞顺利完成回输。据记者了解,此次救治是南京-苏州明基医院两院区携手,中华骨髓库首例捐献救助菲律宾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顺利回输。一场跨国的生命接力,中国小伙积极捐献造血干细胞给菲律宾白血病患者,不但书写了中华骨髓库对菲律宾籍人士救治和南京明基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篇章,同时也书写了中国和菲律宾人民友好往来的新篇章。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2-03-16

[江苏网]5岁儿童颅内巨大肿瘤压迫脑干,专家巧妙避开关键部位切除肿瘤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孙骏实习记者顾言午通讯员李娜蒋佳佳)2月9日,5岁的童童(化名)在病床上和妈妈一起快乐地看着动画片。可就在1个月前,童童因为颅内生长了恶性肿瘤,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症状。“一开始喝水总是呛水,然后走路就走不稳了,跌跌撞撞,还总是恶心,呕吐。”童童妈妈回忆起来心有余悸。童童身体一直健康,去年年底出现症状,父母发现不对劲后非常担心,第一时间带他去当地医院就诊,头颅MRI提示脑干肿瘤约3cm*4cm,侵犯桥脑和延髓,并且医生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治病心切的他们,赶紧带着童童四处求医,但是童童脑部肿瘤位置特殊,手术风险极大。陷入绝望中的童童父母得知著名神经外科王汉东教授入职南京明基医院后,慕名前来就诊。王汉东教授查阅了童童的各项检查报告、仔细分析了童童的病情,为手术治疗做了详细周全的计划。王汉东主任告诉我们:“童童的手术区域为脑干部位,脑干部位神经核团丰富,其中延髓为呼吸中枢,肿瘤已经位于延髓周围,术中稍有不慎,即可出现患儿呼吸心跳骤停可能会导致患儿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甚至致残。神经外科团队要做的是,术中既要保证肿瘤大部分切除,还要尽一切可能不损伤神经核团,保留患儿神经功能,这无疑是一个风险巨大的挑战。但我们会尽全力挽救童童的生命,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在一切准备就绪后,1月6日,我院神经外科王汉东教授团队为童童做了脑干巨大肿瘤切除术。王汉东教授对于童童术中的体位,显微镜下的操作,麻醉状态把控等都要求都做到精益求精,手术过程中王汉东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超的手术技巧,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近乎完美地保留了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对于脑干手术这类耗时长,手术操作难度高的手术,王教授在2小时就完成全部手术操作。术后病理诊断为脑干胶质母细胞瘤IV级,手术充分保护了周围神经及神经核团,1天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10天后童童顺利转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目前童童恢复良好,无新发神经功能缺失,吞咽功能明显好转,每日在父母的陪伴下可自行玩游戏,进行精细活动等。目前童童仍在明基医院接受后续治疗。编辑:孙骏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详情
10 11 12 13 14/179页 共2142条 15 16 17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