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2-12-02

[南京晨报/爱南京]南京首家非公三甲综合医院揭牌,明基医院顺利“晋级”

 12月1日下午,南京明基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揭牌仪式顺利举行。从2008年到2022年,南京明基医院经过14年的沉淀,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运营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厚积薄发,成功成为南京首家非公三甲综合医院。  “三甲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南京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级甲等医院是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一个标志,它更是一个起点,接下来南京明基医院将继续新一轮的建设,努力加长长板、尽快补齐短板,继续推进医、教、研、运营等协同发展。同时按照国家高质量医院发展要求,按照省、市卫健委的三级甲等医院新标准,结合百姓需求,继续秉承拥抱建邺、服务建邺、立足建邺区的方针,沿着强专科、大综合、国际接轨、台湾特色、智能化的三级甲等医院之路努力前行,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做出明基贡献。  据了解,南京明基医院设有临床科室38个、医技科室13个。该院胸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泌尿外科(建设单位)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不仅如此,医院还拥有皮肤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16个。近年来,该院还建立了一批以肾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胰腺中心、肠瘘与腹腔感染中心、神经外科、骨科为代表的特色学科。  明基医院董事长萧泽荣在揭牌仪式上表示,该院将配合集团医疗产业发展方向与三甲综合医院发展需要,进行二期四大中心专科楼建设,为明基医院智慧医疗及专科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医院将继续秉承以病人为中心,诚信医疗原则,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解决急难危重疾病的能力,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通讯员李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编辑刘畅

详情
2022-11-28

[南京晨报]明基医院多学科联合 巧解房颤患者脑梗之忧

近日,在南京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以李新副院长为主的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位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术。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不仅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房颤综合管理的新方案,而且给房颤患者提供了远离中风、改善生活质量的新选择,也标志着该院房颤合并脑栓塞综合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房颤”停药惹大祸,卒中中心紧急救治77岁的王大爷(化姓)反复心悸多年,在南京明基医院心内科就诊,确诊为房颤,由于血栓风险较高,王大爷平时一直规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预防血栓。两个月前王大爷出现血尿,若不停药则无法有效止血,必须暂停利伐沙班。就在停药期间,王大爷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无法言语、尿失禁。家属立即带王大爷到南京明基医院急诊科就诊,并确诊脑栓塞。该院神经内科叶民主任、刚书成副主任开通卒中救治通道,快速为王大爷实施了溶栓及取栓术。得益于救治及时,王大爷术后恢复良好,肢体功能未受影响。但是王大爷年龄大,后期需继续长期口服抗凝药,令人为难的是,王大爷有过尿路出血,再次并发出血的风险很高,抗凝药难免再次中断。王大爷陷入了两难境地,于是在神经内科的建议下来到该院心内科,求助于李新副院长。房颤不能吃抗凝药,预防卒中有新招李新介绍,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脑栓塞是房颤患者最大的风险和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7倍。房颤导致脑栓塞的血栓95%来源于左心耳,因为房颤心率很不规则,血液尤其容易在左心耳(左心房向外凸起的口袋样的盲端结构)淤滞形成血栓,血栓会顺着血管随血液流到身体各部位,如果进入大脑,就会发生脑栓塞,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所以对于房颤患者,需口服抗凝药预防血栓,但部分患者出血风险较高,或者即使口服抗凝药物,仍有部分患者发生栓塞,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左心耳封堵术,使得左心耳和左心系统隔离,将极大地减少血栓风险。王大爷到心内科后,李新副院长组织科室医疗团队对其左心房CT检查情况,左心房及左心耳各项参数进行充分讨论、综合评估,判断王大爷适合做左心耳封堵术,并针对手术,邀请麻醉科、超声科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多学科合作,手术顺利完成王大爷紧接着在心内科、麻醉科和超声科团队的共同合作下,顺利地完成房间隔穿刺,将封堵器送至左心耳开口,结合食道超声和造影成功的释放封堵器,效果良好。整个手术历时仅一个小时,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2日即下床正常活动,第3天就出院回家了。那么,哪些患者可以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李新介绍,如果房颤患者存在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较高的中风风险因素,或存在较高的抗凝出血风险,既往发生过不易管控的严重出血,或者不能、不愿、不适合坚持长期规范抗凝治疗,可以选择接受微创介入左心耳封堵术来降低房颤中风的风险。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术后需要抗凝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通过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来预防中风,规避出血风险。李新提醒,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能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尤其在体力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加,但是仍有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尽管如此,房颤对身体的危害一直存在,被称为“隐形的杀手”。一旦查出房颤,应及时至医院心内科或房颤门诊接受正规治疗;对于有房颤的患者,如突然发生单侧肢体活动障碍、口齿不清、不能言语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脑卒中,需及时去卒中中心就诊,并针对血栓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及时进行左心耳封堵手术,避免发生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等严重并发症。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2-11-23

[喜报]热烈祝贺南京明基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热烈祝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获评三级甲等医院秋高云阔长空碧净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正式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正式通知,确定南京明基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十四载风雨历程,筚路蓝缕谱新篇从2008出发一路风雨兼程积薄为厚,聚微成光十四载磨砺考验积淀成长开启三级甲等光辉新篇章南京明基医院是台湾明基友达集团与南京市国资集团经国家卫生部和商务部批准于2003年共同投资设立。2015年经江苏省卫计委及南京市投促委批准成为独资经营医院。2022年获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致力于医疗、教学、科研、运营四位一体的学院型医院建设。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南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南京明基医院坐落在南京河西新城,占地600亩,一期占地2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床。依三级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2008年正式运行。二期已于2021年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7万㎡。建成后将是拥有4-6家临床医疗中心(专科医院)群的智慧医疗城。截止目前医院总投资额已达20亿元人民币。在职员工现有2000余人。开业迄今十四年,已为一千多万南京地区民众提供台湾模式优质的医疗服务,年度门、急诊总量逾百万人次,出院总量逾4万人次。其诚信医疗和全人服务的理念赢得广大民众的信赖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好评。 学科建设院内设有临床科室38个,医技科室13个。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2个;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16个。建立了一批以肾内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胰腺中心、肠漏与腹腔感染中心、神经外科、骨科为代表的特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详情
2022-11-21

[医院动态]热烈祝贺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放射学分会成立大会 暨2022明基影像论坛顺利召开

在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时,由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承办的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放射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22明基影像论坛(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于2022年11月12日-13日胜利召开。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志广;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管士弟(线上);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明志;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兼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卢光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放射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郭娟;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副院长李新;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护理分会会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副院长潘奎静;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副院长李澄;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胡春洪;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影像学院院长施海彬;中华放射学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详情
2022-11-10

[新华日报·交汇点]解决患者大小问题,这些“特色门诊”你了解吗?

“学习困难门诊”“黑眼圈门诊”“音乐治疗门诊”“动物咬伤门诊”……这些“特色门诊”,你听说过吗?近年来,各类“特色门诊”频频登上热搜,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门诊为何设置?看诊情况如何?能给市民带来什么样的便利?记者采访了南京多家医院一探究竟。学习困难门诊,科学解决成长烦恼张女士的儿子牛牛最近经常被老师“请家长”,孩子的一些行为常常让人头痛:课堂上会旁若无人地走动,甚至用手推搡小朋友;学习上注意力很难集中,认字镜像颠倒,阅读时漏字、跳行;性格上冲动易怒,交不到好朋友。张女士带着牛牛挂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儿科开设的“儿童学习困难与多动症门诊”,最后确诊了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两年我一直在为小孩烦恼,现在终于找到原因了!”张女士说。儿科副主任医师郦银芳针对他的情况制定了“药物+行为干预”的方案。2个月后,张女士带牛牛来复诊,牛牛的学习效率和作业正确率都明显提高,性格上不再冲动易怒,也在学校交到了好朋友。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贴上“小学渣”“小懒虫”等标签,但有时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可能传递着预警信号。事实上,学习困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郦银芳解释,“孩子学习困难,除了家庭教育的原因外,还可能由各种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文化和环境不利因素等所造成。”郦银芳介绍,神经发育问题造成的“学习困难”,实际上有一系列的生理原因。这些生理问题在诊断上可能包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孤独谱系障碍(自闭症)”等,这些都是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的问题。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常见的情况,这些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时容易分心、发呆、畏难,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学习技能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等),这些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在某项特定的学习能力方面发育落后,影响到相应的学科成绩。这两类孩子经过正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专业的康复训练等,情况是可以大大改善的,甚至从“学渣”逆袭成“学霸”。黑眼圈门诊,在“求美者”呼声中应运而生去年11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开设了南京第一个“黑眼圈”专病门诊,门诊开设的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引起广泛讨论。开设一年后,如今的“黑眼圈”专病门诊仍然一号难求。“门诊刚开时,最多的时候一个下午有50多人问诊。”“黑眼圈”专病门诊的坐班医师、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医师胡亮说,因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人们熬夜愈发频繁,“熊猫眼”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黑眼圈的患病人群以20至30岁居多,占了总人数的八成左右。黑眼圈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色素型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结构型黑眼圈、混合型黑眼圈。“比如色素型黑眼圈通常是呈浅褐色、深褐色再到黑褐色,严重时上下睑同时出现。”从当前病例的情况分析,只有5%的患者黑眼圈为先天形成,明显色素沉着,95%左右的患者为后期形成,对自己的容貌比较焦虑,出于美容需求问诊。不排除有些患者的黑眼圈其实并不明显,但自己却非常在意。想要“拯救”不同分型的黑眼圈,则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比如,对于色素性黑眼圈,可以采用激光治疗、微针导入,以及使用外用药物和功效性护肤品,包括化学剥脱等方法。而面对血管型的黑眼圈,常见的方法是激光治疗、自体脂肪移植。胡亮认为,“黑眼圈”门诊的紧俏,一方面是人们对容貌焦虑的加深,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整形美容理念有所改变。“前些年,医疗美容一般指微创手术。而近来,‘轻医美’需求在上升,大多患者希望通过做做护理、最多打打针,来保持姣好的面容。”客观来说,产生黑眼圈是正常的衰老过程。胡亮建议,人们首先要科学理性看待黑眼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他提醒爱美女士不要滥用化妆品,“护肤品只能起到局部保湿、减轻细纹的作用,不要因为有黑眼圈,就把所有的化妆品都往脸上涂,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音乐治疗门诊,音乐也是“一味药”

详情
2022-11-10

[南京晨报]高强度运动有风险 运动前先给身体“排个险”

专家简介李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南京明基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国家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国家心血管专科医师考官。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累计完成介入手术6000余例。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生命在于运动,近年来,马拉松成了一项时髦的运动,越是成功人士越热衷。更有许多志同道合的“跑友”组队奔跑,动辄10km+的马拉松路线截图让朋友圈“菜鸟”纷纷膜拜,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与跑步同样备受关注的运动猝死事件也时而登上热搜。本期名家访谈,记者专访了南京明基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新,听他给我们说说关于跑步与心血管事件那些事儿。因跑步发生的急性事件屡见不鲜日前,某互联网高管在跑了28公里后再也没醒过来。不仅如此,在以往的马拉松报道中,猝死等意外事件也时有发生。“虽然大量研究证实体育运动对心血管乃至健康有益处,但是,运动也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心源性猝死。”李新介绍,28公里约2/3全程马拉松,属于剧烈耐力运动,由于发病细节并未披露,他是否有慢性疾病,甚至心脏结构疾病,不得而知。最近几年,马拉松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剧烈耐力运动之一,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加入“跑马”行列。李新介绍,在临床中,因剧烈耐力运动倒下的病例还真不少。前几年,在南京举行的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就在大多数参赛者完成比赛之后,一名小伙冲过终点线,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出现这一情况后,当时正在做医疗保障的明基医院同事就冲了过去。“经过及时的心肺复苏,小伙有了自主呼吸,转危为安。”李新表示,虽然听起来轻描淡写,但如果当时没有专业的医生在场,小伙可能随时有生命危险。剧烈运动前,给身体“排排险”“运动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的体育运动对提升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运动也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或者潜在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李新强调,不管对于什么样的运动,抛开运动强度谈效果都是“耍流氓”,不仅如此,在运动之前最好给自己的身体“排个险”,运动前通过科学评估看自己的身体能否达标。尤其是准备参与马拉松,50至60岁这一部分人群尤其需要当心。李新解释,运动中,心率与运动强度呈正比例上升。随着心率的增加,射血时间会持续缩短,直至达稳定心率后,射血时间趋于恒定;但如果在运动中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射血时间会由减小趋势变为增加趋势,进而导致急性事件的发生。李新介绍,如今,最常用的评估方式是运动平板。它是心电图运动试验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健身房里可以移动的板状仪器,俗称“跑步机”完成的。它可能通过增加不同的坡度,增加跑步难度,然后根据你的心率血压来评估你心脏功能和肺功能,判断能否承受马拉松等这些高强度运动给身体带来的风险。对于一些只有运动到一定强度才会出现的隐匿性疾病,则需要到专业的心血管心脏预防与评估中心进行。在南京明基医院心血管心脏预防与评估中心,以往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心血管疾病或心脏手术康复患者进行的,但基于健康人群进行一些高强度运动需求的评估,这两年也逐渐运用起来,防患于未然,提前给身

详情
2022-09-16

[南京晨报]结石不痛就不需治疗?错!

尿路结石俗称“尿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谈起它,有过肾绞痛发作经历的患者恐怕终身都不会忘记那种腰背、下腹部剧烈疼痛的痛苦,同时可能还伴有可怕的血尿,可谓“谈石色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沈华表示,疼痛和血尿是输尿管结石的典型症状,往往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规范治疗。然而,没有任何症状的尿结石常常被我们忽视。结石不痛就不需要治疗?错!3年前,李先生在单位体检时发现右肾有粒绿豆大小的肾结石,因身体从未有过任何不适,也没进一步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今年再次参检时,超声提示肾结石已3cm大小,并堵在肾盂输尿管出口,伴有较严重的肾积水。尽管李先生仍觉得自己毫无痛感,但查体医生建议他尽快前往泌尿科正规治疗。无独有偶,王女士10余年前患有“双肾结石”,但因结石均只有黄豆般大小,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加上繁忙的工作,从未至医院复查过。最近一段时间,王女士发现自己食欲明显变差,还常常恶心、头晕、浮肿、四肢乏力,经过抽血化验、彩超等检查后,王女士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而引起这么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恰恰是当年那两颗小小的石头!沈华表示,无症状的结石不代表无需治疗,任何大小、任何部位的尿路结石,都要到医院泌尿外科请专业医师提供治疗建议,定期观察随访。否则结石会慢慢长大,感染、梗阻、肾盂积水等情况,甚至患肾功能丧失。很多人像李先生一样,并不重视无症状的结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同不幸的王女士一样,患尿结石多年,没有定期复查和及时就诊,最终成为尿毒症患者。痛过的结石不再痛就是治好了?错!90后的孙先生3年前曾因“突发左侧腰背部疼痛2小时”来医院急诊就诊,查泌尿系CT提示“左输尿管上段结石(1.6cm)伴左肾积水”。急诊医生给予解痉止痛等治疗处理后,孙先生腰痛症状明显缓解。他将急诊医生叮嘱的需进一步前往泌尿外科请专科医生提供治疗建议的事情抛之脑后。今年6月起,孙先生总感左腰部酸胀不适,甚至自己感觉能摸到左侧腹部有个实质性包块,这才感到紧张,至南京明基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泌尿系CT检查后发现,由于左输尿管结石长期梗阻造成的严重肾积水压迫肾实质,最终造成肾萎缩、肾功能丧失。沈华解释,结石是否会疼痛、血尿程度如何和结石本身大小不成比例关系,结石的位置往往是出现相应症状的关键。小的肾结石,如掉落至输尿管内成为输尿管结石则会引起强烈蠕动或痉挛,可出现肾绞痛和血尿。而较大的肾铸形结石或鹿角状结石,如没有梗阻引起肾积水或继发感染,可以长期无症状。统计发现,肾结石可能长期存在而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和明显的疼痛史。所以,尿路结石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至少每半年或一年行泌尿系彩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现患有尿路结石,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医。较小的结石(<0.6cm)多可选择保守治疗,包括大量饮水、适当服用排石药物、多运动、均衡饮食等。较大的结石(>0.6cm)可以根据不同部位、大小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讯员蒋佳佳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2-09-16

[扬子晚报]58岁老教师病床上和老伴拍下生平第一张婚纱照

妻子穿着洁白的婚纱,微笑着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丈夫;丈夫一手握住妻子的手,深情回望。这本是很多婚纱照常用的模式,但这一张婚纱照却很特别,两位主人公都年过半百。穿着衬衫的老人还躺在病床上,光是为了拍照穿上正式的衬衫,对身处重病中的他来说就是“壮举”了。这名老人便是汪老师,58岁即将退休时,不幸患了肾癌。身体日渐虚弱的他一直有一个遗憾——年轻时因为家庭贫困,没有和妻子拍过婚纱照。于是,近日,在女儿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他躺在病床上与妻子完成了一组婚纱照。汪老师的女儿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对爸爸来说,婚纱照拍出来完成了他很大的一个心愿,感谢医院,希望接下来的日子,爸爸的疼痛可以减轻一些,生活质量高一些。”  紫牛新闻记者杨彦视频图片/丁雨(实习)  突来变故  老师5月查出肾癌病情急转直下  “你看,我爸爸现在瘦成这样,眼睛都显得大了许多。”汪洁(化名)指着相册里的照片,满是心疼。这本相册是专门为这次安宁疗护病房里的婚纱照制作的,中间还夹杂了几张平日里拍的生活照。照片里的一家三代,脸上都是堆着笑的,哪怕是刚刚完成手术时的汪老师,看起来还是很有精神。  “我父亲今年5月查出患有肾癌,之前他一直说腰疼,但又不愿意去医院看。”汪洁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之前他们一家觉得最多就是个结石或囊肿,没想到病理结果出来显示是患了肾癌,“我们一家人真的觉得天都塌了,我妈妈着急给我打电话,给我姐打电话,给亲戚打电话,哭得不行。”  汪洁说,父亲的病拖得晚,刚确诊那会儿癌细胞其实已经沿着淋巴扩散了。“父亲接受了手术,切掉了一个肾,但他的身体很快就垮了。”汪洁说,父亲随后接受了免疫治疗,用同样药物的其他患者,有的病情也很重,但熬过了两年。当时他们也同样充满了希望,只不过“奇迹”并没有出现,汪先生很快出现了免疫源性的肺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被癌症折磨的汪先生无法进食、很难睡觉,痛不欲生。  “父亲是小学数学老师,58岁即将退休。本来对退休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要带着老伴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去西藏自驾看看高原的风景,一切计划都被生病打乱了。”汪洁说。  心愿  想和妻子拍一组婚纱照,弥补年轻时留下的遗憾  两位老人表露出想拍婚纱照的想法,是在一次医护人员进行例行查房的时候,缓和医学科的医护团队为汪老师进行心理评估时,聊到了他一直深埋心中的一个遗憾。汪先生和妻子年轻时因为家境原因,没有拍过婚纱照,本想退休后补拍一组,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实现就生病了。  听了老人的话,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深有所感,“我们决定为两位老人拍一组婚纱照。”南京明基医院缓和医学科周智医生告诉记者。  “我们是收到妈妈的微信才得知医院有为他们拍摄婚纱照的计划的,妈妈问我和姐姐有没有时间,想另外一起拍个全家福。”汪洁说,收到微信时她感觉有些意外,因为爸爸妈妈在她眼里,是特别朴实,和浪漫沾不上边的人,“没想到爸爸心里一直埋着这么一个遗憾。”  汪洁告诉记者,印象里,爸妈老是拌嘴,“别人家里总是和和睦睦,但他们却总是吵吵闹闹。后来逐渐明白,他们的关系大概就是大家开玩笑说的‘相爱相杀’!”汪洁说,爸爸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做的比说的多,“妈妈是个家庭妇女,平时有很多农活要干,做老师的爸爸虽然不是很擅长干活,但总是默默地帮妈妈搭把手。还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爸爸白天教书,妈妈在学校门口摆了一个早点摊赚钱补贴家用。为了做热腾腾的早餐,妈妈每天早上四点多就得起身准备,爸爸总会和妈妈一起起床,帮着准备食材,等妈妈出摊了他再去上班。”

详情
2022-07-19

[紫牛新闻]体温高达42.1℃,户外劳动突发热射病进了ICU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姜雯李娜记者杨彦)近日,南京进入了火炉“炙烤”模式,江苏省气象局更是发布了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白天南京最高气温升至40℃。就在这样的炎炎夏日之下,从事户外工作的王先生(化姓)就突然中暑了。图源视觉中国王先生今年54岁,昨天持续在室外劳动几个小时后,突然感觉浑身无力,于是赶紧停下工作稍作休息,休息几分钟后症状却没有得到缓解,单位同事看着他精神意识很差,于是赶紧将其送往附近医院。就在同事们将其送院途中,王先生失去意识,伴有四肢颤抖,小便失禁。为进一步治疗,由120送至南京明基医院急诊科。王先生被送到南京明基医院急诊时,测得体温高达42.1℃,脉搏高达166次/分,血压135/74mmHg,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急诊立刻予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冰盐水静脉滴注,冰毯降温,冰帽脑保护等紧急治疗,同时完善相关检查,药物对症治疗,生命体征暂时稳住了。请ICU会诊,诊断为热射病,后转入ICU继续治疗。“热昏了”绝对不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南京明基医院一周内已接连收了几例中暑的病人了,而且部分情况非常严重。急诊科主任阳世宇介绍,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在高温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就会引发急性热损伤性疾病,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日)射病。如果严重到热射病,病情恶化迅速,病死率很高。急诊科主任阳世宇阳主任提醒,户外高温环境下作业的劳动者,应适当补充淡盐水,也要注意定时休息,一旦身体不适,要赶紧到阴凉处通风降温,不要硬撑,严重者一定要及时就医。中暑严重时很容易出现身体散热功能丧失、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多脏器损伤等严重热伤害疾病,请广大高温室外活动者提高警惕。

详情
2022-07-19

[交汇点新闻]神经外科专家成功切除椎管内肿瘤,帮助69岁老人重新站起来

交汇点讯“朱阿婆,您今天可以出院了。”“谢谢你们医生让我再次站起来,像以前一样轻松的生活。”即将出院的朱阿婆满脸笑容,而就在半个月前,她还坐着轮椅随身带着尿袋。故事要从3个月前说起,69岁的朱阿婆突然感觉右下肢乏力,当时并未在意,随后右下肢乏力症状逐渐加重,最后发展到不能活动,左侧下肢也逐渐出现无力的症状。更让朱阿婆困扰的是不能控制小便,并且出现了便秘。这些症状给朱阿婆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朱阿婆去当地医院进行检查,胸椎MRI检查的结果提示胸2-3椎管内异常信号,考虑脊膜瘤或者神经鞘瘤。经多方打听和深思熟虑之后,最终朱阿婆选择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王汉东教授团队进行治疗。在入院之后,王汉东教授发现朱阿婆的胸部椎管占位情况严重,肿物的体积约为1.51*1.08*0.89cm,紧紧地压迫脊髓,造成了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这也是朱阿婆下肢乏力,大小便异常的原因所在。朱阿婆既往有10年高血压病史(最高收缩压高达200mmHg),6年的糖尿病史。此外还有多次手术史,尿路感染等等。这些基础性疾病和既往的手术史均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难度。王汉东教授考虑到朱阿婆身体的复杂的情况之后,制定了科学完备的治疗方案,第一时间治疗相关基础疾病,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在稳定基础疾病的病情和充分考虑疾病的情况之后,决定立刻为朱阿婆进行手术切除肿物。该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显微镜下微创手术切除了胸椎管内肿物。术后,朱阿婆直接进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在术后第1天精神良好,右侧下肢肌力恢复至1级,左下肢肌力也有了相应的改善。在术后第3天双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双脚已经能够独立抬离床面,并且双下肢的感觉障碍也在改善。在术后1周,朱阿婆已经能够下床站立和短距离行走,同时在进行科学的抗尿路感染治疗和评估之后,导尿管也被拔除。幸好术后病理提示为良性的脊膜瘤,朱阿婆也放心下来。据了解,南京明基医院神经肿瘤中心在王汉东教授的带领下,除诊治各种复杂脑肿瘤外,还可诊治各种椎管内肿瘤。王汉东教授介绍,根据肿瘤与硬脊膜和脊髓的关系可分为硬脊膜外、髓外硬膜内、脊髓髓内三大类。其中脊膜瘤占椎管内肿瘤的10%-30%,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85%的脊膜瘤位于髓外硬膜内,好发于胸段;虽为良性肿瘤,但其血运丰富,并且有恶化的可能。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障碍,感觉异常,括约肌功能的缺陷(主要为大小便功能的障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对长节段的椎管内肿瘤,则可以手术切除肿瘤,再行内固定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最大可能帮助患者提高术后质量。通讯员 李娜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详情
6 7 8 9 10/177页 共2116条 11 12 13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