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健康园地

Health Corner

2016-10-07

春天多吃有助排湿的食物

环境潮湿人也会受内伤变“湿人”,出现身体倦怠、胸闷、腹泻、食欲差等“过湿”症状。“湿人们”还爱发湿疹,出现关节疼痛。更不可以预测的是,湿气可能长期潜伏体内,条件成熟就窜出来作乱,让顽疾再次发作。      而很多热带特有的水果如菠萝蜜、榴莲、芒果都属于助湿之物。回南天湿气重,大家不宜多吃,特别是当明显感到环境湿气带来的不适时。相关专家说,虾蟹等海鲜也助长湿气,想解馋别乘这个时候吃,不如用鲤鱼、鲫鱼这类有祛湿功效的水产替代。  推荐大家在材料中加入玉米、薏米、芡实、扁豆,这类食材有除湿功效。      推荐食谱有:玉米排骨汤、冬瓜煲老鸭、薏米扁豆杂粮粥等等,大家可以在食谱中灵活添加。回南天大家都盼着出太阳,有太阳时不妨抓紧时间晒晒自己,晒晒毛巾、被褥,利用紫外线让心情、身体、环境都不发霉,这也是祛湿的法宝。  温馨提示  天气潮湿,有人认为应该通过辛辣之物驱除体内湿气,在饮食中增加生姜、大蒜、辣椒这类辛温之物,这是错误的。专家指出,驱寒不等于祛湿。上文推荐的玉米、扁豆、薏米、芡实等能祛湿性质比较平和,适合任何体质的人使用,但选姜蒜这类温补的食物则要依体质而定。如果本人是寒体,平日腹泻畏寒问题多,可以多食用,获得祛湿又驱寒的效果;如果自己是火气大的热体质,再吃“火物”反而增加身体湿邪之气。

详情
2016-10-07

慢性咽炎不要自己乱吃抗生素

如果最近觉得咽部不适,好像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东西,又经常咳嗽、嗓子干燥发痒、痰比较多的话,很可能是患上了“慢咽”。此外,早上起来刷牙或吐痰时如果觉得恶心,也有发病的可能,要赶紧去医院,不要自己判断,因为早期食道或下咽部的也会有类似的症状。  千万不要自己乱吃抗生素  因为慢性咽炎并非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另外,每一种抗生素都有全身副作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滥用抗生素还能引起细菌耐药。感觉嗓子难受的时候,可以买点、、菊花泡水喝。这些中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清咽利肺化痰。如果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出现咽痛、咽痒、咳嗽、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要及时看医生。  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多吃一些含C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东西,比如猪蹄、鱼、牛奶、豆类、动物肝脏、瘦肉等。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盐水,为咽部杀菌、清洁和湿润,改善咽部的环境,预防细菌感染。坚持半年到一年,慢性咽炎就能得到控制。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如果没有开窗的条件,趁中午休息时间要到户外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多多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身抵抗力,避免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在污染的环境下长时间停留;自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充足的睡眠;不吸烟不喝酒,防止任何刺激物对咽部不利。 

详情
2016-10-07

耳疾早预防 避免突发性耳聋

耳朵是人重要的感知器官,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人体器官。在平时的生活中,一不当心,耳朵也会出现“状况”,如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爱耳护耳就要多了解一些常见耳病的预防。  ●耵聍栓塞  耵聍俗称“耳屎”,是人体外耳道正常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保护作用,分泌过多或排除受阻时可导致外耳道堵塞,从而影响声音传导。  预防:平时注意避免耳道进水;别乱挖耳,以减少损伤及感染;耵聍过多者,可定期清洁耳道。  ●突发性耳聋  一种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神经性耳聋,目前认为是血管病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内耳损伤所致。通常在睡醒后发现单侧明显的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症状。  预防: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  ●老年性耳聋  由于内耳和听神经的退行性变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一般发生于60岁以后,是老年人致聋的主要原因。  预防: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延缓神经及微血管病变。治疗方面主要是依靠配戴助听器提高听力,严重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分泌性中耳炎  当中耳的引流通道——咽鼓管阻塞时可出现中耳积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及耳隔膜感。长期的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是其常见的病因。  预防:去除其病因,积极治疗鼻腔、鼻咽疾病;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鼓膜穿刺抽液或进行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导致传导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症状是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逐渐下降,合并胆脂瘤者,可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  预防:尽量避免感冒及耳进水,减少急性发作;应尽早接受手术,清除中耳病灶,重建听力,防治并发症。 

详情
2016-10-07

不经意的小习惯头发很受伤

坏习惯一:每天梳头100下  很多杂志或是美容节目都教大家要每天梳头一百下!的确,梳头能帮助清理头发上的脏东西,并且能够刺激头皮令血液流通更加顺畅,让头发更健康地生长。但是,每天梳30下就够了,梳头次数太多反而会伤害到头皮让秀发受损。  坏习惯二:倒刮头发为了让发型更蓬松  很多人学发型师那样,一只手抓着头发尾部,另一只手用梳子由发尾向前梳,这样的确可以帮你打造出一款蓬松浪漫的发型,但同时,你头发的毛鳞片也被一片片刮起,后果不想而知啦!  坏习惯三:染烫同时进行造型更好看  千万不要被发型师怂恿,将染发烫发一起进行。真正优秀的发型师绝不会这样建议你。刚烫过头发的人,等1个月后再进行染发,否则只会增重头发负担,且烫发药水会令染发剂效果减半!  坏习惯四:用力梳头消灭头屑  妄图在最短时间内灭掉头屑?用梳子的末端刮头皮的确可以暂时性地把头屑清理掉,但你要知道是,头皮上的角质会因此剥落,让你的头皮受到极大的损伤!  坏习惯五:往头发上喷香水散发女人香  谁都想拥有一头清香飘逸的秀发?因此把香水往头上喷洒,殊不知,结果会适得其反。香水中含有酒精成分,一旦挥发,就会将头发中的水分一并带走,用头发变干燥作为代价来换取“香喷喷”的秀发,得不偿失!  坏习惯六:梳发只梳发尾就好  很多人早晨急着上班,匆匆出门,抓起梳子在发尾梳两下就算完事了。正确的梳头方式的确是由发尾开始梳起,但是如果你只梳发尾,别处的发丝纠结起来,同样有损形象!

详情
35 36 37 38 39/57页 共682条 40 41 42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