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健康园地

Health Corner

2016-10-07

足科医生教你选鞋

合适的鞋子会让你感觉苗条性感和时尚,而选错了鞋子则会让你痛苦不堪。美国《预防》杂志近期载文,刊出专家总结的4种常见鞋子对健康的伤害并给出相关建议。  1.穿人字拖下肢易疲劳。穿人字拖,无法大步走路,会导致下肢疲劳,使脚趾、膝盖和胯部压力加大,而臀部及双腿后面肌肉群力量变弱。专家建议:穿拖鞋时应拉伸脚背肌肉,缓解脚趾压力。双脚分开站立,与胯同宽,膝盖绷直,然后将一只脚挪向身后,脚尖着地。保持几秒后,换另一侧,重复动作。  2.高跟鞋易致关节炎。2011年丹麦一项研究发现,高跟鞋会导致骨关节炎危险增加6倍。美国足科医生霍华德·达南伯格博士表示,长期穿高跟鞋不仅会导致脚部疼痛,还会使膝盖骨压力增加2倍,膝部软骨组织磨损加重,增加关节炎危险。专家建议:每天拉伸肌肉可缓解高跟鞋导致的脚部疼痛。双脚分开站立,与胯同宽,右脚下放一个裹着毛巾的球,右脚跟着地。当感觉舒适时,左脚向前迈一小步,保持20—30秒。  3.穿平底鞋也会脚疼。平底鞋似乎比高跟鞋更健康,实际上像芭蕾鞋或帆布鞋等平底鞋也会导致脚疼。鞋子里面因缺少必要的衬垫而导致脚底韧带和跟腱过于拉伸,影响脚弓,导致脚底筋膜炎。专家建议:鞋子应该有一定的坡度,以2—3厘米为宜。穿平底鞋需要增强支持脚弓的小腿肌肉群,多做脚趾操。抬高大脚趾,其余脚趾保持不动。摆动脚趾,用力揉脚部,有助于刺激神经末梢,放松双脚。每只脚做20次抬高脚趾动作。  4.运动鞋导致足部外翻。鞋底硬的运动鞋,不利于自然弯曲,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足外翻,双膝和后背承受更大压力,引起脚踝伤、肌腱炎、腿脚和胯部疼痛等。专家建议:应增强脚踝周边肌肉群,练习单脚站立。单腿绷直,尽量维持身体不摇摆。开始练习时,可先保持30秒,再逐渐延长站立时间。    

详情
2016-10-07

唇色看出你的健康状态

唇色黯红:是不是便秘了?  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大体上有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于肌体,而导致气血不畅等因素,有便秘情况的患者,唇色也因气血不畅无法滋养而色黯。  健康调理:晚餐吃素  让气血运行是关键。运动是最自然的疗法,并且配合选择素食作为调养方案,至少做到晚餐尽量不吃肉,避免过于油腻和肥厚的肉类食物对于肠胃造成过重的负担,让清晨顺利排泄。唇色发白:有可能是贫血?  一般来讲,贫血的人由于血液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不仅唇色白、而且眼睑发白,面色苍白,指甲发白,并且都白得没有光泽。  健康调理:告别偏食  都市女性贫血的情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偏食造成的。建议可以生吃胡萝卜、菠菜、西红柿、猕猴桃这样的蔬果和鸡肝、猪肝、黑芝麻等食物。唇有干裂:维生素缺乏了吧?  很多女性都有过嘴唇干裂的经历,越干裂就越想舔,有时甚至出血。由于嘴唇没有汗腺和唾液腺,故保持湿润只靠毛细血管和少量发育不全的皮脂腺。  健康调理:内外兼修  如果想拥有水润红唇,宜内外兼顾。外用油脂含量多、性质柔和的唇膏,以“防护”治标为主,内服饮食应多样化,营养均衡,多吃一些水分含量多的食物,比如汤、粥、水果。唇色赤红:是不是消化不良?  嘴唇看上去非常的赤红饱满,这样的表象在中医中是热证的表现,多数情况是因为过食厚味,肌体循环不畅,有时兼有口臭。  健康调理:加入慢餐行列  一些肥胖患者多有唇红的表象。这也与他们的食欲旺盛有关,除了采取服用助消化的食物与药物外,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也是调养的方法。这样的做法也会让我们更有饱足感,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食物的摄入。

详情
2016-10-07

维生素C到底能不能预防感冒

澳大利亚和芬兰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学术回顾研究,发现对普通人而言,吃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感冒。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三位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共同进行了这一研究。研究人员对23项以普通民众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服用维生素C的实验对象患上感冒的几率,并不比服用安慰剂的人低。同时他们也注意到,服用维生素C的成年人,患感冒后康复速度比较快,但儿童则无区别。  国内医学专家观点  大剂量维C可以增强体内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细菌以及抗病毒的能力,缩短感冒病程。俞教授同时提醒,只有大剂量维C才能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小剂量维C(60毫克-100毫克)只能满足日常摄入需要,并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患者,可以适当用一些退烧药,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吃维C时要避开的食物  猪肝+维生素C  遇到微量金属离子易被氧化破坏,特别是铜离子。而猪肝是铜含量极其丰富的食物,每100克猪肝含铜约2.6毫克。如果与维生素C同时食用,猪肝中的铜可使维生素C失去原有的生物功能。同样,羊肝、牛肝也不能同食。  牛奶+维生素C  具有一定的酸性和很强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牛奶中富含具有一定氧化性的维生素B2,同时服用则维生素C易被维生素B2氧化,而维生素B2被还原,两者同时失去效用,达不到补充维生素的目的。  贝壳类水产品  贝壳类水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砷化物,但由于这些砷化物都以5价形式存在,对人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如果在食用这些砷含量高的水产品的同时,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5价砷转变为3价的砷。3价砷就是砒霜,服用后可能因此中毒。因此,在吃水产品时,不要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

详情
2016-10-07

维生素C到底能不能预防感冒

澳大利亚和芬兰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学术回顾研究,发现对普通人而言,吃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感冒。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三位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共同进行了这一研究。研究人员对23项以普通民众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服用维生素C的实验对象患上感冒的几率,并不比服用安慰剂的人低。同时他们也注意到,服用维生素C的成年人,患感冒后康复速度比较快,但儿童则无区别。  国内医学专家观点  大剂量维C可以增强体内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细菌以及抗病毒的能力,缩短感冒病程。俞教授同时提醒,只有大剂量维C才能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小剂量维C(60毫克-100毫克)只能满足日常摄入需要,并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患者,可以适当用一些退烧药,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吃维C时要避开的食物  猪肝+维生素C  遇到微量金属离子易被氧化破坏,特别是铜离子。而猪肝是铜含量极其丰富的食物,每100克猪肝含铜约2.6毫克。如果与维生素C同时食用,猪肝中的铜可使维生素C失去原有的生物功能。同样,羊肝、牛肝也不能同食。  牛奶+维生素C  具有一定的酸性和很强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牛奶中富含具有一定氧化性的维生素B2,同时服用则维生素C易被维生素B2氧化,而维生素B2被还原,两者同时失去效用,达不到补充维生素的目的。  贝壳类水产品  贝壳类水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砷化物,但由于这些砷化物都以5价形式存在,对人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如果在食用这些砷含量高的水产品的同时,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5价砷转变为3价的砷。3价砷就是砒霜,服用后可能因此中毒。因此,在吃水产品时,不要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

详情
2016-10-07

老年人勿把心衰当哮喘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人体发动机的作用,每分每秒,任劳任怨,如水泵般推动人体血管里的血液流动起来,源源不断地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旦心脏出现问题而消极怠工,那人体的健康就会出大问题了。  很多朋友都知道,当心脏功能出现衰竭时,会出现胸闷、憋气、活动能力下降、下肢水肿等症状,尤其是出现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时,会出现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晚不能平卧,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等,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一般而言,出现这样的心衰症状,临床上医生是比较容易诊断的,即使是老百姓也大概也知道是心脏出了问题,会主动求助于心血管专科医生。但有的时候,患者心衰时出现的症状并非如上述的那么典型,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心衰时往往并不是严重喘憋和口唇青紫、大汗淋漓等,有些老年患者尽管肺里有哮鸣音,还可以在屋里活动,其状态与常见的支气管哮喘极其相似,很容易误将心衰当哮喘,导致延误治疗。  因此,一旦出现持续的憋闷、咳嗽、喘不上气时,就要注意了,别光以为是哮喘,要注意是否心脏出问题,尤其是有明确心脏病老毛病的患者,如有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心电图异常、胸片异常等,若以前没有支气管哮喘,一旦出现哮喘症状,就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详情
2016-10-07

小心孩子吃得太饱也长不高

孩子吃得太饱也长不高  专家表示,儿童的身材高矮跟睡眠也有直接关系,人体在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但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会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在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入睡1小时后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  另外,许多多家长普遍会犯的错误是总是让孩子吃得过饱,这会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因为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饥饿状态下,会在客观上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刺激儿童骨骼生长。所以,小孩吃过饭后,就不要再喂零食了,特别是那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还造成儿童性早熟,让孩子彻底成为矮个子。  要长高还须防性早熟出现  凡青春征象出现在7岁前,或初潮出现在10岁前被认为是性早熟。专家指出,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医学上,也是通过监测骨龄来判断是否性早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情况出现。而且性早熟具有蒙蔽性,往往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但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了,这时候要增高就已晚了。所以,孩子一年检查一次骨龄,一旦发现骨龄增长过快,就要找原因。  有医生认为,孩子矮小也是一种医学病症,要增高必须找掌握专业技术的医生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详情
2016-10-07

防治脚气 三个注意

孩子吃得太饱也长不高  专家表示,儿童的身材高矮跟睡眠也有直接关系,人体在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但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会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在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入睡1小时后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  另外,许多多家长普遍会犯的错误是总是让孩子吃得过饱,这会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因为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饥饿状态下,会在客观上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刺激儿童骨骼生长。所以,小孩吃过饭后,就不要再喂零食了,特别是那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还造成儿童性早熟,让孩子彻底成为矮个子。  要长高还须防性早熟出现  凡青春征象出现在7岁前,或初潮出现在10岁前被认为是性早熟。专家指出,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医学上,也是通过监测骨龄来判断是否性早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情况出现。而且性早熟具有蒙蔽性,往往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但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了,这时候要增高就已晚了。所以,孩子一年检查一次骨龄,一旦发现骨龄增长过快,就要找原因。  有医生认为,孩子矮小也是一种医学病症,要增高必须找掌握专业技术的医生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详情
2016-10-07

三种人不宜食用蜂蜜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2、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详情
2016-10-07

糖尿病人饮食注意这几点

要认清所有食物都有热量  所有食物都是有热量的,而且很多菜肴的热量比大米、面饼的热量高得多。有的病人常抱怨说每天吃一点点饭,甚或不吃饭,只吃菜,怎么血糖仍是居高不下呢?这些病人就是不明白各种食物热量的高低,而盲目地不吃和多吃。殊不知,菜肴中的油和鱼肉蛋中的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其含量很高,会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当然导致热量超标。肖主任提醒,如果大量吃油炸食物和水果,即使少吃大米和糖,血糖同样会升高。  须有总热量控制意识  糖尿病病人要了解常用食物的热量数值,同时准确算出自己一天所需食量的卡路里,对自己的饮食进行总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学会合理分配餐次。为了避免血糖陡然升高,当每天总感觉很饿时,可以“适当地少吃多餐”。  不宜过度控制饮食  糖尿病病人控制饮食,过犹不及。有的病人听说要少吃盐,结果他一天少吃一点,弄到后来,就几乎是不吃盐了,最后导致低钠低钾,电解质紊乱,全身乏力,心肌受损。控制饮食要尊重科学,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过于苛刻。  切莫轻信降糖保健品  近些年,市面上有一些所谓的“无糖”食品,不少病人吃了这些食品后,血糖却“下不来了”,病人会很纳闷,无糖的食品吃了血糖怎么还会上去。食品都是有热量的,无论是单糖、果糖、低聚糖,或是木糖醇,都含有糖,只不过是代谢方式或过程不同罢了,而且也不可能有什么对治疗糖尿病有作用的保健品。 

详情
32 33 34 35 36/58页 共692条 37 38 39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