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0-08-19

[南京晨报]江苏胰腺联盟南京明基医院分中心揭牌

8月12日下午,江苏省胰腺专科联盟南京明基医院分中心正式揭牌,拉开了该院胰腺疑难病例诊治建设的序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苗毅教授、蒋奎荣教授、李强教授、高文涛教授、吴峻立教授、卫积书教授等专家团队,南京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名誉院长季大玺,副院长罗翠凌、李新、毕志刚、吴宏飞、潘奎静、何绮月,执行长医疗顾问杨徳同,内科部部长王笑云等院领导及普外部医护代表近100人出席揭牌仪式。于振坤介绍,由于胰腺位置的“隐秘性”,当胰腺出现不适时,腹部体征不明显,临床难以做出及时诊断,尤其是胰腺癌更是被称为“癌中之王”,分中心成立后,该院将依托江苏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度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提升影响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造福周边地区的患者,打造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专业组成立于1986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胰腺专业组之一。2014年,苗毅教授开拓创新,在原有胰腺外科基础上创立了胰腺中心,学科整合了胰腺外科、重症监护、消化内镜、肿瘤学、影像学、病理学等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胰腺疾病患者提供包括手术、内镜、介入、药物在内的多种诊疗手段一站式服务,开创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全新实时多学科诊疗模式。去年,江苏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全年胰腺手术量1069例,手术数量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苗毅教授对南京明基医院的综合实力表示肯定。他表示,近年来南京明基医院肝胆胰外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苗教授介绍,江苏省胰腺专病联盟是将全省胰腺医疗资源集结起来的经验分享平台,在医疗方面,它集会诊、手术、转诊等综合性治疗为一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胰腺专病的治疗实现同质化发展;同时它也是一个教学平台,联盟将组织年轻医生培训,实现中心间的交流互动,培养胰腺专病医疗人才;此外,它还是一个多中心的实验平台,通过建立疾病数据库,进行联合科研,从而带动整个江苏省胰腺专病的发展。通讯员李娜蒋佳佳

详情
2020-08-10

[现代快报]花季少女患白血病昏迷半月 医生与时间赛跑成功急救

 一位花季少女,却已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折磨8年之久。经积极治疗后,仍先后3次复发,今年6月初,患者因病情恶化,昏迷15天,在南京明基医院全天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转危为安,顺利出院。小婕(化名)今年20岁,8年前被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化疗后缓解;5年前复发,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缓解;1年前二次复发,再行CAR-T细胞治疗后缓解。后小婕出国学习深造,年初因疫情提前回国,令人伤心的是,今年5月13日来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复查,提示白血病复发。该院血液科主任李东团队得知情况后,立即为其完善相关检查,由于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难度很大,血液科经全科讨论,制定了大剂量化疗治疗方案,于是小婕被安排住进了血液内科百级层流病房(无菌病房)治疗。正如之前所料,经高剂量化疗后,小婕出现了严重骨髓抑制,白细胞最低时只有几十,但无菌病房护士专业护理及心理护理之下她一直坚持得很好,就在6月13日中午小婕病情变化,出现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很快进入昏迷,接着很快出现高热,血压下降靠升压药物持续泵注维持。通过急查头颅CT排除了脑出血、腰穿排除了脑白的可能后,通过基因的检测及时发现感染病原菌,迅速调整针对性的抗生素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癫痫发作、升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即便如此,患者病情仍有反复……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多次会诊……为尽可能展开救治,在护理部大力支持下,每班行专人连续性护理,对其病情进行动态观察,做好其两口护理及两便的护理,并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变化,防止发生舌咬伤,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实时调整治疗。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小婕在昏迷了15天后,病情逐渐平稳,癫痫未再发作,血压逐渐稳定,神志逐渐恢复。最终小婕意识完全恢复正常、左侧肢体肌力恢复,骨髓复查缓解,血象恢复正常,顺利康复出院。李东介绍,经过大剂量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大多会面临严重的骨髓抑制期,其间,患者免疫力低下、全血细胞减少,随时有严重感染、重要脏器出血、心脑血管意外以及其他不可预知风险,该类患者无论在治疗还是护理上,都离不开医护精心的照料与治疗,同时层流病房提供的全环境保护也可为患者保驾护航。对于没有条件入住层流病房的患者,家属在护理上,应减少探视,提供温软清洁饮食,加强患者个人卫生护理,全程佩戴口罩。

详情
2020-08-10

[扬子晚报]宝宝是最好的“催乳师”

  宝宝是最好的“催乳师”  2020年8月1日至7日母乳喂养周,南京明基医院主办了“支持母乳喂养,守护健康地球”主题活动。该院妇产科主任徐珺主任提醒,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六个月后添加辅食,然后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及以上。  有的妈妈发现孩子好像成天在吃奶,总担心是不是奶不够。徐珺主任说,刚开始孩子需求少,母乳产出量也不多,随着孩子食量变大,母乳的量也会自己进行调整。如果宝宝是完全母乳喂养,那么从出生后第三天开始,如果宝宝一天尿湿6-8片尿布,排便两至五次,就可以肯定宝宝得到了充足的营养。  宝宝是最好的“催乳师”。通常来说,宝宝吃奶越多,妈妈泌乳越多,早吃奶、常吃奶是母乳喂养有良好开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新生儿两小时吃奶一次,一开始就要尊重宝宝的兴趣,让宝宝爱吃多久吃多久,同时坚持按照宝宝需要的频率喂奶。让宝宝多做皮肤接触,妈妈心情放松、合理饮食,都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夜奶”很容易让妈妈疲惫不堪,但这却是符合孩子生长规律的。小婴儿想要吃夜奶,一来是为了保证营养摄入;二来是获得安抚。夜间哺乳不但可以让孩子获得乳汁,还可以解决孩子夜醒问题。同时,夜间的泌乳素分泌较高,妈妈夜间的奶量通常也是比较充裕的,保证好夜间喂养,也能保证孩子营养摄入问题,家长不要过早地硬断掉孩子的夜奶。  通讯员 李娜 蒋佳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详情
2020-08-10

[南京晨报]肾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日前,陈先生遭遇了一场交通事故,在当地医院检查未发现明显内脏损伤或骨折等情况,但B超意外发现“右肾上极占位”,陈先生随即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就诊,进一步接受CT检查发现,右肾中上极见一大小约80mm×76mm占位,接诊的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华随即将陈先生收住入院。术后的病理诊断为“右肾透明细胞癌”。无独有偶,64岁的李先生在检查肉眼血尿的过程中,除发现膀胱占位外,亦意外发现左肾上极20mm×17mm占位。沈华为李先生施行了“经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同时切除了左肾肿瘤与膀胱肿瘤。沈华介绍,肾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多为恶性,且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肾癌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比例为3:2。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60%的肾癌在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当肿瘤进展后,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间歇无痛肉眼血尿、腰部钝痛或隐痛、腹部或腰部触及肿块等。影像学检查能为肾癌的诊断提供最直接的诊断依据,其中超声无创伤、价格便宜,可作为肾癌的常规筛查。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沈华提醒,引起肾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其发病与吸烟、肥胖、高血压、饮食、职业解除(如芳香族类化合物)、遗传因素等有关,影响肾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病理分期,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0-08-10

[南京晨报]男子心梗命悬一线 多专家接力转危为安

“谢谢刘主任、何护士长以及明基医院全体医护人员……”7月9日,南京市民王先生获救后,给南京明基医院心内科刘向东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送来锦旗和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劫后重生,王先生感慨万千。7月5日上午9点多,34岁王先生突然感到胸痛,于是独自驾车准备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没有想到刚到医院大门口,胸痛难忍,此时该院口腔科护士长何慕与高莹护士正好从地铁广场前往门诊大厅,发现王先生蹲坐在连廊下,面色发白,表情痛苦。何慕立即上前询问,此时王先生已经说不出话,但神志清楚,捂着胸口示意自己胸痛。高莹立即联系急诊派人接治患者,何慕奔向院内的轮椅借用处,口腔科李秋慧主任等获知情况后立即赶来帮忙,让患者平躺下来,给予患者吸氧和心电监护。随后急诊医护赶到,几人合力将患者移动到轮椅上,一路小跑将患者送至急诊,立即行床边心电图检查,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急诊科医生快速检查诊治后,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立即打电话请心内科刘向东主任会诊。接到电话后的刘向东立即从门诊赶到急诊室,并快速诊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后,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建议立即行冠脉造影术开通闭塞血管,刘主任迅速联系心内科急诊手术团队,郑进民主任、郭萍主治医师、导管室护士在15分钟内迅速赶至导管室,同时刘向东同急诊室医护共同为患者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保障患者术前的安全。急诊手术团队到达导管室后快速做好术前准备,患者在刘向东主任、急诊科医护的保驾下送达心导管室,郑进民迅速完成桡动脉穿刺、植入6F动脉鞘管、造影导管到位等冠脉造影相关操作,造影结果提示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左回旋支未见异常,右冠状动脉开口及近段狭窄约50%,急性心肌梗死。为尽快尽力挽救濒死心肌细胞,心内科医师团队顺利地开通了闭塞血管,并植入支架一枚,术后,王先生胸痛症状明显缓解,病情危险总算得到解除,在心内科医护团队的治疗与照护下,王先生很快恢复健康出院。南京明基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新介绍,近几年来,突发心肌梗死的年轻人明显增多,这与一些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好、生活作息紊乱有关,例如熬夜、抽烟、喝酒、聚会等,这些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心梗的发生概率。李新提醒,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绞痛不能超过10分钟,要及时就医。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0-08-07

[扬子晚报]院长直播,138万网友一起学习“头等大事” 小心不良生活习惯诱发头颈肿瘤

  头颈肿瘤包括源于除眼、脑、耳、甲状腺和食道外头颈部任何组织或器官的肿瘤。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第6大常见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超过90%为鳞状细胞癌,全球范围内每年新诊断病例数超过60万例,最常见病变部位是口腔、咽部和喉部。  刚刚过去的7月27日是世界头颈肿瘤日,为更好地向民众普及头颈肿瘤防治的相关知识,南京明基医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联合进行了一场科普直播,邀请南京明基医院院长、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于振坤教授,为广大市民科普了关于头颈肿瘤的重要知识。“头等大事”,不可忽视,这场直播也引来了超过138万网友一起在线学习。  75%头颈肿瘤与烟酒有关  于振坤教授在直播中表示,头颈肿瘤的主要诱因是烟草和酒精。头颈肿瘤的发病案例中至少有75%与吸烟、酗酒有关。临床数据也显示,吸烟20年后,头颈肿瘤也进入了高发时期。同时,烟酒组合在一起会制造更大的危险。事实上,吸烟加上酗酒,头颈癌的发生率要比不吸烟不喝酒的人高出足足15倍。  于振坤教授提醒,肿瘤的发生机制复杂,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在生活中,大家应该要有预防头颈肿瘤的意识。预防比任何的治疗手段都要简单直接而且有效。远离烟草、远离酒精、尽可能地远离病毒感染、远离不健康的食品,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减少头颈肿瘤的发生。  头颈肿瘤可能从“小症状”开始  于振坤教授表示,一旦有了头颈癌的早期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就诊。在南京明基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都能在无痛前提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早期的病变甄别出来。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相对其他癌症,头颈肿瘤的预后要好很多。比如,早期鼻咽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以上,早期喉癌经过微创的手术,五年生存率也可以高达95%甚至98%以上,早期甲状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9%以上。  那么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头颈肿瘤的早期症状呢?于振坤教授提醒,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上的一些小变化,特别是持续的声音嘶哑、涕中带血和颈部包块,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诊断。由医生来甄别声音嘶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涕中带血是哪个部位在出血,颈部的包块是不是癌细胞转移到了淋巴结等等。此外,如果吞咽有不适感及其他身体方面的变化,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自己又找不到明确的诱因,都应该到医院去就诊。

详情
29 30 31 32 33/179页 共2142条 34 35 36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