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0-10-16

[江苏科技报]刚出生宝宝眼角发现囊肿 多学科合作成功救治

前段时间,徐女士在南京明基医院迎接了一名家庭新成员。喜得千金的徐女士发现宝宝右眼内眼角有一个小小的青色块,因考虑婴儿刚刚出生,医生建议先给予点眼药水外加按摩,观察情况。一段时间之后,徐女士发现宝宝的青色包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长越大,一家人带着宝宝又返回医院眼科门诊找到著名的泪道专家杨代慧主任。杨代慧查看过宝宝的情况后,高度怀疑为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如果不治疗,有可能会形成鼻腔内囊肿,影响呼吸及泪道发育,建议手术。她介绍,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又称新生儿泪囊羊水囊肿或先天性泪囊囊肿。多发于泪囊和鼻泪管,占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0.1%。女婴发病率较高,可能和女性泪道比男性狭窄有关。临床上多见于单侧,生后12周内,内眦区域处青灰色肿块,可于生后数天继发感染。可经鼻泪管进入鼻腔,形成鼻腔内囊肿,导致哺乳困难或睡眠障碍,如双侧受累,早期会出现间歇性呼吸窘迫和氧饱和度降低,尽早手术就是将这些危险排除,让孩子健康成长。经杨代慧解释,患儿家属经过商量后同意手术。但这么小的患儿,麻醉风险远高于成人,而且由于婴儿气道狭窄,一点点的分泌物都有可能导致气道阻塞,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必须慎之又慎。该院副院长何绮月为患儿麻醉,精确控制麻药剂量,杨代慧主任医师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义娟副主任医师在鼻内镜下进行泪囊囊肿开窗造口并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第二天,徐女士一家就带着宝宝开心地出院了。一周后复查,宝宝恢复良好,眼角已看不出手术痕迹。杨代慧介绍,泪囊黏液囊肿容易误诊,需与血管瘤、皮样囊肿、先天性脑膜膨出、鼻腔脑室疝及鼻神经胶质瘤相鉴别。治疗上早期可试行按摩,点抗生素眼药水,但往往无效。多数学者主张尽早鼻内镜引导下的泪囊—鼻腔造口术,联合置管疗效更佳,术后按摩点眼药水,效果较好。

详情
2020-10-06

[中国新闻网]七旬老人在医院里弹钢琴

崔忠和是一位南京的退休老人,一次偶然的缘分,他成为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的公益志愿者。因为对音乐的热爱,对公益事业的追求,他坚持十年为医院免费弹奏钢琴曲。9月23日,中国新闻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了这位老人的“音乐故事”。正在专心弹奏钢琴的老人名叫崔忠和,崔忠和称,退休后就想发挥点余热,弹钢琴既能缓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也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南京明基医院志愿者崔忠和  谈及音乐,崔老感慨万千,他说:“我是2010年6月份来的,算起来是10年多一点了吧,1个星期(来)2次,一直就坚持到现在。我弹奏肖邦的曲子多一点,还有年轻人喜欢一点的曲子,像卡农、久石让的一些曲子都会有,面广一点,让大家都能够接受一点。我觉得(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自己会感觉到接触音乐是一个享受。”  今年71岁的崔忠和老人,退休后的工作多半是和音乐打交道,平时闲暇时光,他会教孩子弹琴考级,对自己参加志愿公益活动的初衷,他认为非常有意义。  ”我觉得这个工作挺有意义的,另外,到这里来无论是跟职工、同事,大家相处也很愉快。我教学生也有收入,但是这个是一个公益活动。钢琴声音会帮助人情绪上起一个比较好的作用,我觉得这样还是挺好的。“身处在舒缓的音乐氛围中,不少前来就诊的患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南京市民张女士表示:“我们听到这个很柔美的音乐,让我们的心情很舒畅,很开心,而且老爷爷钢琴的手法也特别得好,弹得非常优美,我们很喜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谢明宏介绍,患者到我们大厅可以听到钢琴的弹奏,心情相对会好一些,再加上我们这边有大量的志愿者团队,帮助患者导引和就诊服务,患者他会喜爱这种方式。  ”我喜欢在这里弹琴,用我们的钢琴声音让来看病的人,得到精神上一种安慰、一种享受。“  记者葛勇江苏南京报道

详情
2020-10-06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用心爱心!这场直播医生手把手教“救命动作”,引来百万人围观学习

今年的世界心脏日主题是“用心爱心”,9月30日,南京明基医院联合扬子晚报紫牛APP共同举办了一场科普直播。源于心脏问题的猝死时有发生,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因此,在一直播APP有60.2万、紫牛APP有40万网友,一起跟着南京明基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中心李新主任医师,参观了南京明基医院的国家级胸痛中心,并一起学习了心肺复苏这个“救命动作”。如何来“用心爱心”,一起来听医生都讲了哪些“干货”!通讯员李娜蒋佳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摄像 张笑疾 比起老年人,年轻人其实更容易被“心病”击倒南京明基医院李新副院长在直播中告诉网友,“胸痛”有不少状况,其中致死性的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也就是老百姓嘴里的心梗,心梗发生后,随着时间推移,死亡率非常高;第二种是主动脉夹层,这是主动脉上血管内壁撕裂的一种急症,发生后每增加一小时,死亡率就增加1%;还有一种是肺动脉栓塞,血栓堵住了肺部的血管,会引发剧烈的胸痛,同时也会引起猝死。李新副院长表示,从临床上来看,很多已经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会对身体状况比较重视,同时也会有药物控制,反而是看起来健康的年轻人,有的有高血压等状况而不自知,同时疯狂加班、发狠熬夜的情况也很多,一旦出现问题猝不及防,“病来如山倒”的情况更为严重,有的甚至来不及抢救,酿成悲剧。 开通血管分秒必争,是和死神抢心肌、抢生命南京明基医院胸痛中心于2015年9月成立,目前还是国家级的胸痛中心。胸痛中心需要协同很多科室并肩作战,一起和死神抢心肌、抢生命。“在胸痛中心,患者的抢救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国家级胸痛中心的标准会更为严格。我们有一整套系统的绿色通道,比如我们要求心电图要10分钟内出结果,而实际上一般我们5分钟就能完成,抽血结果也能控制在20分钟内出来,这些都为患者争取急救的时间。”李新介绍,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堵塞血管被打通的时间,国际标准是90分钟,而南京明基医院平均在56分钟左右,最快的一例,18分钟就完成了血管开通。这例“闪电开通血管”的病例,得益于南京明基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合作。患者因为心区不舒服,来到南京市建邺区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心电图,社区医生发现了心电图上心梗的“苗头”,于是立刻联系了南京明基医院,患者被送入医院后绕行急诊,直接送往导管室确诊、手术,因为抢救非常及时,这例患者后续恢复也是非常不错的。 一起来学心肺复苏的“救命动作”“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在心内科,这两句话常被反复提及。李新在直播中告诉观众,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我们身体的循环也跟着停了,而心肌与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时间非常短,如果作为第一目击者,能够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提高猝死复苏成功率。很多人在电视剧里都看到过心肺复苏,看着简单的按压动作,其实有很多细节的讲究。比如按压的手指要稍微抬起,让手掌尽量去贴合胸廓,施力方向要尽量垂直,否则容易导致胸骨的骨折;按压时胸骨下移没有到5厘米,施力太小,抢救也会没有效果等等。 正确的心肺复苏该如何进行呢?一起听专家讲解。1,确定环境安全,轻拍患者肩部并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2,检查颈动脉,确定没有呼吸脉搏后,请周围群众拨打120,后开展急救。3,复苏流程 

详情
2020-10-05

[南京晨报]南京明基医院 举行首批基层耳鼻喉内镜培训会

9月24日,由南京市基层卫生协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承办的“南京市基层医院常见耳鼻咽喉疾病诊疗培训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召开。据悉,该培训项目学习班将分期进行,首批培训班主要涉及建邺区、雨花台区等主城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期将逐步扩大,覆盖全市乃至覆盖全省。随着临床内镜技术的普及及其他客观检査手段的快速发展,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断更加直接、客观。南京市明基医院院长、国内知名的耳鼻喉咽喉头颈专家于振坤教授领衔的团队为大家带来常见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内镜检査技巧等临床经验分享。“从基层首诊变基层确诊,是培训班开设的初衷。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医院不仅能看病,还能确诊,进而实现双向转诊。”于振坤告诉记者,本次培训主要针对南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五官科医护人员,通过讲课及内镜操作培训,使基层五官科医护人员熟悉耳鼻喉相关内镜操作,辨认内镜下耳鼻喉局部解剖结构,诊断内镜下耳鼻喉常见疾病。目的是使人民群众的耳鼻喉常见疾病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个初步的准确的诊疗。“耳鼻喉科主要是‘三炎一聋’,由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设备相对单一,对于耳鼻喉科的‘洞洞眼眼’,对年轻医生来说,经验不足,对年长的医生来说,视力也备受考验。”于振坤介绍,内镜下耳鼻喉疾病的诊断更直观、更形象,通过内镜培训,操作易上手、诊断更明确,而可记录、可分享的图片成为上下转诊联动的“通行证”,真正让技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0-09-24

[南京晨报]口腔里长“瘤子”?专家:定期检查很重要

9月20日是第32个“全国爱牙日”,南京明基医院口腔科主任陆东辉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成人或儿童都需要定期接受口腔检查,拍片检查、常规洁牙,对口腔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预防意义,千万不要等到牙齿疼痛才想起我们的口腔科医生,早发现才能早处理。近日,5岁的小冉因为蛀牙,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明基医院口腔科就诊,拍片检查发现,孩子竟然多长了6颗“牙齿”。全景片上,小冉的下颌骨里出现了放射透光区,肉眼看上去也就是几个芝麻大的小光点,极易忽略,但这引起了医生的注意。经过CT检查,医生判断,小冉的嘴巴里,竟然藏着一颗“牙瘤”。治疗牙瘤的唯一方法就是手术切除,假如在早期不做手术,牙瘤逐渐长大,会破坏周围的颌骨,瘤体越来越大,可能会把上面的牙根也吸收,造成牙齿损坏缺失,治疗难度加大,痛苦也是加倍的。口腔内也会长瘤子?陆东辉介绍,我们身体任何位置都可能会长肿瘤,口腔也一样,其中牙瘤就是口腔的常见病。牙瘤一般生长在颌骨内,是牙胚组织异常发育而形成。但很多人对它了解不多,不知道这种疾病有没有危害、要不要治疗,很多人在牙龈出现肿胀的时候,都认为是上火或者牙齿发炎,根本不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长了牙瘤。陆东辉说,牙瘤一般都是良性的,和其他口腔疾病一样,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对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0-09-24

[南京晨报]南京市卫健委举行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

近日,由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南京明基医院承办的“全市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在南京明基医院顺利开展。一辆运输乙醇的危化品运输小推车未按运送规定要求,与一辆快速行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危化品泄漏和人员受伤。全院黄色警报广播,疏散警戒组先期处置,警戒管制、疏散人群;医疗救护组随后到达,对受伤人员科学施救;综合协调组控制好现场,并随时报告总指挥现场处置状况;联络官按总指挥指令,将灾情通报给区卫健委、生态环境局、公安局等;身着防护服的抢险救灾人员及身穿消防战斗服的义务消防队人员对危化品泄漏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和监测,同时后勤保障组做好后勤物资的保障及持续供应,灾情消除后,恢复交通。模拟现场,所有演练人员忙而不乱,临危不惧,真正把专业理论和实战演练紧密结合起来。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办副主任杨溢秦介绍,本次演习主要分两组,交换听取危化品管理相关知识介绍和参观室外型步入式防爆柜及专用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然后进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杨大锁对此次演练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演练旨在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的成功也验证了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危险品泄漏的应急预案、应急救援能力、部门间的协作能力,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医疗系统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杨大锁再次提醒,演练的同时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演练不同于现实,真正事故发生时的困难,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和想象,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日常安全管理,有备则无患,远虑解近忧,日常工作站要防微杜渐、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断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南京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表示,安全生产既要管理到位,也要具有能力在突发情况下将事故灾害控制到最小,乙醇也是医院最常见的危化品之一,南京明基医院作为本次危化品泄漏演练活动的承办单位,演练即实战,该院将从演练中受益,提升医疗健康系统危化品储存运输的常识和警觉性,保障医院及患者安全。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0-09-17

[南京晨报]夜间鱼刺门诊 一天曾接诊12名患者

被鱼刺卡到有专门的门诊可以看?没错,在南京明基医院,就有一个夜间鱼刺门诊。这个开在夜间的特色门诊,也是南京首家。开诊近3个月,究竟有多少患者会来这里就诊呢?张永辉告诉记者,门诊一般9点结束,他曾经一个晚上取了12次鱼刺。这个夜间门诊有“电子眼”高效取刺晚上7点,门诊来了一名取鱼刺的患者,喉咙疼,几乎说不出话。罗先生是吃晚饭时不慎被鱼刺卡到,在家附近的医院挂了急诊,医生用普通的间接喉镜进行了检查,却没有找到“凶手”。最终,他打听到南京明基医院有个鱼刺夜间门诊。在罗先生的喉咙徘徊了两个多小时的鱼刺,终于被电子喉镜找到。一根分叉的半透明小鱼刺,经过医生操作,被缓缓取出。“终于取出来了,不疼了!”罗先生的声音一下子洪亮了起来。耳鼻喉科住院医师梁思萍告诉记者,这根一厘米左右的鱼刺藏在了扁桃体下面,比较隐蔽,而且罗先生的扁桃体也比较肥大,用间接喉镜很难发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刘宏刚介绍,日常门诊中,来取鱼刺的患者有不少,其中有不少人熬了一夜才来就诊。这些患者在晚饭时卡了鱼刺,到医院后白天门诊已结束,去了急诊科,却没有电子喉镜做检查。从今年5月份开始,明基医院耳鼻咽喉科针对这一现象,在急诊购置了电子喉镜。这个“电子眼”轻巧、纤细、灵便,检查的范围囊括鼻腔、鼻咽部、口咽部、下咽部、喉部,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画质,屏幕显示更易观察,无需对焦,自动调光也反应更快。有了它的协助,查找异物更加准确高效。“取名鱼刺门诊是为了方便市民记住,实际上,鱼刺门诊还能处理鸡骨头、肉骨头、虾壳等一系列异物卡喉的情况,也能处理耳鼻咽喉头颈等部位的问题。”刘宏刚说。“饭团咽鱼刺”处理不当导致需要手术在很多人看来,鱼刺卡喉就是小问题,咽饭团、咽馒头这些土方法也挺管用。刘宏刚表示,这种方法就相当于是将钉子越钉越深,鱼刺会被推到更深的部位,很可能造成进一步的食管、大血管、胃肠道等损伤,甚至是大出血,这时就只能手术了。卡了鱼刺的王先生,就是用了咽饭团这一招,险些造成鱼刺刺破血管。最终,医生在在王先生的左侧甲状腺上极和颈内静脉之间,找到这根长三四厘米的鱼刺,并成功取出。刘宏刚表示,这样的例子有不少,有的患者是鱼刺深深刺入了扁桃体,只能摘除扁桃体,还有的患者以为自己用饭团咽下了鱼刺,结果两年后因为腹部不适,查出肝脓肿,才通过手术取出。“被鱼刺卡了后,要立即停止进食。”刘宏刚强调。一方面,不要吃大的、硬的食物,否则会使鱼刺越卡越深;另一方面,不要大量喝醋,醋并不能软化鱼刺,反而可能引起肠胃不适。他建议,如果鱼刺卡在咽喉里的位置,张嘴就能看到,可以请家人朋友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舌头的前部分,举起手电筒或小镜子,仔细观察咽部,发现鱼刺用镊子夹住,轻轻拔出。若鱼刺位置较深,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刘宏刚提醒,爱吃鱼的人,在吃鱼时不要交谈,可以大大降低被卡的几率;另外,不要用鸡鸭鱼这类菜的菜汤泡饭吃,很容易将鱼刺、碎骨头吞下去,引发问题。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6 27 28 29 30/179页 共2142条 31 32 33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