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互联网医院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9-07-25

[江苏科技报] 女孩突发呼吸衰竭 真凶竟是罕见病菌

■本报记者吴宇通讯员李娜近日,家住宿迁的15岁女孩悠悠突然出现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效果并不好。她呼吸困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病情迅速恶化。家人连夜带着悠悠转到南京明基医院进行救治。该院呼吸内科检查结果显示,悠悠的氧饱和度极低、急性呼吸衰竭,且伴随碱中毒,诊断为重症肺炎。考虑到患者病情非常危重,随时有气管插管进行抢救的可能,悠悠立刻被转入ICU进一步诊断治疗。该院呼吸内科主任汪诚经过细细询问发现,悠悠竟有淋巴瘤史,并于去年在外院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且进行过化疗。结合这些蛛丝马迹,考虑悠悠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或是细菌以及药物性肺炎引起的可能性,遂采取针对真菌和病毒的联合治疗方案。次日,悠悠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结果提示,CD4阳性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医生更加确定,其患有罕见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大,遂把抗真菌药调整为针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药物。4天后,悠悠并无明显好转,胸部CT复查提示肺部阴影明显增多,整个肺部白花花一片,几乎看不到正常的肺组织。她的病,难道不是由病菌引起的?此时,真菌检查结果出来了,G试验高达481,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方向没有错。经过持续治疗,4天后,悠悠的病情明显好转。半个月后,她出院了。汪诚提醒:耶氏肺孢子菌是一种极其罕见引起肺炎的病菌,难以鉴别诊断,一般多见于艾滋病患者。近年来,非艾滋病患者如血液病患者也出现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病例,且起病更急,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死亡率很高。

详情
2019-07-24

[南京晨报] 罕见病菌作怪 女孩命悬一线

近日,家住苏北的15岁女孩悠悠突然出现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诊后,效果并不好,呼吸困难的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病情迅速恶化。家人连夜带着悠悠转到南京明基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据接诊医生表示,悠悠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急诊时,胸闷气喘的状况十分严重。只有在全氧面罩吸氧下,才能勉强睁开眼睛,甚至不能完整地说一句话,病情随时都有可能进一步恶化,面临呼吸、心跳停止等风险。急诊急查动脉血气,结果显示氧饱和度极低、急性呼吸衰竭且伴随碱中毒,悠悠被诊断为重症肺炎。此时,呼吸内科汪诚主任紧急会诊,考虑到患者病情非常危重,随时有气管插管进行抢救的可能,立刻转入ICU接受进一步诊断治疗。南京明基医院呼吸内科汪诚主任在询问中得知,悠悠去年在外院曾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接受过化疗治疗。根据悠悠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肺部CT的特点,考虑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或是细菌,真菌如耶氏肺孢子菌或药物性肺炎引起。悠悠在紧急接受相关检查后,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汪诚主任采取针对真菌和病毒的联合治疗方案。第二天,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结果提示CD4阳性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因此考虑少见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把抗真菌药调整为针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药物。令人疑惑的是,留院观察4天后,悠悠的症状好转并不明显,但也未进一步加重,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阴影明显增多了,整个肺部白哗哗的一片,几乎看不到正常的肺组织,难道不是由病菌引起的吗?这成了摆在呼吸内科团队面前的难题。好在这时外送真菌检查的结果出来了,G试验高达481,因此呼吸内科团队认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方向应该不会错,于是治疗药物上稍加以调整。于是悠悠又接受了3-4天的治疗,病情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呼吸较前明显平稳了,心率也下降到100以下,随着病情一天天的好转,悠悠渐渐地可以自主吃饭、下床上厕所,半个月后,她自己走着出了院。汪诚主任介绍,耶氏肺孢子菌是一种极其罕见引起肺炎的病菌,难以鉴别诊断,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死亡率很高。悠悠起病非常急,很快进入急性呼吸衰竭阶段,无法进行肺泡冲洗,也就拿不到明确诊断肺孢子菌肺炎的确切证据,但呼吸内科汪诚团队依据现有的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的特点,依然锁定真凶就是耶氏肺孢子菌,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一个月后复查肺部CT,肺部阴影完全吸收。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07-19

[江苏科技报] 巧用胸部肌肉皮肤 挽救喉癌晚期患者生命

本报记者吴宇通讯员李娜 54岁的李先生近两年来饱受喉癌的煎熬,让他一度对生命失去希望。近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于振坤专家团队成功帮他手术,使他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李先生两年前发现自己痰中经常带血,两个多月仍然没有消失,在医院检查确诊为喉癌,随即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又经历了放疗和化疗。李先生本以为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不料事与愿违。今年年初,李先生再次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于是马上去原手术医院就诊复查,头颈部MRI增强示:左颈部血管鞘后方、左侧颈后三角区、左侧锁骨上多发致密斑块结节,考虑转移淋巴结,予以口服替吉奥、安罗替尼治疗后出院。然而药物治疗并没有阻挡住癌细胞的生长,李先生颈部淋巴结越长越大,颈部皮肤表面破溃,最终形成一个菜花样的肿物,直径约4×5厘米,颈部疼痛逐步加重,有时痛得无法吃饭和睡觉,逐渐丧失活下去的信心。李先生看了多家医院,都因为颈部的巨大的淋巴结已包绕颈部大动脉,手术风险极大而被拒之医院门外。他辗转来到于振坤门诊,寻求治疗。李先生基础疾病较多,高血压14年,糖尿病6年,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6年,且肿瘤范围过大,颈部大面积溃烂,肿大的淋巴结包裹着颈部大动脉,一旦破裂,将直接威胁到生命。再加上肿瘤周围界限不清,如不完整摘除,将会引起全身转移。于振坤带领专家团队根据患者的病情,邀请了介入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科及放疗科及麻醉科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多学科会诊讨论的结果,术前先实施介入手术,在患者左侧肿瘤累及的颈内动脉处植入血管覆膜支架,这样正式手术时可以有效保护颈部大血管。通过介入手术在李先生的左侧颈内动脉肿瘤侵犯段置入8×100毫米覆膜支架,完全覆盖左侧颈内动脉肿瘤侵犯处的左侧颈总动脉上段。于振坤充分评估后,为李先生进行了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切除术+左颈部淋巴根治性清扫+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中发现,患者颈部肿瘤巨大,上方侵犯至颅底,下方侵犯至锁骨下,深面侵犯颈动脉鞘,包括颈部皮肤大面积受侵。于振坤团队凭着高超的技艺、精细化操作,仔细地沿着颈动脉的外膜逐步分离后,将肿瘤从大动脉壁上剥下来。手术创面很大,组织缺损多,修复难度也很高。于振坤另辟蹊径,巧妙地将患者一侧带血管蒂的胸大肌岛状肌肉及皮肤组合瓣转移到颈部术区进行修复和重建,一起完成了肿瘤的切除和组织的修复。手术顺利,两天后李先生平安转入耳鼻喉科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

详情
2019-07-15

[南京晨报] 巧用胸部肌肉重建颈部组织 喉癌晚期患者 重新点燃生命希望

被诊断为喉癌的这两年,对今年54岁的李先生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近日,他在南京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于振坤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成功手术,重拾活下去的信心。喉癌复发溃烂,丧失生命希望两年前,李先生发现自己痰中经常带血,本以为只是偶然现象,怎知持续两个多月仍没有消失,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喉癌。随即李先生积极接受治疗,手术、放化疗,眼看着效果不错,本以为可以回归正常生活的李先生,不料却事与愿违。今年初,李先生再次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于是马上去原手术医院就诊复查,接受头颈部MRI增强显示,左颈部血管鞘后方、左侧颈后三角区、左侧锁骨上多发致密斑块结节,考虑转移淋巴结,口服替吉奥、安罗替尼治疗后出院。然而药物治疗并没有阻挡住癌细胞的生长,李先生颈部淋巴结越长越大,颈部皮肤表面破溃,最终形成一个菜花样的肿物,约4cm×5cm,随之而来的颈部疼痛逐步加重,有时痛得无法吃饭和睡觉,破溃、疼痛折磨着李先生,让他逐渐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多学科会诊拿出救命方案“先保血管后手术”看着李先生一天天消沉,家人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因为颈部的巨大淋巴结已包绕颈部大动脉,手术风险极大而被拒之医院门外。眼看着求助无门的李先生,从朋友那边了解到南京明基医院于振坤专家团队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有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于是立刻来到明基医院于振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寻求进一步治疗。由于李先生基础疾病较多,高血压14年、糖尿病6年、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6年,且肿瘤范围过大,颈部大面积溃烂,肿大的淋巴结包裹着颈部大动脉,一旦破裂,将直接威胁到生命。再加上肿瘤周围界限不清,如不完整摘除,将会引起全身转移。为了控制疾病的恶化,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于振坤院长带领专家团队根据患者的病情,邀请了介入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科及放疗科和麻醉科进行多学科会诊,最后决定先保血管后手术。重建颈部组织,完成肿瘤切除6月18日,李先生先接受了介入手术。于院长介绍,在患者左侧肿瘤累及的颈内动脉处植入血管覆膜支架,全覆盖左侧颈内动脉肿瘤侵犯处的左侧颈总动脉上段,这样正式手术时可以有效保护颈部大血管。随后的6月24日,李先生在全麻下接受了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切除术+左颈部淋巴根治性清扫+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气管切开术。于振坤院长专家团队凭着高超的技艺、精细化操作,仔细地沿着颈动脉的外膜逐步分离后,将肿瘤从大动脉壁上剥下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手术创面很大,组织缺损多,修复难度也很高。于振坤院长另辟蹊径,巧妙地将患者一侧带血管蒂的胸大肌岛状肌肉及皮肤组合瓣转移到颈部术区进行修复和重建,一起完成了肿瘤的切除和组织的修复。经过于院长及团队4小时的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转入ICU监护,两天后李先生平安转入耳鼻喉科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术前镇痛药都无法控制的癌性疼痛完全消失,全身情况都正在快速地恢复当中。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9-07-11

[中国江苏网] 喉癌晚期患者颈部溃烂 医生团队巧用胸部肌肉皮肤成功挽救生命

 中国江苏网讯 54岁的李先生近两年来饱受喉癌的煎熬,让他一度对生命失去希望。近期,在南京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于振坤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成功手术,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  李先生两年前发现自己痰中经常带血,2个多月仍然没有消失,在医院检查确诊为喉癌,随即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又经历了放疗和化疗。本以为可以回归正常生活的李先生,不料却事与愿违。  今年年初,李先生再次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于是马上去原手术医院就诊复查,头颈部MRI增强示:左颈部血管鞘后方、左侧颈后三角区、左侧锁骨上多发致密斑块结节,考虑转移淋巴结,予以口服替吉奥、安罗替尼治疗后出院。然而药物治疗并没有阻挡住癌细胞的生长,李先生颈部淋巴结越长越大,颈部皮肤表面破溃,最终形成一个菜花样的肿物,直径约4*5cm,随之而来的颈部疼痛逐步加重,有时痛得无法吃饭和睡觉,逐渐丧失活下去的信心。  李先生看了多家医院,都因为颈部的巨大的淋巴结已包绕颈部大动脉,手术风险极大而被拒之医院门外。他辗转求医无果,经好友介绍了解到明基医院于振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的于振坤专家团队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有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于是来到明基医院于振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寻求进一步治疗。  由于李先生基础疾病较多,高血压14年,糖尿病6年,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6年,且肿瘤范围过大,颈部大面积溃烂,肿大的淋巴结包裹着颈部大动脉,一旦破裂,将直接威胁到生命。再加上肿瘤周围界限不清,如不完整摘除,将会引起全身转移。为了控制疾病的恶化,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明基医院于振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的于振坤院长带领专家团队根据患者的病情,邀请了介入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科及放疗科及麻醉科进行多学科会诊。于振坤院长介绍,由于李先生肿瘤包裹且累及颈部大血管,如果直接手术,手术过程中极容易引起大血管破裂,引发出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患者直接死亡。根据多学科会诊讨论的结果,术前(6月18日)先实施介入手术,在患者左侧肿瘤累及的颈内动脉处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支架,这样正式手术时可以有效保护颈部大血管。通过介入手术在李先生的左侧颈内动脉肿瘤侵犯段置入8mm*100mm覆膜支架,完全覆盖左侧颈内动脉肿瘤侵犯处的左侧颈总动脉上段。  于振坤院长在充分评估后,为李先生制定了针对性地治疗方案,随后于2019年6月24日在全麻下进行了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切除术+左颈部淋巴根治性清扫+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气管切开术。  术中发现,患者颈部肿瘤巨大,上方侵犯至颅底,下方侵犯至锁骨下,深面侵犯颈动脉鞘,包括颈部皮肤大面积受侵。于振坤院长专家团队凭着高超的技艺、精细化操作,仔细地沿着颈动脉的外膜逐步分离后,将肿瘤从大动脉壁上剥下来。手术创面很大,组织缺损多,修复难度也很高。于振坤院长另辟蹊径,巧妙的将患者一侧带血管蒂的胸大肌岛状肌肉及皮肤组合瓣转移到颈部术区进行修复和重建,一起完成了肿瘤的切除和组织的修复。经过于院长及团队四小时的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转入ICU监护,2天后李先生平安转入耳鼻喉科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术前镇痛药都无法控制的癌性疼痛完全消失,全身情况都正在快速地恢复当中。(李娜)

详情
52 53 54 55 56/180页 共2155条 57 58 59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