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互联网医院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3-11-18

[南京晨报]小儿推拿不可盲目自学

对于小宝宝来说,推拿这种不用吃药打针就能治病的绿色方法很受家长欢迎,不过,南京明基医院中医科推拿师赵成宝指出,家长跟着视频自学推拿可能适得其反。  据赵医师介绍,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不能完全取代药物。赵成宝说,当孩子出现疾患状态时,需及时带到医院明确诊断病情,再决定是否选择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小儿推拿是以6周岁以内的孩童为主要治疗对象,婴幼儿尤为适宜。治疗范围也较广泛,如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腹痛、腹泻、呕吐、便秘;小儿感冒、发烧、支气管炎等。另外小儿肌性斜颈、动眼不协调、近视、遗尿、口疮、夜啼、脱肛等能得到一些治疗改善。对于不少家长在家跟着网络教学视频自学给孩子推拿的行为,赵成宝认为,简单的手法是可以自行做的,但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会存在延误或加重孩子病情的可能性。根据孩子的体质、疾病等不同症状,采用的推拿手法、时间长短、按摩频率、穴位选取等均不一样。若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还是要到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成年人推拿相比,小儿推拿有独特之处。不仅是要比成年人的轻柔,还有一些手法和穴位与成年人推拿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由于小孩子的生理特点,有一些穴位只有儿童才感觉明显。最典型的是七节骨(第4节腰椎棘突下到尾骨端),一般来说往上推是止泻,往下推治便秘,但有种腹泻却恰恰相反:“腹泻中的伤食泻,就是小朋友吃得太杂太多、没消化好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大便往往有许多食物残渣,量多、气味臭。如果往上推七节骨,食积出不来反而不好,更可能引起发热。”王云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3-11-18

[扬子晚报]这位姑娘走路呈“剪刀步”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王云李娜记者杨甜子)从小到大,南京姑娘小陈一直都在父母的背上度过。由于幼时患上脑瘫,小陈走路总是呈“剪刀步”的姿态。在南京明基医院骨科,通过专家手术,小陈已经可以独立行走。“孩子走路是交叉的,不仅姿势怪异,还特别费鞋,一般一双新鞋一个月就穿坏了。”小陈的父亲告诉记者。到明基医院就诊后,骨科顾章平主任发现,小陈走路时双脚后脚跟都不能落地。经检查,小陈为痉挛型大脑性瘫痪,而这正是她走路“剪刀步”的根源。通过和小陈父亲的交流,顾主任了解到,孩子一直对手术有抗拒心理,也因此错过了手术治疗的黄金期。小陈入院后,顾主任为她做了左侧腘绳肌腱膜松解术,如今她已痊愈出院。顾章平介绍,大脑性瘫痪(痉挛型)病变主要在大脑皮质及锥体束最常见,约占50%-60%,以四肢瘫最常见,新生儿可表现异常姿势,缺乏对光、吸吮等正常反应。幼儿表现坐起、站立、行走、拿物等运动发展迟缓,生后4个月仍不能抬头,甚至3-4岁还不会走路,其特征是肌张力增强,特别是内收肌群最为明显,下肢又比上肢严重。股内收肌群和膝屈肌群的肌力增强,常形成两腿交叉畸形,行走时呈剪刀步态。家长如发现孩子异常,应及早就医。

详情
2013-11-11

[金陵晚报]天一凉 小年轻和老人都“犯晕”

金陵晚报讯(通讯员李娜记者李花)这些天,你有没有感觉头昏昏的,有时候还有点想吐?如果是,你可能患上了“换季病”。眼下已经立冬,又一波冷空气袭来,一些人被袭倒了。小年轻们,年长者都“犯晕”,两者的病因不一样,不过,季节转换是一个很大的诱因。老人“犯晕”:心梗周大爷今年快60岁了,几年前因为心脏出了问题去医院做手术装了个支架。医生说周大爷的血管情况比较差,心血管和脑血管都不太好,血压和血糖都比较高,容易诱发心梗和脑梗。前几日的一天早上,张大爷起床后说头昏,和老伴说话突然变得口齿不清了,跟个咿呀学语的孩子一样,再仔细一看,嘴也歪了。老伴看周大爷这情况估摸着很可能是脑梗又发了,于是立马送去中大医院就诊。据该院神经内科施咏梅副主任医师介绍,周大爷血压和血糖都高,又有过心梗和脑梗史,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秋冬季节气温比较低,血管收缩,脑部容易供血不足,再加上周大爷近来血压和血糖没有控制好,所以突发了脑梗。施咏梅副主任医师说,最近很多老年人来医院就诊都说头晕头疼得厉害。小年轻“犯晕”:颈椎病近日,读大三的小丽在宿舍突然晕倒,同学们将其送入南京明基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颈椎病所致。这份检查结果让一家人大感诧异,才21岁的小丽怎么会患上了颈椎病?原来小丽平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低头玩手机,是个典型的“手机控”,久而久之,她的颈椎“积劳成疾”。南京明基医院骨科主任顾章平介绍说:“秋冬季是颈椎病的多发季节,颈椎病原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但由于缺乏护颈意识,姿势不良等因素,年轻上班族患上“颈椎病”的越来越多,也已成为颈椎病的高发群体。颈椎病不仅会引起肩颈痛、手臂麻木、头晕,想吐,还会影响睡眠质量,令人烦躁、焦虑。若颈椎出现酸疼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详情
2013-11-11

[南京晨报]被父母背了20年的姑娘终能独立行走

今年21岁的南京姑娘小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不能独立行走,直到中专毕业她都是由父母背着走进校园的。半年前,家住河西的小陈在父母的搀扶下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接诊她的是明基医院骨科顾章平主任,顾主任见她走路时双脚后脚跟都不能落地,总是踮着脚尖行走,很不平稳。经过检查,小陈为痉挛型大脑性瘫痪。在顾主任的主刀下进行了右侧跟腱延长术,术后小陈右脚行走与之前比较有明显好转,左脚仍有不稳,为进一步治疗,几天前小陈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来到明基医院。  小陈的父亲告诉我们,孩子17年前因脑瘫走路时呈剪刀步态,到外地医院进行了“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之后发现孩子四肢肌力减弱,双脚跖屈畸形,右脚更为明显,也从未做过系统康复功能锻炼。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人就想带她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孩子一直对手术有抗拒心理,这让父母很无奈,也因此错过了手术治疗的黄金期。但自从半年前在南京明基医院做过右侧跟腱延长术后孩子自己也感觉走路平稳了不少,右脚康复以后一直在积极要求再次进行左脚手术。  再次接诊小陈,顾主任以“大脑性瘫痪”将她收住院,并且为她做了左侧腘绳肌腱膜松解术。据顾主任介绍,大脑性瘫痪(痉挛型)病变主要在大脑皮质及锥体束最常见,占50%—60%,以四肢瘫最常见,新生儿可表现异常姿势,缺乏对光、吸吮等正常反应。幼儿表现坐起、站立、行走、拿物等运动发展迟缓,生后4个月仍不能抬头,甚至3—4岁还不会走路,其特征是肌张力增强,特别是内收肌群最为明显,下肢又比上肢严重。股内收肌群和膝屈肌群的肌力增强,常形成两腿交叉畸形,行走时呈剪刀步态,膜反射亢进,出现踩或骸阵孪,病理反射阳性,智力一般正常或接近正常,感觉一般正常。王云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3-11-05

[南京晨报]准妈妈需正确对待痔疮发作

市民陈女士自从怀孕之后,痔疮就断断续续发作,生完宝宝后病情更为严重,因为还在哺乳期,怕药物影响孩子,陈女士一直忍痛不敢就医。可是生完宝宝后剧烈的疼痛让她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和休息,日前,她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明基医院就诊。  对此,明基医院普外科许志宏主任说,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孕妇最容易患此病。妊娠期间,由于孕激素的影响,胃肠道蠕动减少,胃排空时间及肠道运输时间均有延长,不少孕妇有饱胀感觉;肠蠕动减少,粪便在结肠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吸收,孕妇常有便秘出现。同时又由于腹内压力的增加,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影响下腔静脉及盆静脉回流,造成静脉曲张、淤血,致使很多孕妇出现痔疮,或使原有的痔疮症状加重,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和行动。  其实,孕期痔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果不幸患上,一定要及时治疗。因为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子宫也增大,会有一个压迫,引起血液的回流不畅,原来有痔疮可能会加重。许主任建议准妈妈们可以以保守疗法为主,如温水坐浴或药膏治疗,使用药膏时,必须注意用药安全,一些含有类固醇的药物和麝香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如保守治疗症状不减轻,仍应考虑手术治疗,但时间应选择好,一般在怀孕中期时手术为宜。  许主任建议准妈妈们应适当运动和休息,避免久坐、久站。特别是避免久蹲或坐马桶时看书报、玩手机等,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厕时间不宜过长。保持肛门处清洁、干燥,在便后用水冲洗肛门。此外,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引发疼痛。要多摄取含纤维的食物、水果、蔬菜,使大便松软,预防便秘。出现疼痛时可以温水坐浴,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王云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3-11-01

[南京晨报]常常低头玩手机容易患上颈椎病

近日,在读大三的小丽在宿舍突然晕倒,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将其送入明基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颈椎病所致。原来,小丽平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低头玩手机,是个典型的“手机控”,久而久之,她的颈椎“积劳成疾”。  明基医院骨科主任顾章平介绍说,正常情况下,人的颈椎骨呈弓形排列,有其正常的生理弯曲;而慢性劳损、年龄增加或外伤导致颈椎变直甚至形成反弓状态后,若经年累月无法恢复,便形成了颈椎病。许多年轻人上班看电脑,下班看电视或用电脑聊天、玩游戏,头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很容易因肌肉僵持、疲劳而引发颈椎疼痛。然而,对这些“小疼痛”人们多置之不理,直到病情加重、疼痛难忍时,实际上已造成局部椎间盘、韧带等损伤,患上了颈椎病。  顾主任提醒,慢性劳损是颈椎病的罪魁祸首,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要远离颈椎病,应加强自身的护颈意识,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更要警惕。冬季天气寒冷,会增加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此,颈部保暖是冬季预防颈椎病的第一要务。天气降温出门时,穿上高领毛衣或围上围巾,避免因颈部肌肉裸露而受寒,颈椎病患者晚上可热敷颈部,促进颈部血液循环,这对缓解颈部痉挛很有好处。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3-10-28

[南京晨报]老人贪嘴吃柿子导致胃病发作

张大伯前天下午一时贪嘴连吃4个柿子,之后就感到胃部不适,到了晚上更是腹泻频繁,自行服用了几颗止泻药后都不见效,便到南京明基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该科陈志坦主任仔细询问了老人的既往病史,发现老人一直患有慢性胃病。  霜降节气我国不少地方提倡吃柿子,认为霜降吃柿子可以御寒,能补筋骨,整个冬天嘴唇不会开裂,也不会流鼻涕,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陈主任则建议胃寒的人群要慎吃,因为柿子从其性质上来说属于寒性的,如果本身就是胃寒的人,在吃了柿子后,则会加重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腹泻。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果酸以及膳食纤维,如果空腹吃柿子,这些物质就有可能和胃中的胃酸相结合发生反应,容易形成胃石。  陈志坦主任解释说,霜降节气为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由于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导致胃病的发出。所以此节气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及冬天外出,气温较低,且难免吸入一些冷空气,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  对此,陈主任建议一方面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此时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另一方面是注意保暖,特别是早晚温度低的时候注意胃部保暖。霜降后要减少秋冻。  王云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3-10-22

[金陵晚报]坏脾气和中风成“合作伙伴”

人到中年,父母亲都进入了老年行列,经常会为他们的健康担忧。你家父亲脾气变坏了吗?你家父亲中风了吗?在一次聚会上,几个高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为自己老爸的“坏脾气”担心起来。在临床上,医生也发现,不少中风病人发病前就被评价为“脾气大”,而很多平素脾气挺好的人,一旦中风后,性格也会发生转变。究竟“脾气”和中风有没有直接关系呢?南京明基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叶民告诉记者,这主要看血管堵塞的部位,如果堵塞出现在聂叶和额叶两个部位,那么,中风发病前,就会出现“脾气变暴”。而中风后,很多人的脾气也会变坏。似乎坏脾气竟然和中风成了“合作伙伴”。病例1:老人脾气变暴躁,一查有“中风”66岁的李先生这几个月老是记性不好,对家人爱理不理的,脾气也变得非常糟糕,暴躁得很,之前以为是更年期,后来发现不像。他还一不顺心就和别人吵架,送院一番检查后,被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是中风(脑梗塞)的一种。释疑:叶民主任说,脾气暴躁的人,发生中风的几率比一般人高。腔隙性梗塞在临床上约占中风(脑梗塞)的20%,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脑部动脉病变和闭塞,缺血、坏死的液化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部分病人如李先生,是因为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导致脑部功能受损,尤其是在聂叶和额叶两个部位出现梗塞,那么就会出现情绪不稳、智力衰退等表现。所以,一般来说,突然脾气变暴躁,还是要去查查脑血管,有无中风。病例2:小中风后,老人性情大变张大爷今年71岁了,身体一直不错,可是2月份却突发了一次小中风,所幸及时救治,肢体功能恢复得还不错。但是出院后,原本性格外向的张大爷就如同变了个人,常常唉声叹气,脾气变坏,不是暴躁,而是很怪僻,情绪低落,对家人的关心反应很淡漠,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释疑:中风可令控制情绪的脑细胞神经受损,加上发病后的体能缺陷常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从而使患者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失望;对家人的依赖、社会地位的改变,都会使患者产生“无用感”……以上种种叠加,都可以令患者情绪抑郁。因此,如果家有中风患者,家庭成员除了对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更应关注其精神状态。

详情
2013-10-22

[南京晨报]秋季骨性关节炎易复发

南京近期温差较大,每年10月也正是天气转凉、关节炎好发的季节。南京明基医院骨科主任顾章平介绍,寒冷刺激易引发肌肉和血管收缩导致关节疼痛,因此秋冬季节预防关节炎十分重要。  骨性关节炎是秋季常见的骨科疾病,由于气温下降导致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以及一些人不及时增加衣服使关节受凉,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肌肉等软组织劳损等疾病。顾主任介绍,通常4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容易出现骨关节问题,但由于锻炼不足以及锻炼方法不正确,近年来也出现了关节疾病群体年轻化的现象。顾主任建议,保暖和减少活动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比如使用棉护膝可以保护膝关节,尽量少上下楼梯、爬山和负重,都有助于保护关节。坐在床上或者较高的凳子上,双腿悬空做踢腿运动,这时让关节自然分开,处于放松状态并进行屈伸,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软组织强度,是保护关节的运动方法。  骨性关节炎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完整性受损而引起有关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属于不可逆疾病,只能尽量控制病情。因此有关节疼痛症状的中老年人及时到医院做个检查,以排除骨性关节炎的可能;而有骨性关节炎病史的市民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预防复发。老年人、家族有骨关节炎病史、肥胖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职业运动员等是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关节保护。李娜华琳月

详情
136 137 138 139 140/180页 共2155条 141 142 143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