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7-10-25

[搜狐新闻]秋冬季皮肤瘙痒,用错方法只会越抓越痒

秋季来临,皮肤瘙痒的患者逐渐增多,单纯的抓挠、洗热水澡已经不能缓解。事实上,过度的抓挠、过烫的热水搓擦皮肤会破坏皮肤的屏障,会使皮肤增厚,皮质变厚后会加重皮肤瘙痒。因此,秋冬季皮肤瘙痒一定要正确防治。误区:洗热水澡可以用来止痒今年45岁的周先生自从进入秋季以来就浑身瘙痒,部位不定,特别是晚上进了被窝更明显,跟人交谈时也会不自觉的抓痒,不但不雅,也对生活和睡眠产生了不少影响。“一点点痒的时候我会用手抓挠,特别痒的时候我喜欢洗热水澡,我觉得用热水烫烫很解痒”,周先生回忆道。但是这样的止痒方式并不长久,忍了几天后,为了解决自己的瘙痒问题,周先生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就诊。接诊的是皮肤科刘艳医师,查体发现患者除皮肤上有明显抓痕,脱屑,检查血糖及肾功能也未见异常,原来周先生患上了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瘙痒症。确诊病情后,经过阶段性的治疗,目前周先生皮肤瘙痒情况已经好转。皮肤瘙痒乃是干燥惹的祸正常人的皮肤具有屏障作用,皮肤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角质层是防止体内水分丢失的主要屏障,角质层细胞内的角蛋白必须与相应的水分结合,皮肤水份丢失主要与角质层细胞间的脂质物理特性相关,当角质层细胞间的脂质由凝胶状态转变为晶体时,可出现大量的水分丢失,脂质的物理状态转化与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相伴行,为了保持皮肤的一定湿度和弹性,健康皮肤每天丢失水分的数量少于500g。每年秋冬季节来临,皮肤瘙痒症频发,皮肤科芦桂青主任介绍,进入秋冬季节,空气变得干燥,而天气寒冷又使人体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收缩,处于不活跃状态,分泌的汗腺和皮脂腺大大减少,也使皮肤干燥脱屑,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分泌机能也随之减退,所以很多中老年人一到秋冬季就容易发病,上述的周先生就是一个典型,其问题就出在洗热水澡上。“烫洗皮肤时由于高温,皮肤末梢神经被麻醉,感觉迟钝,瘙痒暂时减轻,但是皮肤表皮被热水损伤,失去屏障功能,局部炎症刺激感觉神经末梢,瘙痒反而会加重。”芦主任介绍。专家提醒:皮肤瘙痒症关键在防治而针对皮肤瘙痒的人群,芦主任解释此类人群面对疾病,关键在防治。皮肤瘙痒症病因分内外,内因多见于某些内脏如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的病人以及神经精神系统障碍、内分泌的障碍者。外因则多由于温度的变化,冬季瘙痒症患者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被褥太热,突然受热或遇寒皆可能引起瘙痒的发作。芦主任还提醒,皮肤瘙痒症人群还应该生活规律,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及时增减衣服,全身性瘙痒患者应注意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宜烫洗患处,不用碱性肥皂、盐水、花椒水,少用沐浴乳,沐浴后还应全身润肤。内衣以棉织品为宜,应宽松舒适,避免摩擦,忌浓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饮食中适度补充脂肪。

详情
2017-10-25

[东方卫报]秋冬季皮肤瘙痒,只会越抓越痒

秋季来临,皮肤瘙痒的患者逐渐增多,单纯的抓挠、洗热水澡已经不能缓解。事实上,过度的抓挠、过烫的热水搓擦皮肤会破坏皮肤的屏障,会使皮肤增厚,皮质变厚后会加重皮肤瘙痒。因此,秋冬季皮肤瘙痒一定要正确防治。误区:洗热水澡可以用来止痒今年45岁的周先生自从进入秋季以来就浑身瘙痒,部位不定,特别是晚上进了被窝更明显,跟人交谈时也会不自觉的抓痒,不但不雅,也对生活和睡眠产生了不少影响。“一点点痒的时候我会用手抓挠,特别痒的时候我喜欢洗热水澡,我觉得用热水烫烫很解痒”,周先生回忆道。但是这样的止痒方式并不长久,忍了几天后,为了解决自己的瘙痒问题,周先生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就诊。接诊的是皮肤科刘艳医师,查体发现患者除皮肤上有明显抓痕,脱屑,检查血糖及肾功能也未见异常,原来周先生患上了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瘙痒症。确诊病情后,经过阶段性的治疗,目前周先生皮肤瘙痒情况已经好转。皮肤瘙痒乃是干燥惹的祸正常人的皮肤具有屏障作用,皮肤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角质层是防止体内水分丢失的主要屏障,角质层细胞内的角蛋白必须与相应的水分结合,皮肤水份丢失主要与角质层细胞间的脂质物理特性相关,当角质层细胞间的脂质由凝胶状态转变为晶体时,可出现大量的水分丢失,脂质的物理状态转化与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相伴行,为了保持皮肤的一定湿度和弹性,健康皮肤每天丢失水分的数量少于500g。每年秋冬季节来临,皮肤瘙痒症频发,皮肤科芦桂青主任介绍,进入秋冬季节,空气变得干燥,而天气寒冷又使人体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收缩,处于不活跃状态,分泌的汗腺和皮脂腺大大减少,也使皮肤干燥脱屑,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分泌机能也随之减退,所以很多中老年人一到秋冬季就容易发病,上述的周先生就是一个典型,其问题就出在洗热水澡上。“烫洗皮肤时由于高温,皮肤末梢神经被麻醉,感觉迟钝,瘙痒暂时减轻,但是皮肤表皮被热水损伤,失去屏障功能,局部炎症刺激感觉神经末梢,瘙痒反而会加重。”芦主任介绍。专家提醒:皮肤瘙痒症关键在防治而针对皮肤瘙痒的人群,芦主任解释此类人群面对疾病,关键在防治。皮肤瘙痒症病因分内外,内因多见于某些内脏如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的病人以及神经精神系统障碍、内分泌的障碍者。外因则多由于温度的变化,冬季瘙痒症患者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被褥太热,突然受热或遇寒皆可能引起瘙痒的发作。

详情
2017-10-18

[南京晨报]青光眼危害大,可一夜致盲

 说到白内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青光眼大多数人却不太熟悉,实际上,它的发病率和白内障相差无几,但它的危害相比白内障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且常常早期没有症状,晚期没有办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眼科中心副院长袁志兰教授遗憾地表示,来门诊就诊的患者75%都是中晚期,已对视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长时间低头看书,得了急性青光眼曾经从事医疗事业的黄奶奶今年85岁,自从退休后,习惯每天看书,有时候一天能看10个小时,前阶段突然感到眼花、头晕、呕吐,视力急剧下降,得益于女儿在身边,医务工作者的警觉性让她在第一时间带老太太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急诊接受检查治疗,经检查黄奶奶被诊断为急性青光眼,在急诊处理后身体状况得到缓解,但家人不放心,第二天就到眼科接受了激光治疗,视力很快得到了恢复。该院眼科主任袁志兰表示,大多数青光眼平时没有症状,一旦发作眼压陡增,并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或是神经内科等方面的问题。袁主任提醒,季节变更时,如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考虑青光眼的可能。青光眼早期症状常常被忽略青光眼是指眼内压不同程度地上升,超过了双眸所能耐受的限度,导致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袁志兰表示,就拿常见的原发性青光眼来说,它分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没有症状,一般都是视力明显下降后才来看病,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其发病规律,一般情况下,季节变更、心情起伏大、外伤或者全麻手术后易诱发。黄奶奶就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长时间低头看书,青光眼潜在患者眼球内“管道”的开口本来就小,黑暗中瞳孔会散大,周边虹膜堆积,会导致原本就狭小的管道开口突然关闭,导致青光眼发作。此外在暗室里久呆也会诱发青光眼,因为看完一场电影就失明前来就诊的患者也很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一般会伴有远视、小眼睛,且与遗传因素也有很大关系。青光眼一旦致盲是不可逆的,早期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会有一些小发作症状,如看灯泡有虹视、眼睛发胀等,但这些症状往往在休息后即可缓解,因此常常被忽略,但如果这些小发作不断积累,就可能引起一次大发作,几天内便可失明,甚至一夜暴盲。青光眼虽不可预防但可以防盲袁志兰表示,青光眼很大程度上和遗传有关,虽然不可治愈,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防止失明,从而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小发作时,及时就诊,90%的患者可以痊愈;对于没有症状的青光眼患者来说,以下几种情况要引起重视。1、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2、高度近视,有研究表明,青光眼与近视有很大关系,年轻人短期内近视度数大幅增加时要引起重视;3、甲亢、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也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袁志兰表示,青光眼的早发现早治疗并不难,只要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压、眼底、视野等,就可排除青光眼的可能性。据相关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发病率高达4.8%,尤其是存在眼睛酸胀、疲劳症状的中老年人。青光眼的治疗要避免两大误区:1、没有症状、眼睛能看见,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结果耽误了,一旦失明将是后悔莫及;2、有的患者用药后症状缓解,认为好了,就不治了,但实际上,眼压并未控制好,等拖到一两年后,眼压持续升高导致了视神经萎缩,等到看不见了才来找医生已经晚了。袁志兰提醒,青光眼是一辈子的疾病,一旦确诊也就注定了要跟医生打一辈子的交道,任何不规范不及时的治疗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袁志兰提醒,青光眼并非中老年人专病,婴幼儿也会罹患该种眼病。婴幼儿黑眼珠特别大,眼睛经常水汪汪的,怕光,易流泪,一旦发现,应尽早带孩子就诊。通讯员李娜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7-10-12

[环球网]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什么?答案是青光眼。很多青光眼患者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个“沉默的杀手”悄悄地就偷走了我们的视力。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跟青光眼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尤其擅长复杂疑难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90%的青光眼患者没有被发现,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对于这个“沉默的杀手”,袁志兰忧心忡忡。  “学霸奶奶”躲过一夜暴盲  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曾经接诊过一位85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工作与医务相关,退休了也不改“学霸”本色,每天看书学习时间长达10小时。某一天老奶奶忽然头痛眼痛,眼睛也看不清,还伴有呕吐。家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明基医院。老奶奶最后被确诊为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对症处理后痛苦就立马缓解了。袁志兰随后又为老奶奶进行了激光治疗,很快老奶奶就痊愈出院了。  黑暗里玩手机也可能让青光眼发作  袁志兰告诉记者,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开角型和闭角型各占一半。开角型青光眼常常是“温水煮青蛙”,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而闭角型青光眼则容易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会一夜暴盲。“正常人眼压为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通常会超过60毫米汞柱,这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袁志兰说,青光眼爆发前还会有几次小发作,小发作时眼压只是略微升高,表现为胀痛,傍晚看灯光有虹视、雾视等,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所以常常被忽视掉了。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季节变更、喜怒哀乐、外伤或手术都可能诱发眼压急剧升高。老奶奶长时间看书也是诱发因素。  暗室里看场电影、黑暗里长时间看手机都可能诱发青光眼。这是因为青光眼潜在患者眼球内“管道”的开口本来就小,黑暗中瞳孔会散大,周边虹膜堆积,会导致原本就狭小的管道开口突然关闭,导致青光眼发作。但这些诱发因素所作用的都是本身眼球结构就有异常的青光眼潜在患者,正常人群不用过分担心。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眼部体检”  “按照青光眼的发病率推算,中国有2200万的青光眼患者,他们中的90%并没有发现。”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以江苏人口计算,江苏差不多也有130万青光眼患者,而专职的青光眼医生不到20人,再加上青光眼初期发病多没有典型症状,所以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残存视力很有限了。但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视力的损害不可逆,但只要及早发现与治疗,青光眼患者还是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控制眼压,延迟或不发生失明。患了青光眼迟早要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凡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史、甲亢患者、近视600度以上、长期使用激素等情况的人群,如果有眼胀、头疼、视物模糊、视野及视力发生变化的,都应该及早去专业机构检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该接受一次“眼部体检”,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不到40岁,也应该每年进行眼部检查。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少年儿童型青光眼较易误诊及漏诊。90%以上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因此,对于近视加深较快(如每年加深100度以上)、易有眼疲劳表现、验光视力不提高者,都需要排除是否与青光眼有关。新闻链接:http://health.huanqiu.com/health_promotion/2017-10/11323141.html李娜杨彦

详情
2017-10-12

[人民健康网]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什么?答案是青光眼。很多青光眼患者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个“沉默的杀手”悄悄地就偷走了我们的视力。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跟青光眼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尤其擅长复杂疑难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90%的青光眼患者没有被发现,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对于这个“沉默的杀手”,袁志兰忧心忡忡。“学霸奶奶”躲过一夜暴盲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曾经接诊过一位85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工作与医务相关,退休了也不改“学霸”本色,每天看书学习时间长达10小时。某一天老奶奶忽然头痛眼痛,眼睛也看不清,还伴有呕吐。家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明基医院。老奶奶最后被确诊为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对症处理后痛苦就立马缓解了。袁志兰随后又为老奶奶进行了激光治疗,很快老奶奶就痊愈出院了。黑暗里玩手机也可能让青光眼发作袁志兰告诉记者,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开角型和闭角型各占一半。开角型青光眼常常是“温水煮青蛙”,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而闭角型青光眼则容易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会一夜暴盲。“正常人眼压为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通常会超过60毫米汞柱,这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袁志兰说,青光眼爆发前还会有几次小发作,小发作时眼压只是略微升高,表现为胀痛,傍晚看灯光有虹视、雾视等,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所以常常被忽视掉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季节变更、喜怒哀乐、外伤或手术都可能诱发眼压急剧升高。老奶奶长时间看书也是诱发因素。暗室里看场电影、黑暗里长时间看手机都可能诱发青光眼。这是因为青光眼潜在患者眼球内“管道”的开口本来就小,黑暗中瞳孔会散大,周边虹膜堆积,会导致原本就狭小的管道开口突然关闭,导致青光眼发作。但这些诱发因素所作用的都是本身眼球结构就有异常的青光眼潜在患者,正常人群不用过分担心。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眼部体检”“按照青光眼的发病率推算,中国有2200万的青光眼患者,他们中的90%并没有发现。”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以江苏人口计算,江苏差不多也有130万青光眼患者,而专职的青光眼医生不到20人,再加上青光眼初期发病多没有典型症状,所以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残存视力很有限了。但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视力的损害不可逆,但只要及早发现与治疗,青光眼患者还是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控制眼压,延迟或不发生失明。患了青光眼迟早要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凡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史、甲亢患者、近视600度以上、长期使用激素等情况的人群,如果有眼胀、头疼、视物模糊、视野及视力发生变化的,都应该及早去专业机构检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该接受一次“眼部体检”,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不到40岁,也应该每年进行眼部检查。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少年儿童型青光眼较易误诊及漏诊。90%以上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因此,对于近视加深较快(如每年加深100度以上)、易有眼疲劳表现、验光视力不提高者,都需要排除是否与青光眼有关。新闻链接: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1012/c14739-29582847.html(李娜杨彦)

详情
2017-10-12

[东方头条]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什么?答案是青光眼。很多青光眼患者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个“沉默的杀手”悄悄地就偷走了我们的视力。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跟青光眼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尤其擅长复杂疑难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90%的青光眼患者没有被发现,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对于这个“沉默的杀手”,袁志兰忧心忡忡。“学霸奶奶”躲过一夜暴盲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曾经接诊过一位85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工作与医务相关,退休了也不改“学霸”本色,每天看书学习时间长达10小时。某一天老奶奶忽然头痛眼痛,眼睛也看不清,还伴有呕吐。家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明基医院。老奶奶最后被确诊为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对症处理后痛苦就立马缓解了。袁志兰随后又为老奶奶进行了激光治疗,很快老奶奶就痊愈出院了。黑暗里玩手机也可能让青光眼发作袁志兰告诉记者,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开角型和闭角型各占一半。开角型青光眼常常是“温水煮青蛙”,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而闭角型青光眼则容易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会一夜暴盲。“正常人眼压为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通常会超过60毫米汞柱,这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袁志兰说,青光眼爆发前还会有几次小发作,小发作时眼压只是略微升高,表现为胀痛,傍晚看灯光有虹视、雾视等,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所以常常被忽视掉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季节变更、喜怒哀乐、外伤或手术都可能诱发眼压急剧升高。老奶奶长时间看书也是诱发因素。暗室里看场电影、黑暗里长时间看手机都可能诱发青光眼。这是因为青光眼潜在患者眼球内“管道”的开口本来就小,黑暗中瞳孔会散大,周边虹膜堆积,会导致原本就狭小的管道开口突然关闭,导致青光眼发作。但这些诱发因素所作用的都是本身眼球结构就有异常的青光眼潜在患者,正常人群不用过分担心。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眼部体检”“按照青光眼的发病率推算,中国有2200万的青光眼患者,他们中的90%并没有发现。”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以江苏人口计算,江苏差不多也有130万青光眼患者,而专职的青光眼医生不到20人,再加上青光眼初期发病多没有典型症状,所以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残存视力很有限了。但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视力的损害不可逆,但只要及早发现与治疗,青光眼患者还是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控制眼压,延迟或不发生失明。患了青光眼迟早要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凡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史、甲亢患者、近视600度以上、长期使用激素等情况的人群,如果有眼胀、头疼、视物模糊、视野及视力发生变化的,都应该及早去专业机构检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该接受一次“眼部体检”,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不到40岁,也应该每年进行眼部检查。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少年儿童型青光眼较易误诊及漏诊。90%以上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因此,对于近视加深较快(如每年加深100度以上)、易有眼疲劳表现、验光视力不提高者,都需要排除是否与青光眼有关。网页链接:http://mini.eastday.com/a/171012091838525-2.html李娜杨彦

详情
2017-10-12

[中国经济网]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什么?答案是青光眼。很多青光眼患者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个“沉默的杀手”悄悄地就偷走了我们的视力。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跟青光眼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尤其擅长复杂疑难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90%的青光眼患者没有被发现,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对于这个“沉默的杀手”,袁志兰忧心忡忡。  “学霸奶奶”躲过一夜暴盲  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曾经接诊过一位85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工作与医务相关,退休了也不改“学霸”本色,每天看书学习时间长达10小时。某一天老奶奶忽然头痛眼痛,眼睛也看不清,还伴有呕吐。家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明基医院。老奶奶最后被确诊为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对症处理后痛苦就立马缓解了。袁志兰随后又为老奶奶进行了激光治疗,很快老奶奶就痊愈出院了。  黑暗里玩手机也可能让青光眼发作  袁志兰告诉记者,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开角型和闭角型各占一半。开角型青光眼常常是“温水煮青蛙”,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而闭角型青光眼则容易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会一夜暴盲。  “正常人眼压为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通常会超过60毫米汞柱,这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袁志兰说,青光眼爆发前还会有几次小发作,小发作时眼压只是略微升高,表现为胀痛,傍晚看灯光有虹视、雾视等,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所以常常被忽视掉了。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季节变更、喜怒哀乐、外伤或手术都可能诱发眼压急剧升高。老奶奶长时间看书也是诱发因素。  暗室里看场电影、黑暗里长时间看手机都可能诱发青光眼。这是因为青光眼潜在患者眼球内“管道”的开口本来就小,黑暗中瞳孔会散大,周边虹膜堆积,会导致原本就狭小的管道开口突然关闭,导致青光眼发作。但这些诱发因素所作用的都是本身眼球结构就有异常的青光眼潜在患者,正常人群不用过分担心。  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眼部体检”  “按照青光眼的发病率推算,中国有2200万的青光眼患者,他们中的90%并没有发现。”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以江苏人口计算,江苏差不多也有130万青光眼患者,而专职的青光眼医生不到20人,再加上青光眼初期发病多没有典型症状,所以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残存视力很有限了。但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视力的损害不可逆,但只要及早发现与治疗,青光眼患者还是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控制眼压,延迟或不发生失明。患了青光眼迟早要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凡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史、甲亢患者、近视600度以上、长期使用激素等情况的人群,如果有眼胀、头疼、视物模糊、视野及视力发生变化的,都应该及早去专业机构检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该接受一次“眼部体检”,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不到40岁,也应该每年进行眼部检查。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少年儿童型青光眼较易误诊及漏诊。90%以上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因此,对于近视加深较快(如每年加深100度以上)、易有眼疲劳表现、验光视力不提高者,都需要排除是否与青光眼有关。网页链接:http://health.ce.cn/news/201710/12/t20171012_5750737.shtml(李娜杨彦)

详情
2017-10-12

[光明网]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什么?答案是青光眼。很多青光眼患者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个“沉默的杀手”悄悄地就偷走了我们的视力。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跟青光眼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尤其擅长复杂疑难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90%的青光眼患者没有被发现,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对于这个“沉默的杀手”,袁志兰忧心忡忡。  “学霸奶奶”躲过一夜暴盲  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曾经接诊过一位85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工作与医务相关,退休了也不改“学霸”本色,每天看书学习时间长达10小时。某一天老奶奶忽然头痛眼痛,眼睛也看不清,还伴有呕吐。家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明基医院。老奶奶最后被确诊为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对症处理后痛苦就立马缓解了。袁志兰随后又为老奶奶进行了激光治疗,很快老奶奶就痊愈出院了。  黑暗里玩手机也可能让青光眼发作  袁志兰告诉记者,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开角型和闭角型各占一半。开角型青光眼常常是“温水煮青蛙”,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而闭角型青光眼则容易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会一夜暴盲。  “正常人眼压为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通常会超过60毫米汞柱,这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袁志兰说,青光眼爆发前还会有几次小发作,小发作时眼压只是略微升高,表现为胀痛,傍晚看灯光有虹视、雾视等,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所以常常被忽视掉了。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季节变更、喜怒哀乐、外伤或手术都可能诱发眼压急剧升高。老奶奶长时间看书也是诱发因素。  暗室里看场电影、黑暗里长时间看手机都可能诱发青光眼。这是因为青光眼潜在患者眼球内“管道”的开口本来就小,黑暗中瞳孔会散大,周边虹膜堆积,会导致原本就狭小的管道开口突然关闭,导致青光眼发作。但这些诱发因素所作用的都是本身眼球结构就有异常的青光眼潜在患者,正常人群不用过分担心。  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眼部体检”  “按照青光眼的发病率推算,中国有2200万的青光眼患者,他们中的90%并没有发现。”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以江苏人口计算,江苏差不多也有130万青光眼患者,而专职的青光眼医生不到20人,再加上青光眼初期发病多没有典型症状,所以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残存视力很有限了。但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视力的损害不可逆,但只要及早发现与治疗,青光眼患者还是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控制眼压,延迟或不发生失明。患了青光眼迟早要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凡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史、甲亢患者、近视600度以上、长期使用激素等情况的人群,如果有眼胀、头疼、视物模糊、视野及视力发生变化的,都应该及早去专业机构检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该接受一次“眼部体检”,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不到40岁,也应该每年进行眼部检查。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少年儿童型青光眼较易误诊及漏诊。90%以上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因此,对于近视加深较快(如每年加深100度以上)、易有眼疲劳表现、验光视力不提高者,都需要排除是否与青光眼有关。网页链接:http://yangsheng.gmw.cn/2017-10/12/content_26487743.htm李娜杨彦

详情
2017-10-12

[扬子晚报]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什么?答案是青光眼。很多青光眼患者在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个“沉默的杀手”悄悄地就偷走了我们的视力。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跟青光眼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尤其擅长复杂疑难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90%的青光眼患者没有被发现,75%的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对于这个“沉默的杀手”,袁志兰忧心忡忡。   “学霸奶奶”躲过一夜暴盲   袁志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曾经接诊过一位85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工作与医务相关,退休了也不改“学霸”本色,每天看书学习时间长达10小时。某一天老奶奶忽然头痛眼痛,眼睛也看不清,还伴有呕吐。家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明基医院。老奶奶最后被确诊为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对症处理后痛苦就立马缓解了。袁志兰随后又为老奶奶进行了激光治疗,很快老奶奶就痊愈出院了。   黑暗里玩手机也可能让青光眼发作   袁志兰告诉记者,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开角型和闭角型各占一半。开角型青光眼常常是“温水煮青蛙”,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而闭角型青光眼则容易突然发作,患者可能会一夜暴盲。   “正常人眼压为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通常会超过60毫米汞柱,这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袁志兰说,青光眼爆发前还会有几次小发作,小发作时眼压只是略微升高,表现为胀痛,傍晚看灯光有虹视、雾视等,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所以常常被忽视掉了。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季节变更、喜怒哀乐、外伤或手术都可能诱发眼压急剧升高。老奶奶长时间看书也是诱发因素。   暗室里

详情
85 86 87 88 89/179页 共2142条 90 91 92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