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0-06-18

[扬子晚报]出生仅3天 肾积水宝宝手术成功

28岁的陈女士怀孕19周时查超声发现胎儿有左侧肾盂积水。随着孕期的增加,胎儿左肾积水逐步加重,左肾实质逐步变薄。  5月29日,陈女士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顺利剖宫产下一男婴,产后检查提示宝宝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造成了左肾重度积水。妇产科随即联系了明基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吴宏飞教授。吴宏飞副院长曾经成功为多名肾盂积水的新生儿做过手术,术后患儿的恢复都很顺利。吴宏飞副院长查看患儿并读片后,建议尽早对患儿施行手术治疗。  医院整合医疗资源,泌尿外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依据既往经验,进行早期手术一次性解决问题对患儿更有利。于是,泌尿外科决定立即为其安排手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6月1日,在患儿出生后仅3天,由何绮月副院长实施麻醉,吴宏飞副院长带领团队,给患儿施行了“左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中仅在腰部切开3厘米切口,患儿的输尿管又极度纤细,每一个手术步骤都要求高超的技术。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出血仅2ml,术后至新生儿监护室继续观察。本次出生3天患儿为国内年龄最小的重度肾积水宝宝。  术后患儿情况平稳,尿量良好,体重逐步攀升,术后第2天即拔除引流管,术后第4天,患儿母亲出院,在儿科徐建华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尝试母婴同室,母亲陪护,指导母乳喂养及“袋鼠疗法”,让母子可以亲密接触。  通讯员  李娜 蒋佳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详情
2020-06-18

[南京晨报]出生仅3天,肾积水患儿成功手术

去年,28岁的陈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怀孕19周时查超声发现胎儿有左侧肾盂积水,随着孕期的增加,胎儿左肾积水逐步加重,左肾实质逐步变薄。为此,陈女士曾在南京多家医院咨询,有建议她终止妊娠的,也有建议她继续观察等待的,陈女士舍不得这个宝宝,最终还是决定把他生下来。今年5月29日陈女士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顺利剖宫产下一男婴,但情况不容乐观,泌尿系MRI提示为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造成了左肾重度积水。该院妇产科随即联系了副院长、泌尿外科吴宏飞教授。吴宏飞副院长曾经成功为多名肾盂积水的新生儿做过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为出生后4天的肾积水患儿,吴宏飞副院长查看患儿并读片后,建议尽早对患儿施行手术治疗。经家属同意后,该院泌尿外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立刻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6月1日,在患儿出生后仅3天,由何绮月副院长实施麻醉,吴宏飞副院长带领团队,给患儿施行了左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中仅在腰部切开3cm切口,患儿的输尿管又极度纤细,每一个手术步骤都要求高超的技术。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出血仅2ml,术后至新生儿监护室继续观察。术后患儿情况平稳,尿量良好,体重逐步攀升,术后第2天即拔除引流管。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导致小儿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吴宏飞教授表示,在明基医院,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但出生仅3天就因重度肾积水接受手术的宝宝,目前国内最小。通讯员李娜蒋佳佳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0-06-12

[新华日报]开放无假日门诊、午间门诊、夜间鱼刺门诊…… 把准患者需求,看病更接地气

南京首家夜间鱼刺门诊开放,三甲中医院专家组团坐诊南京社区卫生中心,多家医院开放无假日门诊、午间门诊、夜间门诊……连日来,省内各医院推出系列便民服务,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探索精准服务新模式,以更加“接地气”的服务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百姓多元需求。便民门诊彰显精准服务理念晚上吃鱼不小心卡了鱼刺拔不出来,医院夜间又无法内镜检查,只能忍耐一个晚上;被宠物咬伤,在社区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前,还得先去南京二院挂号并处理伤口;老人家身上的慢性创口到了医院应该挂哪个科……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小麻烦,往往会带来大难题。5月下旬,南京明基医院相继推出夜间鱼刺门诊、动物咬伤门诊和慢性创面修复门诊三个便民门诊。这些“接地气”的便民门诊,在为患者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遇上小问题不知道挂哪个科的难题。南京明基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刘宏刚表示,卡入鱼刺后,如果间接喉镜看不到,就需要通过专业内镜系统,才能清晰完整地看到咽喉部情况,但很多医院夜间未开设内镜检查。此前,南京明基医院进行夜间鱼刺门诊的试运行,每晚大概有10-20人前来就诊。门诊不仅可以处理不小心卡入的鱼刺,还可以处理鸡骨头、虾皮等其他异物。以往,便民门诊是医院为了方便患者提供开处方拿药以及进行一些简易医疗处理等设置的服务门诊。而此次南京明基医院开设的便民门诊,为“便民门诊”赋予新的定义。“这也更加彰显我们为患者提供精准服务的理念。”南京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表示。本报记者叶真

详情
2020-06-08

[现代快报]钓鱼后差点丧命,恙虫干的!

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蒋佳佳记者刘峻)户外活动、田间地头,难免会遭遇到一些蚊虫叮咬,如果被虫咬后留下黑色块状结痂,一定要到医院去。  明基医院近日收治了一名“奇怪”的患者。王先生忽然出现胸闷气喘的症状,而且越来越重,出现了持续性胸痛。这到底是什么疾病呢?  专家告诉记者,患者到明基医院就诊当天晚上,病情急转直下,氧饱和度下降,吸氧也不见改善。由于新冠疫情未解除,加上王先生不明原因发热,伴有肺部影像学改变,多科会诊后,王先生被收入ICU隔离病房治疗。患者病情进展很快,严重缺氧不能缓解,之后,专家不得不采取紧急气管插管的方式治疗。王先生重症肺炎原因不明,到底是新冠肺炎还是金葡菌感染,都无法判定!对比患者近几次的胸部CT,医生发现患者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有“大白肺”表现,不能排除且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但患者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病因到底是什么,困扰着每一位医护人员。  严密隔离的同时,对王先生紧锣密鼓地反复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监测、抗体监测,结果均是阴性。医患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平静一点。在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皮肤科等科室的不懈努力下,对患者的皮疹行活检后,终于查找到元凶,这是一种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病原体。患者想起来,发病前曾在野外钓鱼。ICU张震环主任专家团队制定针对性救治方案,结合最强抗生素治疗。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趋于稳定,终于康复出院。  专家说,这种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热,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忽视或延误治疗。恙幼虫叮咬部位一般较为隐蔽,焦痂(或溃疡)难以发现,加上患者病史诉说不清,所以很容易被误诊。  恙虫病除发病初期会出现高热症状外,与感冒等高热疾病不同的是,患者往往伴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恙虫病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很快会出现发热,并引发心肌炎、胸膜炎、脑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如果市民发现自己持续发烧,且经治疗后不退烧,或者腰、腋窝、腹股沟等处有焦痂,结痂部位总是不好,就要考虑是否是恙虫病,应及时就医。

详情
2020-06-08

[现代快报]皮肤瘙痒致溃烂 原是隐翅虫作祟

 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蒋佳佳记者刘峻)市民陆女士偶然发现,左腿出现了水泡一样的疹子,还伴有疼痛,她自己上网查询,觉得症状符合带状疱疹。  她来到了明基医院皮肤科芦桂青主任这里就诊。一坐下,陆女士就对芦桂青说:“医生,我得了带状疱疹了,您给我开点抗病毒的药吧,我会不会传染给孩子啊?”芦桂青仔细查看了陆女士的皮疹,告诉她患的不是带状疱疹,而是隐翅虫皮炎。陆女士很疑惑,仔细回忆了一下,表示自己没有接触过虫子,只是前两天突然感觉腿很痒,就用手挠了一下,结果第二天就发现皮肤上出疹子了。  芦桂青解释道,很多隐翅虫皮炎患者都说自己并没有被虫子咬过,怎么会有皮疹出现呢?那是因为隐翅虫的身体各段均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汁,pH值1~2。夏秋季节人们往往裸露皮肤,当隐翅虫在人皮肤上爬行引起异物感,人会不自觉地用手抚摸或拍打皮肤,虫体被拍击或压碎时就释放了毒液。由于强酸性毒液的刺激,皮肤在2~4小时后出现条索状红肿、瘙痒,逐渐有灼痛感,约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水疱,有的发展为脓疱。常常因为搔抓或患者用毛巾搓洗患处,导致皮损面积扩大,沿着抓搓方向扩散。  每年的4~9月是隐翅虫的繁殖季节,7~8月是发病的高峰期,隐翅虫的外观呈长0.6~0.8cm的黑色蚁形,头黑色、胸橘黄色,白天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稻田、菜园或腐木、石下等阴暗处,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多在夜间有灯光的地方成群飞行。  芦桂青提醒大家,发现皮肤上落有虫体时不要用手拍击,应将虫体拨落,如已出现皮炎,需尽早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并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派瑞松、地奈德等激素类药物。如果出现糜烂面甚至脓疱或继发感染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详情
2020-06-08

[南京晨报]皮肤瘙痒伴有疱疹 竟是虫子惹的祸

“医生,我得了带状疱疹,您给我开点抗病毒的药吧,我会不会传染给孩子啊?”日前,陆女士偶然发现自己的左腿出现了水疱一样的疹子,还伴有疼痛,她百度了一下,觉得自己的症状符合带状疱疹的症状,于是赶紧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找到了皮肤科主任芦桂青。芦桂青主任仔细查看了陆女士的皮疹,告诉她患的不是带状疱疹,而是隐翅虫皮炎。陆女士很疑惑,仔细回忆了一下,表示自己没有接触过虫子,只是前两天突然感觉腿很痒,就用手挠了一下,结果第二天就发现皮肤上出疹子了。“很多隐翅虫皮炎患者都表示自己并没有被虫子咬过的经历。”芦桂青解释,隐翅虫的身体各段均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汁,pH值1~2,夏秋季节人们往往皮肤裸露,当隐翅虫在皮肤上爬行引起异物感,人会不自觉地用手抚摸或拍打皮肤,虫体被拍击或压碎时就释放了毒液,由于强酸性毒液的刺激,皮肤在2~4小时后出现条索状红肿、瘙痒,逐渐有灼痛感,约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水疱,有的发展为脓疱。常常因为搔抓或患者用毛巾搓洗患处导致皮损面积扩大,沿着抓搓方向扩散。每年的4~9月是隐翅虫的繁殖季节,7~8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隐翅虫的外观呈长约0.6~0.8cm的黑色蚁形,头黑色、胸橘黄色,白天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稻田、菜园或腐木、石下等阴暗处,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多在夜间有灯光的地方成群飞行。芦桂青主任提醒,发现皮肤上落有虫体时不要用手拍击,应将虫体拨落,如已出现了皮炎,需尽早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并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派瑞松、地奈德等激素类药物。如果出现糜烂面甚至脓疱或继发感染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讯员李娜蒋佳佳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0-06-08

[南京晨报]“招惹”到小虫子 钓个鱼差点送条命

户外活动、田间地头,难免会遭遇到一些蚊虫叮咬。很多人觉得虫咬是小事,但也要分虫子种类。最近有人被虫咬后留下了黑色块状结痂,还差点送了性命。发烧还出现“大白肺”,这是新冠肺炎?最近,王先生总觉得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还出现发热,伴畏寒、寒颤、咳嗽,并感持续性胸痛。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测体温37.8℃。入院后,王先生还出现了氧饱和度下降,吸氧也不见改善。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解除,加上王先生不明原因发热,且伴有肺部影像学改变,“难道是新冠肺炎?”但患者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病因到底是什么?困扰着每一位医护人员。多科会诊后王先生被收入ICU隔离病房治疗,ICU予以经鼻高流量鼻吸氧(吸氧浓度70%),但患者病情进展很快,严重缺氧不能缓解,夜里紧急气管插管了,患者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发展迅猛,对比患者近几次的胸部CT,病情进展非常迅速,一时间病情十分危重,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多学科会诊。查明病因,竟是钓鱼时“招惹”了小虫子在对患者严密隔离的同时,医院紧锣密鼓地反复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监测、抗体监测,结果均是阴性。一直提着的心终于平静一点,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一直没有放松,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各个脏器的功能。经过积极抗感染、机械通气、CRRT、俯卧位通气等脏器支持治疗,间断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氧合情况一天天改善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在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皮肤科等科室的不懈努力下,对患者的皮疹行活检后,终于查找到元凶,是一种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病原体,追问患者病史,此次发病前曾在野外钓鱼。南京明基医院ICU张震环主任专家团队制定针对性救治方案,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趋于稳定。王先生于入ICU第15天顺利脱机拔管,后转入呼吸内科继续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详情
33 34 35 36 37/179页 共2140条 38 39 40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