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4-07-01

[南京晨报]炎热潮湿梅雨季需防真菌感染

小刘是一位在校大学生,近日,他发现自己手上总是脱皮,痒得忍不住去挠,更严重的是,脚趾已经被挠破,导致脚丫严重溃烂。“脚上像是有无数只蚂蚁在咬,上课时也忍不住用手去抓”,小刘说。他来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  明基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芦桂青认真检查了小刘的双手,当问到身体其他部位是否也有同样情况时,小刘掀开上衣、撩起裤腿,大腿根内侧、腹部尽显已经被抓挠得有些破损的皮肤。见状,芦主任又让他把鞋子脱掉,发现有严重的脚气,确诊他是患了体股癣。“此病源自脚气,属于皮肤浅表真菌感染,需要抗真菌治疗”,芦主任说,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多数都是因真菌感染引发的皮肤病。  芦桂青解释,夏季身体多汗,为真菌营造了生长的温床,尤其是在腹股沟处,皮肤温热潮湿,容易导致真菌的定植和繁殖。芦主任提醒,预防真菌感染,一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因抓挠导致真菌传播。二是勤洗衣刷鞋。夏天出汗,衣服上很容易滋生细菌,每天都应换洗并晒干,尤其注意刷鞋。如果做不到每天刷鞋,也不要一双鞋穿到底也不换,而应在每天回家后把鞋换下来,在太阳下曝晒,至少应该放在室外通风晾干。三是衣服和袜子不要混在一起清洗。夏天,衣服贴身穿,如果本身有脚气,袜子再和衣服混在一起洗,无形中将真菌进行了传播。四是同学之间不公用毛巾、浴盆、发梳等,更不要图方便,见到一双鞋就蹬在脚上,尤其是宿舍内的拖鞋,否则,很容易导致真菌在无意中进行传播。一旦发现手足癣、甲癣和股癣等应积极治疗,对于股癣应穿宽松衣物。王云华琳月

详情
2014-07-01

[现代快报]小心“闷”出心血管疾病

尽管目前已经入梅,但近期体感上却不会一下子闷热起来。南京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新提醒,不要因为体感的舒适,放松了心血管疾病的警惕。梅雨季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气压偏低,空气湿度高,人稍一活动就会出汗,使人感觉闷热,烦躁,这也为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提供了温床。“由于雷雨频繁,这段时间来就诊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多。”李主任指出,低气压会引起心脏病发作。低气压最集中的日子就是夏天的雷雨季节。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有一段时间让人感到特别闷热潮湿。此时,空气湿度大、对流不通畅,心血管病患者会感觉特别“憋气”,会出现胸闷和气促的现象。冠心病患者最怕三点:第一,温度起伏大,梅雨季节下雨时气温往往比平时低2℃以上,气温的突然降低,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雨停之后,气温回升,天气炎热,体内消耗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致使心脏负担加重;第二,湿度大,气压低,体虚的老年人无法适应闷热潮湿的天气,会出现胃肠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减退,在情绪上也容易出现沮丧抑郁,诱发冠心病发作;第三,闷热往往会让人感觉全身黏糊糊的,其实这个时候血液的黏度也很高,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出现胸闷和心绞痛的症状。一旦出现这类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通讯员李娜 

详情
2014-07-01

[南京晨报]黄梅季节小心“闷”出心血管疾病

黄梅季节到来,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新提醒不要因为体感的舒适,放松了心血管疾病的警惕。梅雨季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气压偏低,空气湿度高,人稍一活动就会出汗,使人感觉闷热、烦躁,这也为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提供了温床。  李主任指出,低气压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冠心病患者最怕三点:第一,温度起伏大,梅雨季节下雨时气温往往比平时低2℃以上,气温的突然降低,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雨停之后,气温回升,天气炎热,体内消耗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致使心脏负担加重;第二,湿度大、气压低,体虚的老年人无法适应闷热潮湿的天气,会出现胃肠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减退,在情绪上也容易出现沮丧抑郁,诱发冠心病发作;第三,闷热往往会让人感觉全身黏乎乎的,其实这个时候血液的黏度也很高,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出现胸闷和心绞痛的症状。一旦出现这类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  李主任提醒,夏季炎热(尤其是雷雨前闷热)会令人睡不安稳,以至于血压也不稳定,第二天出现头晕、心慌。所以,在这种天气里,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四点,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1、避免暴晒。在雷雨过后,太阳往往特别毒,每天中午的气温高达34℃-35℃,在这样的烈日下,很容易让人血压骤升。高血压患者避免正午时分在烈日下暴晒,不然很容易引起心梗、中风的发生。2、室内外温差别太大。当你满身大汗从大街上回到家里的时候,千万别立即进入空调房。患高血压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本身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就比较差,当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也容易使血压飙升。3、避免淋雨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容易引发或加重心脏病。同时,感冒也是心梗急性发作、肺心病发生心衰或合并感染的重要诱因。4、保持情绪稳定。潮湿闷热的天气也会影响情绪,心神不宁的人常常表现为心烦、紧张不安、爱发脾气,还会影响睡眠质量,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或早醒,容易出现血压升高。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4-06-23

[现代快报]南京市第一医院陈鑫副院长带领心胸外科专家在明基医院坐诊

为促进心胸外科分层分级服务体系建立,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横向整合,南京明基医院于2013年与拥有雄厚实力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签署了合作协议,并特邀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王晓明主任医师加盟。经过一年的积极准备,南京明基医院心胸外科于近日正式开诊。据介绍,目前南京明基医院心胸外科设有一个重症监护室和2个百级净化手术室,仪器设备总投资约2000万元。医护人员分心胸外科手术组、心血管麻醉组、监护组、体外循环组及专业护理组等,其中心胸外科专家及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专家均在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工作15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疗水平。团队中的体外循环师、心外科监护医生、护师均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经过长期系统培训,有丰富的临床积累。目前可以开展的手术包括:先心病矫治术、瓣膜置换及成形术、冠脉搭桥术、房颤射频消融术、主动脉夹层的介入及开放式手术等。开诊以后,南京明基医院心胸外科将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密切合作,以国内著名心胸外科专家陈鑫教授为首的心胸外科团队将定期来明基医院进行门诊、查房、会诊手术及开展学术讲座等医疗活动。明基医院拥有贴心的人文服务、先进的医疗设备、舒适的诊疗环境,在这里,有专业的医疗技术与完善的服务体系,将为广大心胸外科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就诊平台。王云专家介绍陈鑫南京明基医院心胸外科顾问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目前是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任南京市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委员、江苏省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冠心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擅长心脏搭桥手术、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手术、心脏移植、心脏瓣膜成形等,带领的心血管外科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人才梯队,年心血管外科手术超过1200例,学科2011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VIP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详情
2014-06-05

[南京晨报]新妈妈患上罕见血液病 六次换血救命

5月初,27岁的陈女士在蚌埠当地一家医院剖腹产下她与丈夫爱情的结晶,4天后,正在“坐月子”的她突然觉得全身乏力,连抱孩子都吃力,并且头晕目眩说不出话来。休息了一会儿后,家人见她乏力和头晕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加剧了,于是赶紧将她送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明显下降。  在当地医院治疗后陈女士头晕乏力的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并且逐渐出现嗜睡症状,尿色偏红,后家人带着她找到了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李东主任。“送到医院时,患者精神情况较差,呼之无应答,嗜睡,皮肤中度黄染”,李主任说。经过检查,李主任发现,患者重度贫血,血小板下降,肾功能损害,初步诊断为罕见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病情凶险,需要立即进行血浆置换术,但可能引起神志不清,溶血、出血、多脏器血栓等并发症,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也没有想过放弃,他们凭借丰富的治疗经验一次次让患者转危为安。“该病发病率仅为一百万分之三点七,非常凶险”,李主任指出,目前治疗方法是反复多次血浆置换。经过精心准备,医生将3000毫升血浆置换到陈女士体内。“TTP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遗传性TTP常在感染、应激或妊娠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病。患者在生完孩子第四天发病,考虑遗传可能性大”,李主任说。  第一次血浆置换后陈女士血小板较之前升高,间接胆红素下降,意识状态也有所好转,治疗初见成效。也许是同为母亲,李主任格外关心陈女士病情的发展,患者稍有不适都牵动着她的心。先后置换6次血浆,每次置换总量超过3000毫升,目前基本痊愈的陈女士生命体征平稳,全身乏力症状明显改善。李娜王云张红

详情
2014-06-04

[扬子晚报]连吃几顿粽子 胃炎发作了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李娜王云记者杨甜子)端午节临近,张阿姨自己在家动手包了好多粽子,有咸肉馅的、红枣馅的、豆沙馅的、蛋黄馅的,这可把儿子小伟馋坏了,当天早上就一口气连吃了三个,晚上睡前又拿了两个当夜宵,连第二天早上也拿粽子当早餐。一连吃了几顿粽子,小伟直呼过瘾。可是昨天,他开始觉得胃有点不对劲了,“总觉得肚子里胀胀的,一打嗝还尽泛酸,吃了消食片也不起效”。于是他赶紧到附近的明基医院就诊。接诊的消化内科陈志坦主任检查后发现,小伟是胃炎发作了。“从上周开始,因为吃粽子引发胃病的人还真不少”,陈主任说,大部分人原来就有胃病史。每逢端午节前后消化科都会遇到不少因为贪吃粽子而闹出毛病的患者,对此,陈志坦主任提醒,糖尿病人、胃肠道基础疾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粽子,避免出现胃肠道疾病。他解释说,糯米黏性较大,少量食用不会对消化系统有什么伤害,但如果吃太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吃粽子时可以搭配蔬菜、水果,帮助肠、胃蠕动,同时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陈志坦主任建议,老人和儿童不要过量进食粽子,否则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家人可以为他们准备些迷你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甜粽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提升人体内血糖含量,因此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不宜多吃。另外,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损害胰岛功能,加重病情。肉粽和蛋黄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多食这些粽子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对于不少人一大早拿粽子当早饭吃的做法,陈志坦表示,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患者旧病复发。有胃病的人可选白米粽,不要吃得太甜,吃的时候要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腻的肉粽敬而远之。

详情
2014-06-04

[南京晨报]胃病患者多吃粽子需警惕旧病复发

端午节临近,张阿姨自己在家动手包了好多粽子,有咸肉馅的、红枣馅的、豆沙馅的、蛋黄馅的,这可把儿子小伟馋坏了,当天早上就一口气连吃三个,晚上睡前又拿了两个当夜宵,连第二天早上也用粽子做早餐。一连吃了几顿粽子,小伟直呼过瘾。可是昨天,他开始觉得胃有点不对劲了,“总觉得肚子里胀胀的,一打嗝还尽泛酸,吃了消食片也不起效”,于是赶紧到附近的明基医院就诊。接诊的消化内科陈志坦主任检查后发现,小伟是胃炎发作了。“从上周开始,因为吃粽子引发胃病的人还真不少”,陈主任说,这些人当中,大部分人原来就有胃病史。  每逢端午节前后消化科都会遇到不少因为贪吃粽子而闹出毛病的患者,对此,陈志坦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基础疾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粽子,避免出现胃肠道疾病。他解释说,糯米黏性较大,少量食用不会对消化系统有什么伤害,但如果吃太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吃粽子时可以搭配蔬菜、水果,帮助肠、胃蠕动,同时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  陈志坦主任建议,老人和儿童不要过量进食粽子,否则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家人可以为他们准备些迷你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甜粽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提升人体内血糖含量,因此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不宜多吃。  另外,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损害胰岛功能,加重病情。肉粽和蛋黄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多食这些粽子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对于不少人一大早拿粽子当早饭吃的做法,陈志坦表示,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患者旧病复发。有胃病的人可选白米粽,不要吃得太甜,吃的时候要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腻的肉粽敬而远之。  李娜王云华琳月

详情
2014-05-28

[南京晨报]“胖妹”月经紊乱查出多囊卵巢综合征

今年21岁的大三女生小蕾身高160cm,体重却重达150斤。常被朋友们称为“胖妹”的她从小喜欢喝冰水,一到夏天更是肆无忌惮。近一年来始终月经不调,有时候“大姨妈”两个月才来一次,有时候甚至一个月来两次。日前,她为此到南京明基医院就诊。  接诊她的明基医院妇产科黎明主任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诊小蕾患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黎主任说,该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多发生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小蕾回忆,自从上高中后,自己的月经总是不规律,和妈妈谈过以后觉得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不必过分在意。可是到了大学,小蕾月经不准的毛病没见改善,又添新问题,额头上的痤疮越来越多,上唇、颊旁竟然慢慢长出明显胡须,身体也长胖很多,这才不得不引起重视。  黎明说,患者一般表现为肥胖、多毛、月经失调、双侧卵巢增大、不孕等,这种改变是由于女性体内内分泌出现异常或失调引起的。检查可出现高雄激素、高黄体生成素或黄体生成素与卵泡雌激素比值升高、高胰岛素血症等。若不加以治疗,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不孕及各种代谢并发症。  黎明介绍,一般治疗包括通过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减低体重,降低雄激素和血脂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肥胖型女性月经的恢复和排卵率的提高。还可通过饮食来调理,患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生活上,起居要有规律,忌熬夜。配合对抗雄激素药物治疗,促使卵巢排卵。病情严重者需要行手术穿刺卵泡。需要提醒的是,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治疗,因此,一旦有相关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王云华琳月

详情
2014-05-28

[现代快报]医生妙手取出钢筋,他得救了

医生妙手取出钢筋,他也得救了快报讯(通讯员王云记者陈志佳)昨天上午,建邺区燕山路附近一工地,一名工人被从天而降的拇指粗钢筋插进了右腹部,巨大的力量使得钢筋一直穿过工人的大腿,直至穿出小腿。事发后,工地负责人迅速将工人送往附近的明基医院抢救,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该名工人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昨天上午11点左右,一辆越野车一个急刹,停在了明基医院急诊中心门前。越野车上跳下好几个带着安全帽的工人,很快,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推着担架车来到越野车前,这时,大家看到一个身穿灰色外套、迷彩布长裤的工人躺在越野车里。“他的右手握着一根钢筋,足有拇指粗,”一名护士说,进了急诊室,剪开他的衣服仔细一看,才发现工人手握的钢筋,直接从他的右腹部插进了身体,又穿过大腿,直至穿出小腿。随后,记者赶往明基医院,多方打听后记者了解到,当时这名工人在工地上正常干活,钢筋是从天而降插入他的身体的。昨天下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该工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据执行手术的急诊科医生陈旭华介绍,医生首先通过仪器对该名工人的身体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钢筋并未伤到他的主要脏器,身体内部也没有大出血的迹象,“所以,我们并没有向消防部门求助,让他们来剪断裸露在外的钢筋。”陈旭华说,钢筋距离大腿股动脉最近的地方只有大约5毫米,可以说钢筋是擦着动脉穿过去的,“只要偏一点点,插破股动脉,那就非常危险了。”两个多小时后,钢筋被医生完整取出,工人也脱离了生命危险。据医生介绍,这一次意外将来是否会给该名工人的腿部功能带来后遗症,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详情
2014-05-21

[南京晨报]超微创手术治好3600度近视

家住雨花台区的老张已经年过花甲,可是对于老张来说这辈子一直有个不小的烦恼。从小就高度近视的老张已经有大半辈子都没看清外面的世界了。老张痛苦地回忆道:“这种感觉没人能体会到,太痛苦了。”经人介绍老张日前在南京明基医院进行了超高度近视手术,他第二天的视力便达到了0.6,“拆了纱布那一刻,我看到了医生的模样,我看清了家人的样子,当时我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张激动地说。  人到中年近视达3600度  老张说:“我从小就眼睛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戴600度的眼镜了,位置也被安排得尽量靠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度数也随着增加,家里人也到处打听,四处求医,就想帮我治好眼睛,可是都没有能根治我眼睛的办法,每次都是失望而归。一直就靠配眼镜改善视力,可是当我到了四五十岁以后眼镜配到了最高的度数,戴着那么重的眼镜,头重脚轻的,关键是度数高了以后眼镜也起不到作用。最让我痛苦的就是出门,我一般都不怎么敢自己出去,因为出门对于我来说是件特别麻烦的事情,还好我老伴一直对我不离不弃,到哪都领着我,这些年真是辛苦她了。”据南京明基医院眼科主任刘文斌介绍,老张到明基医院来检查眼睛的时候,由于度数太深,机器已经无法测出他的度数,只能靠估算。  治好了眼睛想去国外看女儿  “我女儿在英国,我的一个心愿就是有一天治好了眼睛也能走出国门,去看看女儿,也能看看外面的世界。”老张无奈地说。“不过现在好了,我重见光明了,真的是这辈子也没想到会这样,现在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老张的老伴激动地说着这大半辈子因为老张视力不好给家里带来的烦恼与困难,如今眼睛治好了,了却了一家人的心愿,“眼睛是他的心病,也是我们一家人的心病,现在眼睛治好了,我和他都商量好了,明年就去看女儿,出国走一走。”  0.7毫米超微创晶状体置换让他重见光明  据南京明基医院眼科刘文斌主任介绍,近视度数在1200度以上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超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病友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视力很差,有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已经达到了残疾标准。  超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不断下降常被误认为是白内障而手术,白内障手术中超声能量及水流冲击会加重本来就很脆弱的视网膜的损伤,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而失明。目前超高度近视的治疗原则分两步走:第一步提高视力;第二步保持视力。假如正常人的视力为100分,超高度近视大多在30分以下,有的甚至接近0分(失明),因此首要任务是想办法提高视力,提高分数。然后再通过后续的治疗控制眼底病情的恶化,尽可能地保存视力,保障生活质量。  “0.7毫米超微创晶状体置换术”是南京明基医院从国外重点引进的先进技术,是目前先进的屈光手术之一,手术切口极小,只有0.7毫米,通过微小穿刺口把晶状体乳化吸出,避免了传统手术对眼内组织的扰动和损伤,然后再注入一个负度数的人工晶状体去中和超高度近视的度数,从而获得较好的视觉恢复。这种手术创伤极小、也避免了青光眼、白内障等后期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也免去了其他屈光手术后需要再次白内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4-05-21

[金陵晚报]近视手术后 发现老婆变美了

近视眼手术以后,主要的感觉是什么?昨天,在明基医院举行的第七届超高度近视及疑难眼病病友会活动上,55岁的老郭脱口而出:手术后,我发现老婆变得好漂亮啊。老郭告诉记者,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好,是小学四年级,老感觉看不清黑板。后来到医院一检查,近视度数已经很高了,达到550度。“那个年代,小眼镜其实并不多,但自己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镜,坐位置也被安排尽量靠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度数也随着增加,到了四五十岁以后我的眼镜配到了最高的度数,戴着那么重的眼镜,头重脚轻的,关键是度数高了以后眼镜也起不到作用。”老郭告诉记者,在手术前,他的左眼是3600度,右眼是1700度。据南京明基医院眼科主任刘文斌介绍,老郭到明基医院来检查眼睛的时候,由于度数太深,机器已经无法测出他的度数,只能靠人工测算。老郭说,这么多年,由于自己的眼睛不太好,看到的东西都是灰蒙蒙的,听到广播里,描述南京的各种美,自己只能唉声叹气。老郭说,这么多年,自己也没有看清楚自己的老婆长什么样,主要靠“听”来看女儿和妻子。5月初,老郭在南京明基医院做了“0.7毫米超微创晶状体置换术”,先做了左眼手术。揭开纱布的刹那,老郭终于看到了妻子,看到了蓝天绿叶。“我感觉我老婆好漂亮啊,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明基医院眼科刘文斌主任介绍,超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不断下降常被误认为是白内障而手术,白内障手术中超声能量及水流冲击会加重本来就很脆弱的视网膜的损伤,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而失明。目前超高度近视的治疗原则两步走:第一步提高视力;第二步保持视力。 

详情
127 128 129 130 131/179页 共2142条 132 133 134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