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9-05-20

[现代快报全媒体] 国内首个可视化门诊来了,钟南山院士点赞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记者梅书华刘峻)5月18日,南京明基医院开设国内首个可视化门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到场并点赞,他说,这项智慧医疗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医患沟通效率。钟院士还展望了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的前景,他认为,人工智能大大缩短医生的学习时间,在基层医疗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钟南山院士到场门诊面部扫描挂号明基医院可视化门诊集中在耳鼻喉科,全新改造后,让病人体验到了流程的便捷,沟通的顺畅,以及看病的透明化。与有的医院进去就是挂号处不太一样的是,在这里,每个患者都有一位虚拟的可视化顾问。通过一块大屏幕的演示与选择,患者可以由浅入深的对自己的疾病有个大概的了解。智能医疗顾问为患者提供医生的信息,智能帮助患者选择就医。专家补充说,这里会解除患者对医疗过程诸多的不解和疑虑,采用人工智能不断、及时地更新各类疾病最新相关科研、诊疗等数据。接着,患者可用身份证、面部扫描、其它信息扫描等多重身份识别,在虚拟机器人"小助"帮助下同时录入病人的疾病和健康病史,方便再次就诊。患者可以自己看到"病"在看病诊疗环节,是可视化门诊最关键的一步。在这里,患者真的可以看到自己的"病"。明基医院耳鼻喉科医疗中心副院长王秋萍教授说,以前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告诉患者这个病在哪里,是个怎么回事,完了之后,患者还是一头雾水,满头问号走出诊室。建立可视化智慧诊室,则采用可视化+语音调图+智能图解+诊室内镜互动看诊+智能诊疗流程的模式,彻底改变以往医患沟通模式。比如,患者在做鼻咽部检查的时候,就能直接通过屏幕,动态看到影像画面,甚至实时看到病灶的位置,医生可以随时分析病情。如果还不明白,诊室配有对应病种三维立体动态模型图,病患就诊过程中可以清晰了解病情。门诊结束,整个系统就将检查图像和检查结果直传病人手机。据悉,除了可视化门诊外,可视化医学智能(远程)定期随访系统以及可视化智能(远程)康复管理系统等,还在酝酿计划中。钟南山院士点赞

详情
2019-05-20

[中国新闻网] 钟南山:未来人工智能实现“诊”和医生实现“

  中新网南京5月18日电(记者朱晓颖)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8日在南京表示,未来用人工智能实现“诊”、以医生实现“治”,是可行路径。  当日,可视化智慧医疗系统——ENT项目发布会暨海峡两岸可视化智慧医疗创新峰会在南京明基医院举行。钟南山在回答中新网记者提问时作出上述回应。  钟南山表示,十多年来,中国医改取得巨大成就,基层社区医疗、乡镇医疗有明显提高,但是还要继续完善。现在“习惯性”到大医院看病的民众还是很多,基层医疗仍需加强。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刚刚起步,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医疗领域入局者多。涉足的企业,主要聚焦在医学影像、服务诊疗,以及小众化的医学数据处理、药品服务研发、医生虚拟助理、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专科疾病治疗等方面。“人工智能+医疗”处于资金投注的“风口”。  有第三方机构统计,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96.61亿元、2017的136.5亿元飙升至2018年的204亿元,保持了40%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  人工智能可能以怎样的方式改变医疗行业?钟南山表示,他在北京阜外医院看过人工智能诊疗的相关案例,即输入病人的身份信息、诊疗信息,人工智能会给出该患者患上某种疾病的概率,计算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可能性。“这就大大缩短了病人获知自身情况的过程”,他说。当日,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左四)参会,并对中新网记者提问作出回答,给出看法。 朱晓颖摄  峰会期间,很多医疗领域的专家也对“人工智能+医疗”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推想科技创始人CEO陈宽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将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在他看来,由于“人工智能+医疗”刚刚起步,正在尝试解决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业内初级问题。例如,大量体检筛查、疾病预防工作面广量大,大医生、大专家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这块,将是一种人力浪费,但是人工智能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南京明基医院副院长毕志刚给出了对当下“热概念”的“冷思考”。他认为,在注重大数据的同时,更要关注到同病不同症、同病不同治。每一个患者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医学也应当是有温度的医学。人工智能只能作为医疗辅助,不能取代人。(完)

详情
2019-05-20

[扬子扬眼] 做鼻镜,和医生同步看检查画面,南京有“可视化门诊”啦

鼻镜伸进鼻腔里,医生都看到了些啥?您好奇过的画面,现在就出现在对面的电脑屏幕上;“小助,调出鼻息肉画面。”医生喊一声虚拟机器人,另一块屏幕上立即出现了鼻息肉的示意图……这是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耳鼻喉科在国内率先上线的可视化智慧医疗系统-ENT项目,就诊模式的变化也带来了医患沟通方式的改变。 挂号可选症状,同步到医生电脑    在明基医院耳鼻喉科,宽敞的走廊上有个足有八米长的大屏。点点屏幕,可以查看科室专家擅长方向,今日出诊的医生也被单列了出来。放射检查、报告打印、门诊药房、公共厕所在哪里,点一下,屏幕上的“小人”会在楼层平面图上连续走上几遍,让患者有个直观的印象。耳鼻咽喉常见的疾病,被罗列在了屏幕上,同样只要点一点,屏幕上会显示病因、需要做的检查和治疗方案的通俗版说明。一块导诊大屏,让患者对医生专长、疾病状况都有个初步的了解。    进入就诊大厅后,患者能看到八台自助挂号机。这儿的自助挂号机和其他医院的也不太一样,刷过身份证或就诊卡,如果不太清楚该看哪位医生,选择症状后,虚拟机器人“小助”会推荐“对口”的医生。以看鼻部疾病为例,在选择医生之后,还可以再点选患何种慢性疾病、有何药物过敏史,今日症状里可以多选“鼻塞”“清涕”“头痛”“喷嚏”等症状,患者点提交,所有信息都被同步到医生的电脑中,待患者看诊时自动出现,医患沟通会更有效率。  做鼻镜检查,自己能瞧见检查画面    在南京明基医院,先诊疗后付费,在自助挂号机上领到就诊号,就可以去诊室报到等待就诊了。明基医院耳鼻喉科目前有7个诊间,和其他医院最大的不同是,每个诊间都配备了可视化的设备。该科汤伟主治医师给记者演示了治疗场景:以往鼻镜检查,画面很“神秘”,只有医生能看到,但现在会同步显示在患者对面的电脑屏上,看到哪里有问题,直接可以解释,还可以随时呼唤虚拟机器人“小助”调出疾病示意图。“以往鼻中隔偏曲、鼻窦炎,光是鼻中隔、鼻窦在哪,都要和患者解释很久,现在有图片了,患者更好理解了。”

详情
2019-05-14

[南京晨报] 交感神经切除术 解决心脏频繁“罢工”

‍郭绍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普外部部长,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导,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常务编委9年,近5年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治项目:普通外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肝胆胰脾微创外科手术、血管外科微创外科手术、交感神经相关疾病微创外科手术,尤其擅长: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胆结石、肝囊肿、肝肿瘤及胰脾疾病的外科手术局麻微创手术治疗各种疝气病微创手术及注射治疗静脉曲张、血管瘤、囊肿微创手术治疗手汗、脚汗、脸红、雷诺氏病微创手术治疗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少人喜欢开玩笑,“人吓人,吓死人”听着像一句玩笑话,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可能发生,长QT综合征患者在情绪紧张、劳累、运动或体力活动、突然受惊吓或电话铃响等,就可能出现昏厥甚至猝死。本期名家访谈,记者采访了南京明基医院普外部部长郭绍红主任。他表示,长QT综合征好发于8岁左右的儿童,该病虽然十分罕见,但小朋友在校期间游泳、跑步等运动频繁,因此学龄期儿童在做好全面身体检查的同时,最好查一下心电图,早发现早预防。8岁男孩一个月能晕两三次,辗转多家医院寻病因家住湖北宜城的乐乐(化名)今年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体育课上到一半突然晕了,还伴随抽搐。这可把老师吓坏了,一边联系医务室医生,一边跟乐乐家长取得了联系。乐乐妈回忆,自从乐乐第一次晕倒,一级一级上转,先后转了三四家医院,但一直没有查出具体原因,但回家后又会反复,有时候一个月能晕两三次,很多人都说孩子可能是精神方面的问题,于是带着乐乐来到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接受心电图检查,发现孩子心跳不正常,结合乐乐经常晕倒的情况,医生初步诊断为长QT综合征。既然是心脏问题,于是带着孩子来到武汉最大的心脏病医院,不料由于环境太嘈杂,乐乐因为紧张,在门诊时就晕了过去,医生紧急将孩子收治到了ICU。“在ICU更不得了,乐乐晕厥的症状不但没有改善,还不停地反复发作,最多一天能发作3次,吓得连ICU都不敢住了。”乐乐妈说。交感神经切除术,让心脏“隔绝”刺激乐乐妈经人介绍,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找到了郭绍红主任。郭主任请心内科、麻醉科、小儿科主任会诊后,认为乐乐患的是先天性长QT综合征,决定实施内镜微创左侧交感神经切除术。郭主任介绍,该手术仅需在左侧胸部打3个7mm的小孔,找到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然后把它切断,这样交感神经的电冲动就无法传入心脏,心脏就不会因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室速”等症状。这种手术可以预防约95%的晕厥发生。郭绍红主任解释,长QT综合征是先天性疾病,往往与遗传有关,一旦受到外界刺激,特别是遇到精神紧张、激动、剧烈运动、受到惊吓等情形时,刺激交感神经,这种刺激一旦发送到了心脏,会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速,造成脑供血不足,大脑缺氧,导致患者发生晕厥,这时候往往还表现为抽搐、出冷汗、四肢冰冷、苍白甚至发紫,但一旦这个刺激消失,患者又会很快恢复。对于长QT综合征患者来说,心脏的不规则跳

详情
2019-05-13

[扬子扬眼] 南京明基医院11周年院庆义诊,大咖给妈妈们健康提个醒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天,恰好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成立11周年的日子。为了感谢社会各界对南京明基医院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医院举行了“芳华十一载,再创新未来”11周年院庆大型活动,近两百名两岸专家参加义诊,吸引了千余名患者前来参加此次活动。义诊恰逢母亲节,明基医院的大咖专家们,也给妈妈们的健康提个醒。通讯员李娜蒋佳佳扬子晚报/扬眼记者杨彦  女性要警惕尿路感染的“小毛病”    南京明基医院季大玺院长表示,现代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人群中发病率大约是10.8%,也就是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个有肾脏疾病。肾脏病患者中总体来说男性要多于女性,但女性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对尿路感染等“小毛病”,也得上心。因为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以及妊娠等特殊生理过程,很容易有尿路感染的困扰。女性新婚后到绝经期,都是尿路感染的高发时间段。尿路感染看似问题不大,但很多人自行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导致肾损伤等大问题。    导致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是多样的,即使症状相同也不一定使用同样的药物,长时间用药更是大忌。一旦有尿路感染的情况,女性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要关注肾脏病的一些早期表现,比如尿频、尿量改变、泡沫尿等等。每年做个双肾B超以及尿常规检查,也非常有必要。如果尿路感染发作频繁,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尿道畸形等其他健康问题。  

详情
2019-05-13

[紫金山] 心塞!50岁以上的妈妈,50%有“社交癌”

带着母亲吃一顿大餐,给老母亲买一件独特的礼物,孝顺的你,知道妈妈有身体健康上的隐情吗?5月12日是母亲节,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芳华十一载,再创新未来”11周年院庆大型活动上,母亲那些难以启齿的“病痛”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位妈妈,一站起来就“尿裤子”63岁的王女士2年前因为子宫肌瘤而切除了子宫,之后就出现了难言之隐: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尿液就不自主流出。开始没有太重视,最近3个月,王女士症状越来越严重,快步行走及平躺时咳嗽也有漏尿。最近,连站都不能站了,因为一站起来就尿裤子。“社交癌”让王女士痛苦不堪,不敢出门,害怕出门时漏尿,以往喜欢的广场舞也不愿意去了,整天在家闷闷不乐。幸好细心的女儿发现了,带她到医院进行了手术。南京明基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于洪波说,像这样的妈妈比比皆是,每天病房里都有好几个。于洪波说,50岁以上的妈妈,50%患“尿失禁”,也就是大家所谓的“社交癌”,子女们一定要关注,否则会影响妈妈们的心理健康。盆底修复,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尿失禁”和女性的盆底肌肉松弛有关系,所以年轻的时候,盆底肌肉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于洪波告诉记者,需要提醒的是,盆底肌修复最好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避免美容院的“忽悠”。于洪波说,生完孩子后,女性的盆底肌肉是遭受破坏的,产后进行修复是最佳的,有的人过了这个最佳时期进行康复,也是有用的。另外,子宫肌瘤后子宫切除者也容易“尿失禁”,因为子宫切除后,盆底变松,控尿能力就变差了。于洪波告诉记者,高龄、生育、盆腔脏器脱垂、肥胖都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治疗方案有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而真正需要用手术来治疗的仅10——20%。泌尿系统感染最爱“45—50岁妈妈”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妈妈们绕不开的“隐痛”。南京明基医院院长季大玺教授告诉记者,“45——50岁”女性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他建议这部分的妈妈要勇敢地去面对。小便不太顺畅、总觉得尿不尽,可能就已经是尿路感染了,只是自己不太在意。季大玺教授告诉记者,患有排尿障碍的女性并不少,很多女性出现排尿障碍后,尤其是病情前期,更多的是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自行买药治疗,服用大量的抗生素,直至出现严重后果后才考虑到医院就诊。女性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时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是尿道梗阻,要考虑妇科的一些疾病,如老年女性尿道肿瘤、子宫肌瘤、宫颈肿瘤等也会压迫尿道,导致小便困难。二是尿路感染,常见的尿路感染引起的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往往经过治疗后很快就能恢复,如果长期的尿频、尿急,且检查时小便白细胞不一定高,这种情况就得考虑一些特殊疾病导致的膀胱功能的紊乱。所以,女性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需要多喝水,不排尿,如果出现多次尿路感染,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比如尿常规、B超、中段尿液培养等,看看有无尿路畸形等其他疾病。通讯员 李娜 佳佳 紫金山记者 李花图/文

详情
2019-05-13

[南京晨报] 又见漫天飞絮,当心皮肤过敏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柳絮盛行的时节,漫天白花花的飞絮如同白雪飞舞,听上去很浪漫,实际上却给市民带来诸多困扰。近日,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骤然增多,其中一大半是皮肤瘙痒、过敏。在皮肤科门诊,前来就诊的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脸、脖子、手背这几天出现了很多疹子,瘙痒难忍,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而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发作了,几乎每年四五月,这样的皮疹都会卷土重来,令她苦恼不已。”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主任芦桂青仔细询问了周女士的病史,查看皮疹分布特点,告诉周女士,她这是皮炎,而罪魁祸首是梧桐树。芦主任告诉记者,像周女士这样,每年下起梧桐雨的时候,就是他们最痛苦的日子。一般来说,4月初是梧桐芽衣絮飘飞,而到了5月中旬,又轮到果毛絮上场,眼部瘙痒、哮喘和皮肤过敏特别多。芦主任介绍,由飞絮导致的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红斑、丘疹,伴有明显的瘙痒,如果患者过度搔抓,还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患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等,肢体局部外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乳膏如糠酸莫米松、地奈德。芦主任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发生瘙痒,要避免热水洗烫患处以达到暂时止痒的效果,这样只会造成皮损加重,局部瘙痒严重的可以进行冷敷。而飞絮导致的过敏,是由于直接接触及吸入引起的,所以预防才是重中之重,外出时戴帽子、眼镜、口罩和避免肢体暴露是最有效的方法,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也可以减轻过敏症状。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孙苏静

详情
53 54 55 56 57/177页 共2116条 58 59 60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