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3-04-15

南京明基医院心内科频现“生死时速”

电击、除颤……一次、两次、三次……在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身穿白大褂、着护士服的医务人员会在同一时间飞速向抢救一线奔跑,紧急给心跳骤停的心血管患者施救。在经过多次惊心动魄的“电击”后,患者“复活”……  为了这样的圆满结果,心血管内科的医生护士们牺牲了无数个完整的假期。无论何时、身在何地,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只要一个紧急电话,大家便从各个角落赶回医院,参与到抢救病患的紧急手术中。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一次次的“生死时速”在这里演绎,一个个生命在这里转危为安。  起搏器助力心跳,患者远离生命危险  起搏器助力心跳,患者远离生命危险  某天傍晚,一名81岁高龄的冠心病患者被送来医院,当时心跳只有40次/分。考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内科决定行起搏器植入。虽然已过下班时间,医护人员仍然放弃休息参与抢救。术中,患者多次发生阿斯综合征心跳骤停,但医师们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经过2小时的努力,起搏器顺利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转危为安。而此时,医师们才想起自己尚未吃饭。  这样的忙碌声影在心内科随处可见,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技术的精进追求,更多的还有一颗悬壶济世的仁心。他们牺牲自我,把病人当亲人,即便只剩最后一丝机会,也舍不得放弃。  电击8次,心梗患者起死回生  又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一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到达医院前,呼吸心跳骤停已长达十分钟。虽然积极CPR、电除颤后依然无明显变化,但心内科和急诊的医护人员不愿放弃,继续反复CPR、电除颤。1、2……在坚持不懈的第8次后,病人心跳呼吸终于恢复。  为进一步治疗,在与家属沟通后达成共识,予以药物溶栓治疗。在经过低温脑保护复苏后,又择期行PCI治疗。最终,患者恢复良好,未遗留神经功能后遗症。患者家属感激地写下感谢信:“当丈夫停止呼吸和心跳,我以为从此生死相别。送来医院抢救,实在是走个过场。没想到你们竟然能创造奇迹,令他起死回生!救命恩人们,请接受我最真的感谢与敬意!”  一位家住浦口,在明基医院风雨无阻做义工弹琴3年的王老先生(化名),去年在医院大厅弹钢琴进行义工服务时突发心肌梗塞。医院也立刻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在短短两小时里,75岁高龄的王老先生转危为安。

详情
2013-04-03

和白血病搏斗十年,她康复了

儿子还没有断奶,她却查出患上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当她想着从楼上跳下终结自己生命时,医生抱来了未满周岁的儿子,让她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如今,10年过去了,她不但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健康。昨天,在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病之家成立活动上,邵芳又有了一个新头衔——病友会会长。因为,她一次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患上血液病的病友“现身说法”,唤起他们重生的信心。  2002年,孩子还没满周岁的邵芳,查出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这对于刚升级为妈妈的邵芳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看着不谙世事的儿子,邵芳哭了,也重新燃起了她与病魔斗争的信心。“我能活5年就陪他5年,能活10年就陪他10年,放弃了,他会连我是谁都不知道。”邵芳下定决心。有了与病魔斗争的信心,相应的治疗也快速跟上,幸运的是,邵芳和弟弟造血干细胞配型全部相合,她接受了弟弟捐献的造血干细胞。“99天,她独自一人待在层流舱内,能与外界联系的就是一部电话。”但为了儿子,为了家人,她挺过来了,在移植完成接受了一段时间抗排异治疗后,邵芳的病好了。如今,她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明基医院血液科主任李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血液病之家,对鼓励病人非常有用。通讯员李娜记者华琳月

详情
2013-04-03

[现代快报]挺过白血病折磨后 她当起一名“话聊”义工

通讯员李娜 现代快报记者刘峻昨天,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科成立了病友会,47岁热情开朗的邵芳是病友会会长,每当她空闲的时候,就会去医院,陪患者聊天,鼓励他们战胜病魔。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我也是白血病患者,我精神也曾经崩溃过,我知道在那个时刻,人最缺乏的是什么。”2002年,邵芳生完孩子,还在给孩子喂奶的时期,感觉浑身没有力气,到医院检查,竟然是急性白血病。“当时人就崩溃了,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邵芳说,当时对癌症很恐惧,甚至想从医院高楼直接跳下去,了结算了。“医生看我情绪不对头,也担心我有轻生的念头,于是抱着我儿子过来说,如果你想不开,你孩子就没有妈妈了,你就是个不负责的人。”邵芳说,“当时真是一语点醒了我,是啊,我跳楼了,孩子怎么办,我的家庭怎么办?”自那之后,再大的苦,再大的压力邵芳都承受住了。“最后等来好消息,我弟弟将骨髓移植给了我,我们还是全相合的,这是移植中最理想的状态。”邵芳说:“移植手术是在2003年5月16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的新生日。”痊愈后,邵芳就在琢磨,“我是过来了,但是还有很多病友,很痛苦,连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们,如果我去帮助他们,也许对治疗有帮助。”五六年前,邵芳就开始给明基医院血液科主任李东打电话,询问有没有新的病人,或者情绪不对头的病人。如果有的话,邵芳就会抽空去跟这个患者交流。有时,当她得知捐髓者临时弃捐后,她会主动打电话进行劝告,告诉大家捐髓是有爱心的表现。2008年接受骨髓移植成功的杨先生,就特别感谢邵芳的一路陪伴。即使在杨先生移植成功后,住在层流舱里,邵芳仍然隔着玻璃窗与杨先生聊天。”我知道那个难熬的滋味啊,层流病房里,为了保证细菌不进入,几乎是与世隔绝。就一个电视机,一个挖空坐垫的椅子,底下放个痰盂,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我曾经在那里住了99天,太知道孤独的感觉了。“邵芳说。如今,邵芳已经帮助了十几个病人,配合医生成功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不少病友甚至也主动加入到邵芳的团队中来,愿意到医院当义工。李东说,目前这个病友会已经有近80人,所有成员都是曾经的血液病患者,都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和互相鼓励打气活了下来,而且生活得很好。“对于血液病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绝望。他们固然需要医生的治疗和关怀,但是更需要与他们有相同经历和体验的病友的鼓励。” 

详情
2013-04-03

陪聊让小伙战胜了白血病

血液病多为重症,但记者走进明基医院住院部6楼的血液科病房时,却感受不到压抑和凝重。在这里,“潜伏”着一支“陪聊义工”小分队,多年来一直坚持义务陪着血液病人聊天“思考人生”,帮助不少人度过了患病的情绪崩溃期。昨天,明基医院血液病之家成立,扬子晚报记者从活动上意外得知,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位“陪聊义工”已经整整“陪聊”10年,而且还曾经是位白血病患者。“陪聊义工”让患者保持淡定病房里不光有医生护士,还有“陪聊义工”。在明基医院血液科,“陪聊义工”并不是个新名词。素不相识的人,却能安静而耐心地坐在患者的病床边,俯下身子轻声细语和患者拉起家常,陪着“思考人生”。这样的场景在血液科病房里经常出现。19岁的女孩小周也是这支“陪聊义工”小分队的成员之一。“血液病都比较严重,基本上就是和死神在赛跑,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很多人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安慰他们保持淡定。”小周这样描述自己的“陪聊工作”。当然,这样的“陪聊”肯定是免费。“我掌管的科室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康复了的病人都要承担起义务宣传员的责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励那些正在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和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患者家属,给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明基医院血液科主任李东告诉记者。不光有医护人员进行照料,也有“陪聊义工”的劝导,病床上的病人如果没有在接受治疗,大多互相聊着天、交流病情,平静的表情、平淡的语气,让人感受不到他们正饱受疾病的折磨。陪伴在侧的家属们脸上也找不到焦躁不安和愁云惨雾。白血病义工“陪聊”10年“我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挺过最困难的时候,就有希望走下去。”李东主任给记者拉来一位面色红润的阿姨邵芳,精心打扮的她还涂上了口红。作为“陪聊”时间最长的一位义工,邵芳在明基血液科病房里已经整整和患者们拉了10年的家常。“我自己也曾经是位白血病患者,曾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当初治疗中的辛酸痛苦与感动,让我对‘义工’这份工作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可能是“陪聊”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邵芳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邵芳说,自己在患病初期也曾经有过“情绪崩溃期”。虽然亲弟弟和自己的配型是“全相合”,但对于血液病的恐惧还是让自己无法坦然面对。“我患病的时候孩子才一岁都不到,有一天李主任竟然把我儿子抱到了我的床边,还开导我,‘你不能让孩子长大后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了妈妈。’”看着年幼的孩子,邵芳豁然开朗。在无菌舱里呆了99天,邵芳获得重生。因为到医院复诊的次数比较多,邵芳的儿子甚至喊李东“院长妈妈(李东亦为明基医院党委书记)”,而邵芳只要一有空,便回到明基,陪着病房里的新病人聊聊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血液病患者度过“情绪崩溃期”。小组已有近80人参加邵芳告诉记者,自己“陪聊”过的一位退伍小伙让自己印象十分深刻。“小伙子还当过兵,退伍第二天就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性格内向的他一开始还不愿意相信。”年龄比小伙大了一轮的邵芳成了小伙子的“知心阿姨”,甚至当小伙子进了无菌舱后,邵芳还通过探视舱的电话给小伙加油打气,“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所以,一定要加油。”如今,这位小伙已经成功战胜了白血病,还和心爱的女友顺利结婚。“给病人加油打气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报喜不报忧。和病魔抗争的痛苦基本上是不和他们讲的。”作为“陪聊义工”的“元老”,邵芳已经总结出了“陪聊”安慰病人的一套方法。“坚持下去的勇气对于治疗是多么重要。所以我经常会主动探视病友,当得知有捐髓者临时弃捐后,我会主动打电话进行劝告,告诉大家捐髓是有爱心的行为。”李东主任欣喜地告诉记者,这支由自己亲手组建起来的“陪聊义工”小组已经拥有了将近80人的团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曾经的血液病患者,都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和互相鼓励打气存活下来,而且生活得很好。通讯员李娜扬子晚报记者杨甜子

详情
2013-04-03

[现代快报]一顿能吃6个狮子头 肠腔长满葡萄息肉

偏爱吃荤的张阿姨可谓是顿顿不离肉,遇到自己爱吃的狮子头更是能超常发挥,一顿吃下6个,但这个多年不变的爱好却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近日,张阿姨被查出肠上长了数十枚息肉。她和家人辗转多地求医,最后从盐城老家赶到南京明基医院,慕名找到明基医院内科部部长、消化內镜中心陈志坦主任为她手术。患者:结肠长了十几个息肉,最大的5cm张阿姨65岁,平日里特别喜欢吃荤,一顿能吃下6个狮子头,而对素菜常常是无动于衷。去年2月开始,张阿姨发现自己便血,但因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她和家人都误以为得的是痔疮,没放在心上。今年初,张阿姨便血的情况变得严重了,几乎天天有。放心不下的家人带着张阿姨到当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当时医生叫我们进去看,真是吓死了,肠子里长满了大大小小东西、有的还特别大、形态不一、像盘桃、像草梅、像葡萄、最大直径5cm以上。医生说只有进行全大肠切除。”家属回忆说:前后到了多家大医院、寻求保肠切除巨大息肉都没有说法,后来听说南京明基医院陈志坦主任在內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包刮消化道巨大息肉很有功底,所以特慕名而至。医生:行医30年,如此巨大息肉很少见通过内镜检查,陈志坦发现张阿姨的结肠上长了数十枚息肉,在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各有一枚巨大息肉、几乎可堵住肠腔。陈主任说、他行医30多年、如此巨大息肉极少遇见过。针对这个情况,他先为患者做了巨大息肉病理切片检查,报告提示为轻-中不典型增生。虽为癌前病变、但仍可进行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通常具有营养血管供应、镜下切除和黏膜下剥离术风险很大、易出血、易穿孔。”所以陈主任术前要准备两套方案,先内镜下切除或剥离,万一发生并发症,如内镜下止血及修补(钛夹闭合)失败,即进行腹腔镜下治疗。巨大息肉50%会癌变,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不可取庆幸的是,张阿姨经过2次内镜下治疗,不但保住了大肠,清除了全部的息肉,也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还省了不少费用。陈主任分析,张阿姨的多发肠息肉与其喜欢吃荤虽无直接关系,但从临床角度看,胃肠息肉是消化道癌腔状态,巨大息肉50%会癌变。也有资料证明,西方人有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其大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我们。近20年来,我国年轻人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年轻人的食谱变化、喜欢大鱼大肉有关。因此适当吃荤多吃素,有利于清理肠道毒素、进而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机会。最后陈主任也提醒市民,内镜下摘除大肠息也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复诊检查也非常重要。就肠道而言,一次肠镜检查很难发现肠腔内的所有病灶,部分息肉的漏检亦是难以避免的。刘洋 

详情
2013-02-24

天天熬夜,28岁IT男突发心梗

快报讯(通讯员刘洋记者刘峻)入眠难,睡得晚,28岁的IT男小李,每天都是凌晨入睡,本觉得对身体没啥大碍。但不到一年的时间,身体终于负荷不了,凌晨突发心梗。专家提醒,临近春节,亲朋守岁欢聚常是通宵达旦连轴转,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增加心梗发病率。  家住玄武区的小李(化名)今年28岁,是位软件工程师,平日工作较忙,下班回到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玩会游戏、浏览网页、逛逛贴吧、看个电影、电视剧,再一看时间就到凌晨两三点钟了。”但是早上还要准时起来上班,每天算下来,睡眠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碰到周末,小李也会狠狠地补上两觉,连续睡上十多个小时。  仗着自己年轻,小李一直没觉得熬夜是“多大事”。但是,今年2月初的一天,小李像往常一样,凌晨两点多才睡下,睡梦中他隐隐觉得胸口痛。“我当时还以为是睡姿不对压着了。”他坐起身喝了点水,仍旧没改善。天亮后,小李到明基医院急诊。急诊医生立刻给他做了检查后,确诊为心梗。  心内科主任李新回忆,病人的血管里有大量血栓拥堵在一起,专家立即对其采取了冠脉内血栓抽吸术,把淤堵的血栓抽出来,同时联合药物溶栓,终于溶通了一小段。  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两天后,小李进行了心脏造影复查,结果很乐观。专家说之前堵塞的血管没有狭窄,血管是好的,只是有些断断续续的血栓,血流已经通畅,血栓也在自溶。  为何会突发心梗?医生解释,年轻人突发心梗,很多时候是因为劳累引起了血管痉挛,血液流通不畅,血栓在痉挛处慢慢淤堵形成心梗。小李的情况比较幸运,如果阻塞发生在回旋支的近心端,很可能引发猝死。  李新介绍,年轻人突发心梗,一般由先天畸形、外伤、吸毒、生活方式改变等引发。小李此次发病的诱因应该是长时间的熬夜造成的。日常饮食时高蛋白、高脂肪摄入超标,缺乏运动,直接会造成血脂的异常,加上长期熬夜,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很容易引发血管痉挛,诱发心梗。

详情
2013-02-24

小夫妻争执过年回谁家 丈夫一气吞下15厘米弹簧

晨报讯(通讯员 顾颐菲 刘洋 记者 华琳月)春节长假,绝大多数人在一片祥和中度过,但是,昨天记者从南京多家医院了解到,有些人却因为与家人发生口角、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最终只能在医院过春节,严重的更是失去了性命。  家在安徽的小张因为和妻子争执关于过年回谁家的问题,结果一气之下想不开,把自行车上的一根长15厘米的弹簧吞了下去。后来被紧急送到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翔通过透视胸片,发现这根弹簧卡在了食管处,离咽喉4厘米左右,而且弹簧是两头都带挂钩的,上面的一端挂在了食道壁上,下面的一端无法判断是否也钩住。为了减轻小张的痛苦,他们采用胃镜探查,先将上端从食管壁上小心取下,再通过套管把弹簧裹住,通过牵扯,幸运地发现,下端钩子并没有钩住食管壁。于是再将整个弹簧通过套管取出,不然整个食管黏膜就有被钩子拉破的危险。小张在做完了手术后,很快就恢复出院了。如果不是内镜技术的发达和医生娴熟的手法,小张很有可能面临开胸取物的风险。  记者从省人民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像小张这样的患者,过年期间还真不少,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除夕一天就接诊了3例想不开自杀的患者,都是因为与家人发生口角寻短见,其中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子,更是一口气喝下近200毫升百草枯而去世。医生表示,现代人压力比较大,越到过年期间,大家的情绪就越容易波动,也容易因此钻牛角尖做傻事。  家住玄武区的小李(化名)今年28岁,是位软件工程师,平日工作较忙,下班回到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洗洗弄弄,上个网。玩会游戏、浏览浏览网页、逛逛贴吧、看个电影、电视剧,再一看时间就到凌晨两三点钟了。”但是早上还要准时起来上班,每天算下来,睡眠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碰到周末,小李也会狠狠地补上两觉,连续睡上十多个小时。  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健康,小李一直没觉得熬夜是“多大事”。前不久,小李像往常一样,凌晨两点多才睡下,睡梦中他隐隐觉得胸很痛。“我当时还以为是睡姿不对压着了,动了动,没有用。”之后又坐起身喝了点水,仍旧没改善。小李心想,要是这么疼下去,今天恐怕是上不了班了,索性还是到医院看看,开个病假条。此时,外边天刚蒙蒙亮,小李忍着痛,打出租车到了明基医院急诊。急诊医生立刻给其抽血、做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基本确诊为心梗。医生立即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才让他转危为安。  检查中,医生发现,小李的血管并没有狭窄,为何会突发心梗?该院心内科李新主任解释,年轻人突发心梗,很多时候是因为劳累引起了血管痉挛,血液流通不畅,血栓在痉挛处慢慢淤堵形成心梗。小李的情况比较幸运,如果阻塞发生在回旋支的近心端,很可能引发猝死。  李新主任介绍,年轻人突发心梗,一般由先天畸形、外伤、吸毒、生活方式改变等引发。小李此次发病的诱因应该是长时间的熬夜造成的。日常饮食时高蛋白、高脂肪摄入超标,缺乏运动,直接会造成血脂的异常,加上长期熬夜,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很容易引发血管痉挛,诱发心梗。

详情
2013-02-24

鸡骨、鸭骨、鱼刺、硬币成卡喉“利器”

今年刚上小学的兴兴(化名)春节到奶奶家过年,爷爷奶奶每天变着花样地给他做各种好吃的。前两天吃过鸡汤后,兴兴直喊嗓子疼,喝水、吃饭都不见好转。等到第二天,兴兴痛得连水都不敢喝。爷爷奶奶立刻带他去了家附近的医院,由于看不清兴兴的嗓子里究竟卡了什么东西,医生无法施治。无奈之下,祖孙三人找到了明基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庭赞主任。  李主任先将胃镜探进兴兴的食管,结果什么都没找到。李主任推测,异物很可能卡在了视野不清的咽喉部。由于喉咙先天的特殊结构,在食道和气管顶部有个“小门”,呼吸时关闭食道,下咽时关闭气管,兴兴张口检查时医生根本看不到异物。在反复进镜、退镜尝试了四次后,李主任终于发现了卡在他喉咙会厌后的异物。由于操作空间有限,视野不清,李主任仅能凭借经验,找准时机果断夹出。而导致兴兴3天不吃不喝的元凶竟是一块三角形的鸡骨头。  李主任介绍,从日常门诊接诊的病例来看,鸡骨鸭骨、鱼刺、硬币现已成为小孩子卡喉的常见“利器”,家长在给年纪小的孩子喂鱼时,两人搭配挑刺;吃饭时家长不要逗小孩子说话、嬉笑;家庭聚餐时,多留意潜在“危险”,让孩子远离卡喉利器。    刘洋 华琳月

详情
2013-02-24

感冒总想“扛过去”,结果扛成肺炎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各种“节日综合征”也在7天的长假里集中“迸发”。记者专程采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医大二附院、明基医院的相关医生,为您盘点春节期间的“节日综合征”。通讯员程守勤顾颐菲刘洋扬子晚报记者杨甜子掉以轻心>>>小小感冒不重视,最终发展成肺炎中大医院呼吸内科骆益民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由于春节期间感冒病人所占比例较高,一部分患者对感冒治疗掉以轻心,治疗不够及时,导致肺炎患者明显增多。今年26岁的王小姐几天前有点鼻塞、打喷嚏症状,起先以为自己年纪轻,扛一扛就会好的,不料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还伴有胸痛等情况,这才赶到医院就诊。经过血液检验、胸片等检查后,确诊为肺炎,并被建议住院治疗。还有的老年患者认为过年期间看病不吉利,得了感冒自己在家随便吃点药应付一下,以为就没事了,结果引发肺炎以及其他相关疾病。专家指出,春节期间气温多变,人们走亲访友十分辛劳,身体很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各种疾病就会趁虚而入。因此有必要提醒人们,千万别对感冒这些小毛病掉以轻心,一旦出现感冒的症状,到医院让医生看一下,若存在肺部感染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彻底治疗。骆益民副主任医师提醒说,虽然现在天气渐暖,温度有所回升,但是仍要注意保暖,人们应及时根据气温高低适当增减衣物,体弱者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另外,春节7天长假虽已结束,提醒大家生活规律要恢复正常,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充沛的体力;饮食要清淡些,避免暴饮暴食;要调整好心态和节奏,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慢性病患者应遵循医生嘱咐坚持规范治疗,以免诱发疾病发生。疏忽大意>>>8岁男孩鸡骨卡喉,3天不吃不喝8岁的兴兴到明基医院就诊时已经三天不吃不喝,直喊嗓子疼。家人本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喉咙痛,明基医院消化内科李庭赞主任给兴兴检查后发现,竟然是喝鸡汤时被鸡骨卡住了喉咙!兴兴的奶奶告诉记者,春节里爷爷奶奶每天变着花样给兴兴做各种好吃的。几天前吃过鸡汤后,兴兴直喊嗓子疼,喝水、吃饭都不见好转。等到第二天,兴兴痛得连水都不敢喝。无奈之下,祖孙三人找到了明基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庭赞主任。李主任先将胃镜探进兴兴的食管,结果什么都没找到。李主任推测,异物很可能卡在了视野不清的咽喉部。由于喉咙先天的特殊结构,在食道和气管顶部有个“小门”,呼吸时关闭食道,下咽时关闭气管,兴兴张口检查时医生根本看不到异物。在反复进镜、退镜尝试了四次后,李主任终于发现了卡在他喉咙会厌后的异物。而导致兴兴3天不吃不喝的元凶竟是一块三角形的鸡骨头。李主任介绍,从日常门诊接诊的病例来看,鸡骨鸭骨、鱼刺、硬币现已成为小孩子卡喉的常见“利器”!而节日期间孩子异物卡喉的病例尤其多。李主任提醒,家长在给年纪小的孩子喂鱼时,两人搭配挑刺;吃饭时家长不要逗小孩子说话、嬉笑;家庭聚餐时,多留意潜在“危险”,让孩子远离卡喉利器。鲁莽行事>>>与妻子争吵,小伙吞下15CM弹簧春节串门,先去娘家还是婆家?南京的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小张和妻子竟然争吵得不可开交。小张结果一气之下想不开,把自行车上的一根长15厘米的弹簧吞了下去。后来被紧急送到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翔通过透视胸片,发现这根弹簧卡在了食管处,离咽喉4厘米左右,而且弹簧是两头都带挂钩的,上面的一端挂在了食道壁上,下面的一端无法判断是否也钩住。为了减轻小张的痛苦,他们采用胃镜探查,先将上端从食管壁上小心取下,再通过套管把弹簧裹住,通过牵扯,幸运地发现,下端钩子并没有钩住食管壁。于是再将整个弹簧通过套管取出。小张在做完了手术后,很快就恢复出院了。

详情
2013-01-23

30年来每天半斤酒 六旬老人查出贲门癌

六旬老人每天半斤酒、半包烟,这一喝就是30年。半年前,突然出现胸部隐痛,吃饭困难,到医院一查竟是贲门癌。专家提醒,又值岁末年初聚会家宴扎堆时期,小酌怡情,酗酒伤身,长期饮酒更易诱发癌症。  烟酒不离,30年后查出贲门癌  家住建邺区的杨老,今年64岁,平日里喜好烟酒,每天都要喝上半斤酒,抽半包烟,因身体一直没啥大毛病,杨老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挺惬意。可就在半年前,杨老像往常一样喝酒,但事后感到胃部隐隐作痛,一直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贲门癌。性格倔强的杨老一时无法接受,抗拒治疗。转眼又忍了3个月,杨老发觉,除了胃部疼痛,吃米饭都出现困难,总觉得堵在胸口,咽不下去。思前想后,杨老来到了家附近的明基医院消化科。  明基医院内科部部长,消化内科陈志坦主任亲自为杨老进行了内镜检查,他发现杨老食管下端有很多软组织肿块,将原本不大的贲门口堵上了大半。为了缓解杨老吃饭困难,陈主任在他的食管下端置入了一枚支架,将肿块撑起,保证食管畅通,同时又对其进行了药物化疗。  手术风险大,多处就医被婉拒  最近这个月,杨老觉得食管好像又堵了,连喝粥、吃流食都会恶心,咽不好还会呕吐。胸部CT显示,杨老的贲门癌很可能出现了转移,急需入院手术探查。考虑到手术风险较大,杨老分别到多家医院咨询,均被婉拒。半年多的病痛折磨、多家医院的辗转求医,杨老做梦都想尽早解除病痛,极强的求生信念支撑着他。  明基医院院长、普外科主任杨德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在详细了解了杨老的病情后,决定为其进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杨院长发现,在杨老胃里贲门口的位置有一个如拳头大小的肿瘤,而之前植入贲门位置的支架也已经被增生的癌变组织浸润包裹起来。随后,专家对杨老食管下端、贲门及其他已被癌细胞转移侵犯的局部胃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及吻合术。术后,杨老恢复良好,出院时已恢复正常饮食。如今,杨老只需每月来院化疗一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贲门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专家提醒,贲门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轻哽噎感,许多人都误以为是胃病,这时是可以通过纤维食管镜、胃镜诊断;中晚期贲门癌则可以通过上腹部CT确定病变范围精确诊断。像杨老这样,当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时说明病症已经到了晚期,治疗难度很大,而此时,多学科的联合诊治更利于病人恢复。  杨德同院长介绍,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酒精能增加癌症发病,每年都会接诊到长期饮酒诱发食道癌、胃贲门癌的病例。而很多嗜酒者又同时吸烟,烟酒协同作用更易诱发癌症。刘洋

详情
2013-01-08

饮酒吃猪肝,不易醉?不靠谱!

近日,一则号称“跟着做,酒量大增”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帖子中罗列了约20种方法,从酒前、酒中及酒后,都做了精心安排。但专家称,没什么方法可以增大酒量。帖子中说,为了留出肚子喝酒,喝酒前只能吃七分饱,且不可大量饮水。其实,平常吃饭就应该这样,与酒量提高没有关系。帖子里还称,饮酒吃猪肝最不易醉。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体内维生素B流失,而猪肝富含维生素B,所以煮猪肝或炒猪肝,是理想的伴酒菜。明基医院内镜中心主任陈志坦说,这点从没听说过。帖子指出,酒后吃柿子可以缓解醉酒。陈志坦称,没什么道理。不过,陈志坦指出,帖子里所提到的方法,有部分还是可以借鉴的,能够在饮酒时,保护身体。首先是不要空腹饮酒。在喝酒之前,先吃一些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饮酒时,不可一饮而尽,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醉。饮酒后,不可以喝醋、喝浓茶解酒。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发明说,饮酒没有秘诀,喝下去的酒精仍需人体自身代谢。陈志坦建议,喝酒后多喝白开水,增加排泄。通讯员刘洋现代快报记者刘峻 

详情
138 139 140 141 142/177页 共2116条 143 144 145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