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悬灸技术?
是采用点燃的艾条悬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通过艾的温热和药力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
2.适应证是什么?
适用于风寒湿痹和寒邪所致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气血凝滞所致的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虚寒证、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
3.禁忌证是什么?
实热证、阴虚发热、邪热内者禁灸或慎用;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注意事项
1)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先头身后四肢,壮数先少后多,凡体质强壮者,肌肉丰满处,量可大;久病、体弱、年老和小儿患者,皮薄或多筋骨处,灸量宜小。
2)施灸时,患者的体位必须平正、舒适,不能摆动,防止燃烧的艾炷或燃尽的热灰滚落燃损皮肤和衣物。施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对施灸的反应。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灼伤。
3)施灸时取穴要准,灸穴不宜过多,火力要均匀。注意观察施灸部位皮肤情况,谨慎控制施灸强度、防止烫伤。
4)对于小儿和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操作时可用手指轻触施灸部皮肤,以测知局部受热程度,防止局部烫伤。
5)空腹或餐后1小时不宜施灸。
6)及时熄灭艾火,以防复燃,注意安全。
传染病举报、疾病控制及健康知识咨询请拨打12320公益电话
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http://www.jscdc.cn/KABP2011/
南京明基医院.健康园地点击路径:http://www.BenQMedicalCen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