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恍然为特征的疾病。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功能发育未完善、肠肝循环的特性,因此极易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有三种: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5-7天达到高峰期,7-10天开始逐渐下降,10-14天完全降至正常,早产儿可能会稍微延长至4周内恢复。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20.6u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umol/L(15mg/dl)。
2)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黄疸是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者黄疸程度非常重,胆红素水平远超过新生儿正常范围,并且黄疸的消退时间也明显延迟。这种情况下可能就属于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有早、高、快、长、直、反复,满足其一就应咨询医生。若新生儿直接胆红素>26umol/L(1.5mg/dl),或大便颜色发白,类似白陶土颜色,需谨慎胆汁淤积或胆道闭锁;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进行性加重时,需考虑病理性黄疸。
3)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导致的黄疸,不会影响新生儿健康。及时停止母乳,黄疸可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消退。停止母乳喂养后,可先换用奶粉代替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可换回母乳喂养,注意维持胆红素水平。
2.新生儿黄疸症状有哪些?
1)皮肤和巩膜变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征兆,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第2天至第4天。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至第7天达到峰值。如果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出院,需要进行随访。
2)当新生儿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时,需谨慎黄疸或高胆红素并发症:皮肤变黄、腹部、四肢皮肤变黄、巩膜黄染、无精打采或生病或难以醒来、体重没有增加、黄疸持续超过3周。
3.黄疸有哪些危害?
如果不及时控制高胆红素水平,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4.黄疸如何治疗及护理?
1)治疗方案:
(1)光照疗法,蓝光(425-475nm)的照射下胆红素结构转变,可以通过胆汁排泄到肠腔,通过大便排出,或者通过尿排出。
(2)换血疗法: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3)药物治疗:酶诱导剂、益生菌、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中药治疗等。
(4)其他: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供氧等。
2)护理措施:晒太阳,但不要持续晒太阳,一般15-20分钟。
3)预防胆红素脑病:加强喂养,保证入量。每天监测胆红素,甚至每天多次监测,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传染病举报、疾病控制及健康知识咨询请拨打12320公益电话
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http://www.jscdc.cn/KABP2011/
南京明基医院.健康园地点击路径:http://www.BenQMedicalCen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