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7-05-18

[南京晨报]小伙被钢管戳穿臀部血流不止

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万一发生被异物插入体内的意外,千万不要情急之下将异物拔出,插入体内的异物根部一定不能松动,要尽快拨打120送医院救治。如果异物过长,可以截掉一部分,但必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32岁的小言在南京一家搬运公司做司机,几天前,小言在卸货时不慎坠落,被一根直径约为2cm的空心钢管插入臀部,所幸送医及时,目前钢管已经被拔出,患者无大碍。 “当时摔下来的时候,血就跟自来水一样涌出,可把我吓坏了。”据小言回忆,平时的工作经常要爬梯子上下卸货,从未发生过什么意外,没想到这次就好巧不巧地被钢管戳穿臀部。意外发生后,小言的同事赶紧拨打了120电话,由于钢管过长,为防止挪动钢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其间还动用了消防官兵紧急救援,在钢管剪断后将小言送到了附近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抢救。 据该院接诊的急诊科阳世宇主任介绍,“患者被送来的时候身上全是血,好在意识还是清醒的”。初步检查发现裸露在外的钢管长约15cm,直径约2cm,从患者的右侧大腿臀部刺入,急诊医护人员快速给予止痛治疗、使用静脉留置针维持静脉通路给药、持续心电监护及心理护理,并安排做增强CT,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虽然钢管戳穿右侧臀部,但未伤及骨头和大血管,只是戳破了肌肉和小血管,这是非常幸运的。 为了防止小言腿部缺血时间过长,随后该院普外科、泌尿科、骨科紧急会诊,当天凌晨就为小言实施了手术。术中,普外科程阳副主任医师小心谨慎地为小言拔除右侧臀部钢管,探查伤口发现伤口深约10cm,程主任及时为其清除伤口坏死组织及异物后,用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防止感染,并留置盆腔引流管一根。手术过程很顺利,术中出血仅5ml,小言成功脱离了危险。 “夏日来临,衣服越穿越单薄,身体的外露使意外伤害来得更为直接。每年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类似事件,都是由于患者的大意造成的,急诊还接诊过钢管戳穿手部、腿部、脑部等病例,特别是工地、车间意外伤患者不在少数。”阳主任说。 阳主任提醒,若在生活中遇到了此类异物穿体事件,首先要保持镇定,找一些干净的毛巾、纱布安置于异物两侧,尽量使异物不要动摇,同时立即送医救治,不要自行采取一些非专业性的处理措施。另外,被尖锐的异物扎伤、刺穿身体时,切勿立即拔出异物,异物插入体内后,可能会刺破局部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如果贸然拔出异物会使伤口暴露并出血不止,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及感染。 通讯员李娜乔洋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7-05-16

[东方卫报]河西人看夜门诊,“上感”者居多

从2008年至今,南京明基医院已走过9年。上周六,南京明基医院在9周年义诊现场公布了一份“河西居民就医”大数据。 七成患者来自河西 从门诊数据来看,来南京明基医院看病的主要还是周边居民,大约七成患者来自河西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基医院的大数据也能反映出这些年来河西居民的就诊情况。 对门诊大数据的整理和解析,一直是明基医院的“必修课”。患者的需求有哪些改变,近期什么问题突出?结合大数据,都能找到答案。医院此举,目的是让患者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妇产科接诊量名列前茅 明基医院有40个科室,但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来看妇产科、儿科、皮肤科、消化内科、骨科的人最多。它们的接诊人次分别占到医院总接诊人次的11.6%、10%、6.9%、6.6%和6.4%。加起来,这5大科室的接诊量几乎占到全院的41.5%。 以妇产科为例,这里的年分娩量一直在南京名列前茅。仅2016年,就有5103名明基宝宝出生,其中男宝宝2694,女宝宝2409。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前,明基医院妇产科就一直处在高负荷运转之下,“一床难求”并不是虚言。 考虑到挂号、产检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很多孕妇半天的产检假根本不够用。因此,南京明基医院决定开设专门的“夜间门诊”,分流孕妇,减轻压力。虽然很多妈妈的产检被挪到了晚上,但要看的专家,要做的检查,一项也不会少。相反,因为不再过长时间排队,就诊的体验感大大提升了。 儿童意外伤害多,一旦发生,就需要紧急处理。所以明基医院有24小时的儿科急诊。 都知道儿科医生很忙,但最忙的一次,明基医院儿科主任一次门诊看了200多个孩子。 夜门诊,来看上呼吸道感染的人最多 夜门诊中,诊断有1140种疾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咽内异物、妇科检查和结膜炎最多,除了妇产科和儿科(这两个科室2016年之前就已经开了夜门诊),2016年明基医院绝大部分的临床科室都开设了“夜间门诊”。这样,白天没有时间去医院,或者想避开白天就诊高峰的居民,晚上5:30-8:30,也能到医院正常看病。 

详情
2017-05-16

[南京晨报]四招教你大医院看病更便捷

三成患者集中在周一、周二门诊 一周7天,1/3左右的门诊患者都集中在周一、周二这两天。近日,在明基医院9周年大型义诊活动现场,从该院公布的门诊大数据显示,患者们更“偏爱”周一、周二到医院看病。对此,业内专家提醒,把握好一些“小窍门”,到大医院看病可以比较便捷。 根据南京明基医院提供的门诊数据显示,到该院就诊的患者大约7成来自河西地区,而且,患者更喜欢在周一、周二看病。该院周一、周二看病人最多为32.5%,周三周四29%,周五至周日38.5%。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基本都存在类似的情况,专家建议,不是急症的患者避开周一、周二这两天。 到大医院看病,患者反映最多的就是排队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小窍门”,到大医院看病也可以更便捷。 1、充分利用好网上预约挂号功能 南京绝大部分医院都已开通网上预约挂号功能,常用的支付宝、微信等也都开通了相关服务功能模块,有的医院甚至已开通网上支付功能,通过网络在家完成挂号和缴费。 2、首诊进社区 患者可先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初诊,现如今大医院科室分工精确,很难一次性挂对科室,这时社区医生可根据患者病因明确就诊科室,避免重复挂号。 3、避开高峰时段 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2:30-3:30是就诊高峰时段,尤其是周一、周二,从周三开始,患者相对较少,不是急症患者可选择错时就诊。 4、做好功课,提前准备好材料 如果是第一次看病,要先系统回顾一下自己疾病症状的起始时间、可能诱因等相关情况。如果是复诊,请携带好之前所有相关的病历、检查结果。 通讯员李娜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孙

详情
2017-05-15

[扬子晚报]院长上门诊 每位病人看足15分钟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李娜 记者 杨彦)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这是很多大医院看病的常态,但在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院长上门诊,却坚持给每位患者至少15分钟时间。昨天明基医院举行了9周年院庆义诊活动,活动上也发布了相关门诊大数据,患者增多,医院则是想办法尽量减少排队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明基医院院长季大玺,同时也是一位肾科专家。在担任明基医院院长之后,仍然坚持每天的门诊。“我坚持给每位门诊患者至少15分钟,这是我对自己提的要求。”季大玺院长告诉记者,开处方重要,但患者的健康教育一样很重要。能和患者多一点点时间沟通,多嘱咐几句,其实是把治疗前移了,防病的意义更大于治病。虽然经常要“拖堂”看诊到中午之后,但季院长觉得这是值得的。 “这目前还不是对全院的要求。”季院长告诉记者,要给患者相对充足的时间又要减少等待时间,明基医院现行的做法是,如果发现哪位专家患者特别多,超过预估的合理看诊量,则立即调同等级的专家来“支援”。 从去年9月份,明基医院绝大部分科室都开展了夜门诊。“这方便了患者,也实现了患者的分流,减轻了白天门诊的压力。”季院长表示,以产科产检为例,经过测算,选择“夜场”做产检,可以比白天节省一个小时的时间。

详情
2017-05-15

[金陵晚报]在南京 周一周二去医院看病的人最多

“九周年患者就医大数据”显示在南京周一周二去医院看病的人最多 □通讯员 李娜 金陵晚报记者 李花 南京大医院林立,引全国各地的患者来此就诊。“看病难,看病烦”依旧是大众的印象。昨天,在南京明基医院九周年院庆活动中,该院公布了“九周年患者就医大数据”,数据显示,周一周二看病的人最多,市民看病可以避开高峰。 1周一周二看病的人最多 从门诊数据来看,来南京明基医院看病,主要还是周边居民,大约7成患者都来自河西地区。从9年的大数据来看,患者喜欢在周一周二看病。 数字显示,周一周二看病的人数为32.5%,周三周四29%,周五至周日38.5%,同样的规律也出现在其他大医院,记者从江苏门诊量最大的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获悉,他们医院周一最多,周二排第二位,周五排第三位,人最少的是周三。为啥出现“周三就诊人数少”的现象?专家认为,可能和患者的就医心理有关系,很着急的病,周一周二就来看病了,周五周六再不看病,就要再拖几天了。所以,专家建议,不是急症的人可以避开周一周二这两天。 2每天上午9点至11点人最多 一天当中,什么时间就诊人数最多?肯定是上午9:00—11:00,记者辗转多家医院发现,全天当中,40%的患者集中在这个时段看病,在这个时段来医院看病有一些“小受罪”,因为几乎每个程序都需要排队。 上午9:00-11:00是第一个高峰期;第二个高峰期在下午2:30-3:30,就诊人数占全天就诊人数的25%。很多人以为,医院和机关一样,上午9点才上班,其实,医院虽然8点开诊,但是7:00就可以挂号了,有些专家7:30就到诊室了,在8点左右挂号的人就诊时间肯定比10点左右挂号的人要短。而下午主要是上午留下来的病人较多,另外这个时段来看病的人也多。 3

详情
2017-05-08

[金陵晚报]八岁男童也会得帕金森病?

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李娜 记者 李花)在明基医院病房,很难想象8岁的强强(化名)是个帕金森类似疾病患者,现在的他笑容灿烂,绘声绘色地与医务工作者畅谈自己的学习生活。“现在我可以打篮球、跑步,都没有任何问题,感觉棒极了。”强强笑着说。 8岁的强强从小就走路不稳,“小时候没觉得有啥问题,没想到大了一直还是走不稳,走路往前冲,没想到孩子会患上‘帕金森’,总觉得随着年龄增长走路也就稳了,后来一直没改善,我们带着孩子到处求医,为了能帮他治好这个毛病。”强强的爸爸说。 今年强强一家通过朋友介绍来到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接诊强强的神经内科主任叶民介绍,“针对强强的病情,可诊断他是帕金森类似疾病里的运动障碍,基因检测发现孩子存在GCH1基因突变,它是‘多巴胺敏感型肌张力障碍’疾病的致病基因,目前孩子恢复得很好。” 叶民解释道:“年轻人若罹患帕金森病,若无中毒等明确病因,那遗传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做针对性基因检测大部分病人可以准确发现致病病因进行及早治疗,改善也较明显。如果直系亲属里有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直系亲属的家人尤其是较年轻的家人若出现运动障碍或肢体抖动症状也需进行相关致病基因检测,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早期诊治的可能性。”

详情
2017-04-24

[南京晨报]小孩子走路不稳,有运动障碍,有可能是“帕金森”基因惹的祸

孩子小时候走路磕磕绊绊纯属正常,但如果长大后还走路不稳,家长就要重视了,有可能是基因出了问题。 8岁的强强从小走路不稳,爱摔跤。强强的爸爸总觉得他是个男孩子,小时候跌跌碰碰很正常,长大后自然就好了。没有想到的是,强强直到3周岁,周围的小朋友都能到处跑到处玩了,强强走路还是不利索,经常往前冲,即使接受系统的走路训练,还是没有改善,爸爸只好带着孩子四处求医。 今年强强一家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据该院接诊神经内科主任叶民介绍,强强的症状类似帕金森疾病,经过多学科会诊怀疑是帕金森遗传基因引起的,于是为孩子做了个基因检测,检测后发现孩子存在“多巴胺敏感型肌张力障碍”疾病的致病基因,强强这种症状类似帕金森,但又有所区别,可通过药物得到控制。由于强强的病情耽误时间长,孩子的身体和心里上都有些问题,于是医院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专门为强强定制了一套整体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强强目前恢复的非常好。据强强爸爸介绍,目前强强已经可以打篮球、跑步,虽然还需要持续地吃药,但是强强的心里和身体状况已经和正常的孩子差不多了,现在家人也松了一口气。 叶主任解释,年轻人若罹患帕金森疾病,若无中毒等明确病因,那遗传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做针对性基因检测,大部分病人可以准确发现致病病因进行及早治疗,改善也较明显。如果直系亲属里有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直系亲属的家人尤其是较年轻的家人若出现运动障碍或肢体抖动症状也需进行相关致病基因检测,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早期诊治的可能性。目前明基医院伸经科可以检测9种常见类型帕金森病基因检测,覆盖帕金森病临床大部分基因突变。 叶主任还告诉记者,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障碍等是该病的主要表现,但部分早期病人首发症状仅表现为颈肩部酸痛僵硬震颤,其次是运动障碍或强直,患者以为症状不明显没有引起重视而被延误了治疗。 通讯员李娜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17-04-24

[现代快报]八岁男孩走路像醉汉 基因检测竟然是这个病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记者刘峻)4月13日,在南京明基医院病房,强强(化名)笑容灿烂,和医务工作者畅谈自己的学习生活,相比之前判若两人。"现在我可以打篮球,跑步,都没有任何问题了,感觉棒极了。"强强笑着和大家说。 8岁的强强从小就走路不稳,"小时候没觉得有啥问题,没想到大了一直还是走不稳,走路往前冲,没想到孩子会患上帕金森,总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路也就稳了,后来一直没有改善,我们带着孩子到处求医,为了能帮他治好这个毛病。"强强的爸爸说。 今年强强一家来到南医大附属明基医院,明基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叶民经过全面了解强强的病情后给强强制定了治疗方案。"针对强强的病情,可以诊断他是帕金森类似疾病里的运动障碍,我们先给孩子做了基因检测,发现孩子存在GCH1基因突变,它是"多巴胺敏感型肌张力障碍"疾病的致病基因,于是专门为其制定一个整体的治疗方案,配合药物治疗,目前孩子恢复的很好。"叶民主任说。 专家说,孩子确实需要终生服药控制病情,但是不幸中的万幸是,药效不会减退,只要正常吃药,孩子智力等其他发育和常人一样。 专家说,年轻人若罹患帕金森疾病,若无中毒等明确病因,那遗传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做针对性基因检测大部分病人可以准确的发现致病病因进行及早治疗改善也较明显。如果直系亲属里有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直系亲属的家人尤其是较年轻的家人若出现运动障碍或肢体抖动症状也需进行相关致病基因检测,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早期诊治的可能性。目前神经科可以检测9种常见类型帕金森病基因检测,覆盖帕金森病临床大部分基因突变。 叶主任还说:"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障碍等是该病的主要表现,但部分早期病人首发症状仅表现为颈肩部酸痛僵硬震颤,其次是运动障碍或强直,患者以为症状不明显没有引起重视而被延误了治疗。"

详情
2017-04-24

[现在快报]时尚电子烟真的能戒烟吗?

多数电子烟含有尼古丁,也会上瘾;监管有空白,未成年人很容易买到 小狄(化名)烟龄6年,就是戒不掉。听说电子烟健康,他买了电子烟设备,包括主机、电池、烟嘴等,花费近千元,烟瘾上来就抽电子烟。小狄发现,电子烟市场很混乱,网上、实体店都能买到,这意味着未成年人也能轻易买到。电子烟是否真的就更健康呢?谁来监管?是否有助于戒烟?对此,现代快报记者展开调查。 实习生谢毓灵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虞健熙张瑜 现状 新时尚,吸电子烟成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小狄说,原以为电子烟就是一种戒烟辅助,没想到吸电子烟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甚至可作为社交工具。如今,南京街头有不少电子烟体验店,阿成(化名)的店就在新街口,摆放着一整排立柜,电子烟及其相关配件满满当当,仅烟油就有上百种口味。记者进店时,发现几位客人正在选购,烟雾缭绕,充斥水果花香混杂的烟味。 阿成说,有一批忠实顾客,他们还组建电子烟烟友群,人数已过百。“我曾有7年烟龄,一天抽两包烟,一直想戒。两年多前,朋友推荐电子烟,现在已很久没碰过香烟了。”阿成说。 “看他们抽电子烟一口一个‘蘑菇云’,感觉特别酷。”小狄说。有人追求烟雾量最大化,有的喜欢吐出各式烟圈,还有人尝试不同口味烟油。网上流行国外大神吐烟视频,也吸引不少年轻人。阿成也通过开店,认识许多朋友,大家常在店里聚会,分享玩烟心得。 从几百元到上万元,电子烟价格悬殊 阿成提到,他的店主要还是给大家交流,给新手试烟油,产品主要在网上出售。 据了解,在体验店,电子烟设备便宜的一套几百块,贵的上万元。“店里主要卖进口的,带控温盒子的,五六百就可以买到很好的。机械的加上雾化器,价差更大。”阿成说,设备主要是手握型烟盒或烟杆,烟嘴部分就是“雾化器”。“对于刚抽电子烟的人来说,七八百买一套电子烟完全够用了。” 电子烟后期投入主要是烟油。市面上烟油价格悬殊大,以30毫升的,国产的10-30元不等,欧美烟油大多超过100元。 

详情
93 94 95 96 97/179页 共2142条 98 99 100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