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爷今年66岁,因阵发性房颤反复心悸、胸闷不适快半年了,一直依赖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最近3个月发作次数明显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有时候甚至持续2-3小时,一旦发作,心跳速度就高达120-170次/分钟。
饱受折磨的孙大爷经当地医生介绍,慕名找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新。李新副院长接诊后,详细了解孙大爷的病情,考虑孙大爷规律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理想,且发作频繁,与孙大爷沟通后决定为其施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与以往消融手术不同的是,孙大爷的手术还用上了3D打印技术,专家团队在术前将3D打印技术与最新的房颤治疗手段结合,使用3D打印技术完全复刻了孙大爷的心脏结构模型,将孙大爷的左心房制作出来,并通过立体客观的心房打印体,提早获知血管畸形等复杂性问题,提前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方案。据了解,这也是该院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
在完善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充分抗凝、相关检查后,李新带领心内科电生理手术团队及心导管室护理团队对孙大爷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顺利成功,术后孙大爷至今在李新门诊复诊随访已有一月余,未曾再发作心悸不适。
李新介绍,导管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都是目前较新且疗效明确的微创介入手术,借助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体验,更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李新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长,我国的房颤发病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脏射血减少20%-25%。可以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明显不适症状,同时容易形成心房附壁血栓,如血栓发生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如脑栓塞(即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肠系膜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冬季来临,心血管病发病率增加,一旦有心脏不适应立即就医。
通讯员 李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