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江南时报]今年“三伏”延长至“四伏”,长达40天中医专家:今年伏天特点是湿气大

2015-07-29 20:45:50     本站编辑     本站原创     2438次

昨天是“入伏”的第一天,此后将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今年的三伏天却有些特别,比去年多了10天,长达40天。专家提醒市民,今年南京梅雨期延长,雨水较多,湿热表现明显,所以脾胃不好、患有关节炎的市民,要在此时格外注意“养生”,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冬病夏治”。


今年以湿为主

易发呼吸系统疾病

三伏天出现在每年的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今年的三伏天却“不幸”地长达40天,比去年多10天。7月13日进入“初伏”,8月22日“出伏”。

南京明基医院中医科尤虎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今年南京的梅雨期延长,入伏前雨水比较多,所以今年伏天的特点是“湿热”表现明显。因此,尤虎提醒,体内湿气重、体寒的,比如脾胃功能差、患有关节炎的患者,要在今年格外注意养生。另外尤虎提到,今年全年都以“寒”、“湿”天气为主,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病,也是今年易发的,有这类病史的患者也要注意。

《黄帝内经》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将这一养生原则延续至今。尤虎解释,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的气血附在人体体表,然而此时内脏气血却是偏弱的,所以夏季内脏反倒容易受寒。因此,中医上有句老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尤虎解释说,炎热的夏季吃暖性的食物好,反倒不应太贪凉,否则将“风”、“湿”、“寒”这三股邪气引入了体内,导致内脏受寒后,这一年冬季脾胃、关节上的疾病就会“跑”出来了。

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呼吸道、皮肤病患者要注意

“未病先防,已病治疗。”采访中中医专家告诉记者,一般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对“冬病”也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谈及“冬病夏治”,尤虎介绍,这个范围很广,所有在冬天容易加重的病,都在治疗范围内,而且治疗方法也很多。在中医上,“冬病夏治”的疗法有三伏贴、三伏灸,还有药浴、进补中药等。

中医专家告诉记者,“冬病夏治”主要适合五类疾病:颈肩腰腿痛、办公室一族患颈肩综合征、“空调病”引起的过敏症状,特别是秋冬季节时常发作的老寒腿;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支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患者;虚寒性疾病:慢性结肠炎、胃痛、慢性腹泻、体虚怕冷、四肢不温、中气不足、胃下垂;女性虚寒性痛经;对阳虚、虚寒型体质的病人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分享到: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