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扬子晚报]肌酐升到900多,半年转为尿毒症! 透析患者还需守护好这条“生命线”

2024-03-20 17:06:55     本站编辑     本站原创     465次

2024年3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往往起病隐匿,极易漏诊、误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已经达到84.4万人,但平均透析龄还不到5年。透析后的并发症、血管通路维护等,亟待提高知晓率。此外,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糖友”也应引起警惕。本期大咖健康课,南京明基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楼季庄,从临床一线,深入解读我们的“净化工厂”——肾脏。

糖尿病患者或成慢性肾脏病第一大高危人群

5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时不时胸闷、气喘,平常吃点东西还会呕吐,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他,一直感觉自己消化功能不太好,于是前往医院检查。令他难以置信的是,肠胃倒是问题不大,但肌酐已经高到500μmol/L多。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范围大约为:44-113μmol/L(各家医院范围有一定差异),当血肌酐超过113μmol/L时就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

楼季庄主任告诉记者,数据显示,目前肾小球疾病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第一大原因,随着糖尿病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久,糖尿病将成为终末期肾病排名第一的疾病。“我们现在住院部肾脏病人,其中有一半患糖尿病,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会造成肾脏损害呢?楼季庄解释道,“首先是由于该疾病本身的自然规律造成的,因为糖尿病一旦形成后,会在体内形成一些糖基化的终末产物。终末产物从氧化应激等机制上,主要破坏三个方面:第一是破坏人体的大血管,第二个是破坏人体的微小血管,第三是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从结构上来讲,肾脏是我们人体内血管最丰富的一个器官,由大血管、中血管、小血管等组成,其中神经末梢也十分丰富。这种结构的组成就造成了糖尿病容易把肾脏作为损害的首要器官来破坏。”

事实上,糖尿病早期,它的高滤过、高灌注就增加了肾脏的负担,而随着病程发展,还会将血管破坏掉,其中包括肾脏内的血管。因此在整个糖尿病病程中,各个阶段都容易破坏肾脏,也就造成了现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楼季庄指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要加强对肾脏的关注,同时加强早期防治,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另外他提醒,除糖尿病患者外,肾脏病的高危人群还包括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其次,肾脏的血管丰富,容易受到血压影响;和遗传相关的疾病如多囊肾,父母一方有,子女患病几率也会提高。“总体来说,在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但凡影响到血管和免疫系统,以及遗传因素,大家都要引起重视。”楼季庄补充道。

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发病往往很隐匿

作为人体的“净化工厂”,肾脏可以净化血液,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排出尿液,还兼有调节血压、促进造血、防止骨质疏松等功能。肾脏平常“闷声工作”,不畏辛劳,当它出现问题时,往往没有典型征兆,发病隐匿,故称为“沉默”的杀手。

张爷爷(化名)最近体力一直不佳,躺在床上休息了好几天,家人见状赶紧带他前往医院。检查显示,血色素只有3克,严重贫血,接近死亡的程度;进一步检查发现,还有肾衰、肾性贫血。接诊的楼季庄主任告诉记者,肾脏病症状不典型,可能会表现出疲乏无力或是轻度贫血,但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水肿、排尿也正常,并不会太在意,但其实这是逐渐发展“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尤其是20~30岁的年轻人,往往症状较重时一检查已经是尿毒症。”

讳疾忌医的李阿姨(化名)就在半年的时间里,从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为尿毒症,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去年8月她来就诊时血肌酐大约300μmol/L,经过保守治疗后有所下降,同时帮助纠正了贫血。”楼季庄说,“出院后我建议她每个月复诊一次,但她很害怕看医生,不愿意复诊;平常也容易焦虑,睡眠差,血压也控制不好。结果半年没见,她的肌酐升到900μmol/L多,过去还可以保守治疗,现在只能做血透。”他强调,临床上还有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甚至没有走到透析这一步,就因为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被剥夺了生命。

血透人数正急剧增加,各种透析并发症需加强防治

楼季庄介绍,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的病人,正在急剧增加,血透人数已经达到84.4万人。虽然患者数量在增长,但治疗能力还需提高,各种透析并发症需加强防治。

他指出,患者一旦进入透析状态后,生活方式就发生了改变,每周需要前往医院2~3次,通过人工肾帮助人体进行排毒排水。正常情况下,人的肾脏24小时都在工作,但尿毒症患者因为肾脏功能衰竭,排毒排水功能丧失,只能依靠“外力”集中式排放,整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就是血压波动,因为人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排水排毒,会造成血管内渗透压和容量的变化,容易出现低血压,由于每个人的血管兴奋程度不同,也可能出现高血压。”楼季庄说,“因为血压的波动,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抽筋,经常表现为小腿上的肌肉像石头一样硬,痉挛的时候病人非常痛苦,如果不及时处理,一般是受不了的。”

此外,在透析过程中,血液流到体外后与透析材料接触,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出现胸闷、胸痛、气喘等突发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危及到生命;而慢性过敏反应也会表现皮肤瘙痒、出疹子等。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失衡综合征,表现出头痛、头晕,肌肉痉挛等症状;还有一系列长期慢性的并发症,比如病人会有贫血、皮肤瘙痒,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

楼季庄强调,透析的过程是一个非生理的状态,可能会出现很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因此特别需要医-护-患之间互相配合,加强甄别,提前预防,及时妥善处理,达到有效治疗。”

延长血管通路寿命,守护透析患者“生命线”

据了解,血液透析是一个将全身血液有效引出体外,再将过滤干净的血液返回身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有一个通路,没有通路就无法透析。对于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线”。目前血管通路常见的穿刺方法有三种:扣眼穿刺法、区域穿刺法、绳梯穿刺法。需要提醒的是,如若穿刺使用维护不当,血管通路会出现并发症。

就在几天前,楼季庄主任刚接诊一位患者,病人膀子上的血管看上去呈串珠状,整个血管的内径达到两三公分以上,后经手术治疗,将扩张的部分收缩,使外形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楼主任解释道,“有些患者出现血管局部膨胀,是因为血管反复穿刺以后薄弱,形成了动脉瘤或是瘤样扩张;有些是血管壁破裂,血流形成一个血肿,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一个囊腔,称为假性动脉瘤。”他强调,无论是动脉瘤还是瘤样扩张,对动静脉内瘘的长期使用都是不利的。“局部鼓‘包’后,还容易被外界侵扰,发生感染;内部局部扩张后,血流形成涡流,还会形成血栓,这些主要和穿刺的使用维护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为了使患者血管通路的寿命尽可能有效延长,楼季庄介绍,“我们很早就建立了血管通路的专业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宣教员、联络员等共同配合,各司其职。在建立血管通路前,宣教人员会和患者解释为何要建立血管通路以及它的重要性;建立血管通路时,专职医生会根据病人的身体、血管等状况,为其建立个体化的血管通路,条件合适,70%-80%的患者会用绳梯穿刺法;血管通路建好后,护理人员会教患者如何维护,遵循使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护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明基医院透析中心血管通路团队有一套建立、维护通路的有效办法,许多患者的血管通路在该中心使用了十多年,他们的经验得到同行及患者的认可。

肾友“生命线”血管通路的功能评估,不仅是医护人员的关键工作之一,也是每一位透析肾友需要掌握的技能。专家提醒,准备透析的患者早期就要意识到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医生,生活中也要加强维护。“建立前,不要增加血管压力,不要让其损伤,平常加强锻炼,使血管增粗,有助于建立血管通路;建好后,保护血管通路区域的清洁卫生以及干燥,避免感染。” 楼季庄表示,因为人体的血管资源有限,患者一定要与医护紧密配合,这样才能尽可能延长血管通路的寿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校对 盛媛媛


分享到: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