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扬子晚报]远离白血病 要提防的远不止甲醛

2021-05-24 10:22:35     本站编辑     本站原创     2097次

image.png

常州一位27岁的小伙子被诊断出高危型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虽然在中华骨髓库和脐血库内没有找到合适的供者,但小伙子仍然是幸运的,在台湾慈济骨髓库,他与一位同为27岁的台湾小伙成功配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这份来自台湾的“生命种子”在零下196℃的液氮中跨越1000多公里,被送到南京,植入到常州小伙子体内,挽救了他的生命。

  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例,也让大家关注到了白血病这一疾病。在早期影视剧中,白血病是一种让人“谈白色变”的绝症,而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李东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应用,白血病已经成为可以治愈的疾病。

  通讯员 李娜 蒋佳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白血病,并不单单是流鼻血那么简单

  男/女主角忽然开始流鼻血,不久之后就会被诊断患上白血病——这是很多人在偶像剧中看到过的“套路”。生活中不少新手爸妈刚看到宝宝流鼻血,还会特别担心,“这不会是得了血液病吧?”其实白血病并不单单是流鼻血那么简单。

  李东主任介绍,白血病其实是我们的造血系统出了问题,是发生在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正常人骨髓中的干细胞每天可以制造出成千上万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其他血液成分。而白血病患者的血液系统,过分“生产”出不成熟的白细胞,挤占了其他正常血细胞的生存空间。

  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生成减少,确实会引发出血,但这种出血并不局限在鼻腔局部,往往还伴有牙龈出血及全身其他部位散在的出血点等。同时由于有凝血功能的血小板减少,常会表现为止血困难。孩子们鼻出血的原因更多来自鼻腔干燥、碰撞损伤或是鼻窦的病变,并不会有按压后仍然血流不止的情况。

  同时,由于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的生成也降低,所以患者还会伴随有贫血、乏力等症状,正常白细胞减少也会让人抵抗力下降,出现感染、发热等症状。全身黏膜、皮肤出血,鼻腔出血,乏力,发热都是白血病早期临床表现,以上不适症状同时出现数量越多,越应提高警惕。而如果只是单纯鼻出血,首选到耳鼻喉科就诊。

  别把白血病当“绝症”,它可治愈

  谈到白血病,很多人会“谈白色变”,觉得恐惧,觉得大笔费用花下去,最终可能“人财两空”。“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新药的研发成功及临床的应用,我们对白血病的治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办法。”李东主任说。

  “患者确诊白血病后,我们首先会去进行诊断分型,确定它是一个高危还是低危的白血病。不同分型的白血病,在临床上治疗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李东主任介绍,一般来讲,低危型的白血病通常认为通过化疗就可以解决,80%~90%的患者通过普通的化疗就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果通过染色体基因检测以后确定它是预后不好的,就会把它认为是一个高危型,通常认为需要做进一步的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无论高危还是低危型的白血病,对于能够接受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诱导、巩固、强化治疗时间大约会在半年左右,之后可回家进行维持治疗和随访,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需强调全治疗流程的关注。“对于患者,我们一般会跟踪五年左右,五年没有再次进展,基本就可以认为治愈,成为正常人了。”李东主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她的患者中有疗后走入婚姻的,有正常生育后代的,也有20年后仍然长期生存的。患者不要轻易丧失信心,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相信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甚至彻底治愈,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不会复发,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岗位。

  甲醛不是白血病单个“元凶”

  对于引发白血病的原因,很多说法莫衷一是,有人说白血病是天生的,有人说油漆闻多了会生白血病,有人说粉丝粉条吃多了会得白血病,还有人怪到胶水棕垫上。李东主任认为,白血病并没有明确的元凶。

  李东主任表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说家族遗传、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等等,常常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来说,暴露在同样强度的致癌物下,个体的遗传基因不同,敏感性也不一样,所以并不是说接触了致癌物就会诱发白血病。白血病患者本身对肿瘤具有易感性,同时又受到了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才诱发了白血病。包括很多人谈到就色变的甲醛,医学上也认为其和白血病有相关性。

  对于甲醛,当然是能远离就远离,但李东主任提醒,比起甲醛,更需要年轻人注意的是熬夜等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我手上很多小年轻病人,追溯病史都能发现有长期熬夜的情况。熬夜多了,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出现感染病毒等情况,在同样的不利环境下,也更容易中招癌症。”

  【大咖小传】

  李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党委书记、血液内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江苏省免疫学血液免疫分会委员、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主治各型急、慢性白血病;各型淋巴瘤、淋巴增殖性疾病;贫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出凝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尤其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生存超20年。

  承担省、市级课题多项,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

  血常规检查主要看这三项

  “和很多有明确症状的疾病不一样,白血病是一种查出来的疾病。”李东主任医师介绍,常规体检中都会进行的血液检查,这些数据各种“箭头”中,也有可能发现白血病的端倪,可以着重看一下以下三项:

  1. 白细胞:只要有细菌或病毒入侵,白细胞就会起作用,起到免疫和防御功能。病原体入侵时可增加白细胞数目来帮助杀死病菌和病毒。通过白细胞数量和比例能大致了解身体有没有出现炎症感染,也能帮助找出引起感染的原因。

  2. 血小板:血小板能维持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当不小心出血时就会发挥凝血和止血作用,促进伤口结痂,加快伤口愈合速度。血小板变化说明凝血功能发生问题,血小板计数少可导致出血不止,血小板增多也有可能是骨髓发生病变。

  3. 红细胞:红细胞能把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身体各个细胞中,也能把细胞中所产生的代谢废物运出体外。血红蛋白水平是红细胞常用指标,来判断有没有发生贫血,若血红蛋白水平比参考值低,说明是贫血。贫血可能是单纯的营养问题,也有可能是血液疾病的早期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血液储存了很多的人体健康信息,同时又在随时变化中。血常规指标变化的范围及数量也各有不同。化验单上出现或上或下的“小箭头”,患者不需要惴惴不安,是否具有临床意义,还需要医生来综合判断。

分享到: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