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互联网医院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1-05-24

[扬子晚报]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正式开科运行

“给我一份信任,还您一颗健康愉快的心!”5月20日,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举行开科运行启动仪式,心脏外科已正式对外提供诊疗服务。同时在启动仪式现场,南京明基医院还携手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启动了“红色心跳”心脏病救助项目,旨在帮助贫困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争取让更多患者早日恢复心健康。  在开科启动仪式上,南京明基医院院长于振坤表示,南京明基医院刚过完十三岁的生日,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明基医院-武汉亚心联合心脏外科中心开科运行,是南京明基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医院强强联合,学科共建的结果,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落实国家医改也是一种重要的尝试,对于非公医疗机构共同成长的模式也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将助力深化南京明基医院2.0版本建设,构建覆盖江苏及周边省份,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给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保障。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董事总经理叶红在致辞中表示,亚心医院是国内最大的三级甲等心脏病专科医院之一。其中,心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已累计完成各类心脏外科手术近7万例,年手术量连续十六年排名全国前三位。联合心脏外科中心启动后,将有20多人的心外科团队常驻明基医院,与明基医院合作,发挥专科技术优势,共同推动南京心外科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心脏诊疗技术和服务。并希望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将南京明基医院的心脏外科水平提升至国内的一流水平。  在启动仪式现场,南京明基医院携手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还启动了“红色心跳”心脏病救助项目。  基金会理事长王黎明介绍,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本着“促进人类生命健康”的理念,开展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关爱和照料帮扶公益性项目。“红色心跳”项目旨在针对贫困家庭的心脏病患者,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助,减轻经济负担。  南京明基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潇介绍,第一期“红色心跳”心脏病救助项目,主要针对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患者,凡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除去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将由基金会进行减免,具体资助标准将根据患者疾病和家庭状况进行评估后确定通讯员李娜蒋佳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

详情
2021-05-07

[南京晨报]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接力” 27岁小伙康复出院了

2021年4月7日,一次历时33个小时、相距1000公里、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接力”在南京明基医院顺利完成,两位同是27岁的年轻生命以另一种形式“血脉相连”。4月30日上午,27岁的高先生(化名)顺利康复出院了。据悉,高先生于4月7日开始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4月21日从移植舱顺利转移到普通病房,经过一周多普通病房的治疗与观察,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从移植至出院,共历时23天。出院时,高先生拉着医生的手说:“感谢明基医院医护人员从住院以来对我的关系和帮助,感谢台湾捐赠者为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是你们给我了第二次生命!”2020年4月,高先生因牙龈出血、身上淤斑于当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高危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先生曾在苏州明基医院血液科多次化疗,但病情时有复发。检测发现有T3151基因出现突变和耐药,负责治疗的血液科主任曹祥山告知患者,必须尽快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能找到合适供者,高先生委托南京明基医院向中华骨髓库申请造血干细胞配型,但在中华骨髓库未检索到HLA匹配的供者,在脐血库也未能配到理想的供者。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科中华骨髓库联络员随即向台湾慈济骨髓库发出加急比对配型申请,幸运的是,数日后慈济骨髓库传来喜讯,找到了合适HLA配型的供者,是一位27岁的台湾小伙子。得知喜讯后高先生于今年2月19日入住南京明基医院开始移植前的准备。这份历时33个小时、跨越1000公里、冰封在零下196℃的造血干细胞,于4月7日输入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高先生体内。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书记李东介绍,30日是高先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第23天,血象和体能恢复得很好,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本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个治疗过程也非常顺利,感谢台湾捐献者捐献了健康的干细胞,同时台湾慈济骨髓库专家们在采集细胞的过程中处理得非常好,细胞的存活率很高。在移植第八天,患者的自身干细胞就开始增长起来了。在第十四天,患者白细胞水平达到7000,血色素已经将近10克,血小板有将近10万,这是个非常好的指标。当天出院,患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孩子的父母亲也非常激动高兴,所有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能够战胜病魔获得重生感到由衷的喜悦和祝福。高先生的母亲激动地表示感谢:“是明基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台湾捐赠细胞的小伙子给了我儿子重生的机会,让他有了希望、有了未来!”通讯员李娜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1-05-07

[南京晨报]结石掉进输尿管里 钬激光发威“水落石出”

近日,现年52岁的戴女士在体检时发现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上段壁增厚,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忧心之余,戴女士来到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寻求进一步治疗。该院门诊接诊张斌副主任医师询问病史时了解到,多年前戴女士曾经有一段时间感觉左侧腰腹部不适,但是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进一步检查。张斌介绍,泌尿外科门诊当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于结石的问题来就诊的。腰痛、血尿,再加上肾结石的病史,十有八九是结石掉进输尿管了。一旦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原本一粒小小的石头,如果安分守己地留在肾脏里面,只要结石体积不是很大、没有合并感染等并发症时倒不至于有太大危害,然而当其进入狭小的输尿管管腔,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时间长了结石越长越大容易引起梗阻,诱发感染,造成肾脏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对此,应是越早越积极处理,效果越好,对身体的损害越小。戴女士多年前曾做过开放式子宫摘除手术,结石嵌顿时间较长,周围输尿管壁已增厚,可能结石已被增生的肉芽组织包裹,手术会有一定难度。为此张斌所在治疗组在彭国辉主任医师指导下为戴女士制定了三套手术方案:经尿道经输尿管镜或软镜钬激光碎石,经皮肾微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以及最后考虑选择的开放取石手术。术中发现戴女士的输尿管情况比预想的更糟糕,传统的碎石方法已经不适用,彭主任团队决定改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顺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同样也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很快,彭国辉确认最佳穿刺点,通过B超引导穿刺定位,顺利穿刺目标肾盏,放置安全导丝,逐级扩张至16F经皮肾微通道,沿通道置入输尿管软镜……手术顺利完成,仅用一个0.8cm小切口,便将2颗6mm嵌顿包裹的结石击碎推入膀胱。术后第二天戴女士即正常进食,下地行走。彭国辉提醒,日常生活中,常规体检非常重要,输尿管结石通常伴有明显的症状,如肾绞痛、血尿等,如输尿管结石没有排出,常造成梗阻、感染和肾积水,影响肾功能,一旦发现结石要尽早治疗。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是利用直径细小、可操作前端弯曲的软性镜子,将输尿管结石或体积不大的肾结石用激光击碎取出。它利用人体天然的泌尿系统腔道,是一种成熟的泌尿外科腔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经自然腔道或经皮肾微造瘘通道进行输尿管镜或软镜碎石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可重复进行等优点。通讯员李娜蒋佳佳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2021-05-04

[现代快报]生命接力迎来圆满结局,这位小伙子出院啦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记者刘峻)珍贵的"生命种子",保存在-196℃液氮里,经过33个小时1000公里的长途跋涉,在4月7日送到南京。这一天,台湾慈济骨髓库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输入27岁的高先生(化姓)体内,原本即将枯萎的生命,又迎来第二次绽放。4月30日上午,高先生顺利康复出院。据悉,高先生于4月7日开始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4月21日从移植仓顺利转移到普通病房,经过一周多的普通病房的治疗与观察,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从移植至出院,共历时23天。出院时,高先生拉着医生的手的说:"感谢明基医院医护人员从住院以来对我的关系和帮助,感谢台湾捐赠者为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是你们给我了第二次生命!"高先生的母亲激动地表示感谢:"是明基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台湾捐赠细胞的小伙子给了我儿子得到重生的机会,让他有了希望,有了未来!"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李东书记介绍,4月30日是高先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二十三天,血象恢复和体能恢复的很好,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本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个治疗过程也非常顺利,感谢台湾捐献者捐献了健康的干细胞,同时台湾慈济骨髓库专家们在采集细胞的过程中处理非常好,细胞的存活率很高。在移植第八天,患者的自身干细胞就已经开始增长起来了。在第十四天,患者白细胞水平达到7000,血色素已经将近十克,有血小板有将近十万,这是个非常好的指标。今天出院,患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孩子的父母亲也非常激动高兴,所有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能够战胜病魔获得重生感到由衷的喜悦和祝福。此次救治展现了海峡两岸同胞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爱精神。也展示了台资明基医院苏州、南京两院区血液科医护人员共同救治白血病病人的合作精神。此前报道:首例!-196℃液氮保存,33小时1000公里运送"生命种子"

详情
2021-04-30

[新华日报交汇点]这位江苏小伙顺利出院后,他说:感谢台湾捐赠者为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

交汇点讯4月30日上午,患有高危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江苏27岁小伙高先生(化姓)康复出院。此时的他,需要特别感谢一位海峡对岸一位血脉相通的亲人,来自1000公里外的造血干细胞已经在高先生体内生根发芽,生命之花再次绽放。去年4月,高先生因牙龈出血、身上淤斑前往医院检查,不幸被确诊为高危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苏州明基医院血液科多次化疗,高先生的病情时有复发。医生发现,高先生体内有T3151基因出现突变和耐药。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高先生是家里的独生子,为了能找到合适供者,高先生委托南京明基医院向中华骨髓库申请造血干细胞配型。遗憾的是,在中华骨髓库和脐血库中,均未检索到HLA匹配的供者。一筹莫展之际,从海峡对岸传来了好消息,台湾慈济骨髓库中找到了合适的供者也是一名27岁的年轻人。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正常的两岸捐赠干细胞的运送途径遇到困难。在南京明基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首席专家陆道培院士团队和“国际血清干细胞之父”李政道博士团队的帮助下,来自台湾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历经1000公里、33小时,最终进入了高先生的体内。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李东介绍,4月7日,他接受了来自海峡对岸的志愿者所捐献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4月21日,恢复良好的高先生从移植仓顺利转移到普通病房后,经过一周多的普通病房的治疗与观察,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从移植至出院,共历时23天。出院时,高先生拉着医生的手的说:“感谢明基医院医护人员从住院以来对我的关系和帮助,感谢台湾捐赠者为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是你们给我了第二次生命!”李东介绍,今天是高先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二十三天,血象恢复和体能恢复的很好,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本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个治疗过程也非常顺利,感谢台湾捐献者捐献了健康的干细胞,同时台湾慈济骨髓库专家们在采集细胞的过程中处理非常好,细胞的存活率很高。在移植第八天,患者的自身干细胞就已经开始增长起来了。在第十四天,患者白细胞水平达到7000,血色素已经将近十克,有血小板有将近十万,这是个非常好的指标。今天出院,患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孩子的父母亲也非常激动高兴,所有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能够战胜病魔获得重生感到由衷的喜悦和祝福。通讯员李娜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叶真

详情
2021-04-30

[南京晨报/爱南京]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接力”27岁小伙康复出院了

2020年4月7日,一次历时33个小时,1000公里,跨越海峡两岸“生命接力”在南京明基医院顺利完成,两位同是27岁的年轻生命以另一种形式“血脉相连”。4月30日上午,27岁的高先生(化名)顺利康复出院了。  据悉,高先生于4月7日开始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4月21日从移植仓顺利转移到普通病房,经过一周多的普通病房的治疗与观察,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从移植至出院,共历时23天。出院时,高先生拉着医生的手的说:“感谢明基医院医护人员从住院以来对我的关系和帮助,感谢台湾捐赠者为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是你们给我了第二次生命!”  2020年4月,高先生因牙龈出血、身上淤斑于当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高危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先生曾在苏州明基医院血液科多次化疗,但病情时有复发。检测发现有T3151基因出现突变和耐药,负责治疗的血液科主任曹祥山告知患者,必须尽快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能找到合适供者,高先生委托南京明基医院向中华骨髓库申请造血干细胞配型,但在中华骨髓库未检索到HLA匹配的供者,在脐血库也未能配到理想的供者。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科中华骨髓库联络员随即向台湾慈济骨髓库发出加急比对配型申请,幸运的是,数日后慈济骨髓库传来喜讯,找到了合适HLA配型的供者,是一位27岁的台湾小伙子。  得知喜讯后高先生于2021年2月19日入住南京明基医院开始移植前的准备。这份历时33个小时,跨越1000公里,冰封在零下196℃的造血干细胞,于2021年4月7日输入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高先生体内。  南京明基医院血液内科李东书记介绍,今天是高先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第23天,血象恢复和体能恢复的很好,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本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个治疗过程也非常顺利,感谢台湾捐献者捐献了健康的干细胞,同时台湾慈济骨髓库专家们在采集细胞的过程中处理非常好,细胞的存活率很高。在移植第八天,患者的自身干细胞就已经开始增长起来了。在第十四天,患者白细胞水平达到7000,血色素已经将近十克,有血小板有将近十万,这是个非常好的指标。今天出院,患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孩子的父母亲也非常激动高兴,所有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能够战胜病魔获得重生感到由衷的喜悦和祝福。

详情
2021-04-20

[南京晨报]过量饮酒加饮料 3米小肠坏死险丧命

亲朋好友在一起聚餐,喝点酒是常有的事。但是卞先生却因为在一次聚餐饮酒后,喝了大量碳酸饮料,肚子鼓得像皮球,造成3米小肠坏死,险些丧命。去年11月上旬,卞先生和同事一起聚餐,从中午到晚上,两餐加起来喝了大量的白酒,其间还喝了很多碳酸饮料。卞先生回忆,当时酒喝的太多了,有点难受,想着喝点饮料能让自己舒服点,但是却越喝越难受。结果晚饭后肚子胀气疼痛难忍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急诊寻求治疗。经该院普外科郑涛副主任医师会诊检查,卞先生腹腔压力极高,压迫肝脏、肾脏、肠道等脏器,肾脏已无法产生尿液。白酒含有大量乙醇,乙醇对胃肠道黏膜有很大的损伤,加上又喝了大量碳酸饮料,大量气体堆积在肠道,进一步加重了肠道的损伤、肠管的扩张,最终导致肠缺血、肠坏死。普外科范朝刚主任当机立断,行腹腔开放手术释放压力,否则腹腔高压会影响脏器血供,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十分紧急。因为来院匆忙,家属也未准备医疗费用,李新副院长获知后迅速指挥医疗团队开启绿色通道先救人。很快范朝刚团队就为卞先生进行了腹腔开放手术,打开腹腔后,卞先生的情况比预想的更糟糕,腹内高压影响了肠道血供,导致3米的肠子坏死,手术切除了大部分明确坏死的肠管。因为及时手术干预,卞先生总算保住了性命。为尽可能保留肠道功能,范主任团队对一些疑似坏死但还有少量血供的肠管做了保留处理,等待后续的二次手术。范朝刚介绍,正常的小肠是3~5米,卞先生切除的坏死小肠接近3米,肠道功能已不完整。这次手术就是要在第一次手术保留的疑似坏死的肠管中,截取血供良好的部分,通过术中的内镜检查,证实保留肠管的功能良好,再将这些好的肠管拼接、缝合到一起。好在手术非常成功,最终成功地为卞先生保留了1.8米小肠以及有60厘米的结肠,将来可以供卞先生康复后正常生活。范主任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胃肠道,喝酒一定要控制好量,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在大量饮酒后,摄入碳酸饮料。新闻链接:http://njcb.xhby.net/pc/layout/202104/13/node_A16.html#content_910462通讯员李娜蒋佳佳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详情
18 19 20 21 22/180页 共2155条 23 24 25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