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5-12-04

【TotalCare】中医整脊让病患啧啧称奇

开诊时间刚到,南京明基医院中医部针灸推拿科谢允超医师的门前已排满了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脊柱侧弯……很多未达到手术指征,长期药物治疗又无效的骨关节病患者都在谢医师的精心治疗下,恢复健康。 谈起自己的专业,谢医师滔滔不绝,诊室的白板上也写着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文件柜里摆放着厚厚的病历资料,每一份病历、每一张X光胶片上,他都认真地做着勾画、记录。他说必须对患者每根骨头、关节的位置、偏差等仔细掌握,提高治疗质量。通过中医特有的整脊手法复位,辅以针灸、中药,多方面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曾有一位老病患,患有颈椎病,肩、颈、腰部疼痛数日,且左右旋转不顺。经人推荐找到谢允超,谢医师使用脉冲能量活化器,应用脉冲打通督脉,通过背部输穴的平衡疗法,起到肌肉放松和骨关节缓解的作用。在病人还没有留意的瞬间,一个果断、到位的手法即让病患有“解套”般的感觉,,疼痛得到缓解,颈部屈伸转侧自如了,病人啧啧称奇。  由于不少人对中医治疗不太了解,以为达不到手术指征就只能靠静养,吃了很多不必要的苦。整脊疗法的优势在于无创伤、恢复较快,尤其对脊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侧弯等手术以外的另一个治疗选择。前不久有患者腰椎弓峡部隐裂2度滑脱,还有位患者肩关节脱位2指,都被医生告知在家静养。之后他们都抱着试试的态度想到中医,经过谢医师的对症治疗,缩短了恢复时间,减轻很多痛苦。据悉,谢允超医师曾在台湾、美国等地进修,使用的是美式整脊Gonstead手法。除骨关节结构偏差引起的相关疾病外,还可治疗包括过敏性鼻炎、免疫性、强直性脊柱炎、消化系统性等内科疾病。谢医师说,中医千年传承的博大精深往往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知道,对症的患者不妨试试。(针对小朋友就医,谢医师特别准备了礼物哄他们开心。)(欢迎提供报道线索,HR-陈凌-7139) 

详情
2015-11-06

【TotalCare】多科联手合作 一日连救3例垂危病患

11月10日,南京明基医院心内科一天内成功救治三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一位患者心跳停止,接受连续60分钟CPR心肺复苏后,由心内科开通梗塞血管,与急诊、重症医学科通力合作展开抢救。整个过程虽紧张危急,却有惊无险,患者转危为安。呼吸心跳停止,电除颤多次无效当日上午,患者陈某突然胸部剧痛,被120送往明基医院急诊。行心电图检查过程中,突然意识丧失,室颤、呼吸心跳停止……病情来势凶猛,“死神”已悄悄来临。第一时间,急诊科予以CPR心肺复苏术抢救,电除颤、胸外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每3分钟注入肾上腺素及阿托品……然而,电除颤1次无效、2次无效、3次无效、4次……抢救室外的家属早已慌了神,抱着襁褓中的孙子瘫软在地上大声哀号:“太突然了!早上还好好的,怎么会这样?”大人的慌乱也让小宝宝感到了恐惧,吓得哇哇直哭。  多科室通力协作,垂危病患起死回生急诊科护士长李亚军见状赶紧上前安慰,并抱起小宝宝避免吓着孩子。与此同时,心内科主任李新、重症医学科主任张震环也在第一时间赶到抢救室。通过大家的全力配合,几位医护人员在持续进行了近1小时的CPR后,患者终于出现心跳。紧接着,心内科李新主任随患者立即转往心导管室,期间,患者又接连发生多次室颤,急诊、ICU和心内科抢救团队一边予以电除颤处理,一边CPR下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为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见前降支完全闭塞。这意味着患者血管完全堵死,必须立即植入支架才有生还的可能!李新主任随即予以支架置入。手术非常顺利,随后患者被安排至重症监护室治疗一周后,转入普通病房。无独有偶,上午这例患者的手术刚忙完,傍晚前后又先后就诊两例同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基医院的医疗团队们再次披挂上阵,马不停蹄地接力抢救,将更多的患者成功拉离死亡的阴影。 (欢迎提供报道线索,HR-陈凌-7139)

详情
2015-01-21

德艺双馨的院长爷爷

南京明基医院院长杨德同教授是位德高望重的普外科专家,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在医疗领域辛苦耕耘了数十年。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部级突出贡献专家,他头上的“光环”还有很多——包括江苏省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胆道外科学组组长,以及《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医学研究生杂志》、《江苏医药》编委等。以医院为家的好院长杨德同退休前曾任职南京中大医院,退休后结缘明基,自09年起便一直为南京明基医院用心操劳着。除了日常的院长事务,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本业,多年如一日的从事着外科诊疗工作。由于工作繁忙,杨院长常常一台手术接着另一台手术。没有安排门诊或手术时,他便耐心处理着繁杂的医院管理事宜。为了能有充分的时间,也为了能及时处理各项工作,他甚至直接住在医院,随叫随到,真心地把医院当作自己的家。他说,只有院长真正把医院当成家,员工才会热爱这个集体,热爱这个大家庭。如此才能安心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他一直努力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用自己的谦和与包容,让无论是来自台湾,还是其他各地的同事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他带领着大家一起努力,让两岸的医疗技术和特色管理有机的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打造出一个真正让百姓受惠的医院。目前,南京明基医院已被江苏省卫生厅评定为三级医院,成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教学医院。已为近300万江苏地区民众提供台湾模式的优质医疗服务,赢得广大民众的信赖与好评。为政府医疗改革提供样本。 

详情
2014-11-18

在明基医院,学得多姿多彩!

明基医院的很多同仁都是在建院初始入职,与医院一路相随,共同成长的。如今8年过去了,谈及在这里的收获,他们往往不假思索的回答:“知识和眼界”。台湾医院的培训方式向来特别,明基医院作为台资医院,将两岸医疗优势结合在一起,的确受益匪浅。心内科主治医师袁斌斌06年硕士一毕业就来这里工作了,当时医院刚起步,病人不多,医师也不多,只有内科、外科和妇产科。大约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住院医师常常是白天在病房值白班,晚上到急诊值夜班,非常辛苦。但即便如此,她从未产生过丝毫离开的念头:“非常锻炼人!遇到很多不同的病例,还有台湾医师为你做形式多样的培训,谁会舍得离开?”培训内容丰富,玩中学、学中玩袁斌斌介绍,那时候眼界大开,每周都会有1-2次的培训,台湾人上课形式和大陆不一样,不是枯燥的灌输,而是多变有趣的互动,什么做游戏、看电影、表演小品等,都能被运用在培训过程中,让大家在玩中学,记忆起来也就特别容易和深刻。她说当时有个台湾医师,每天背个大书包,包里就放着心脏病学最厉害的两本书,随时看随时学。“偶像就在面前,我们都跟着模仿!”回忆起这些画面,袁斌斌眉飞色舞,满脸的兴奋。她说,台湾医师掌握的医学知识都很广泛,所以培训内容很全面,不仅含本专业知识,甚至还涉及心电图、B超之类不是本专业的医学知识。医院还定期对所有员工做心肺复苏培训,这样一旦遇到心脏停止的病人,大家都能应对得当,不至于手足无措。记得有次急诊来了个腹痛病人,作为心内科医师的袁斌斌直接把培训用的B超机拖过去给病人做,判断可能是肾结石。后来病人去B超室检查过后,果然确诊为肾结石。把旁边一位新入职医师看得是目瞪口呆,惊讶地大呼:“你居然连做B超都懂!”那一刻,特有成就感。 鼓励式教育,鼎力支持课题研究说到培训,09年入职的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朱传会也是津津乐道。主任医师都是手把手的带年轻医师,时机成熟也愿意放手让大家去尝试。记得有次朱传会在主任带领下做全麻胃镜检查,因全麻状态下患者舌根后坠、进镜难度增加,进镜过程中患者突发呛咳、脉氧下降。当时她吓坏了,可主任却没有丝毫抱怨,而是一边抢救病人,一边安慰鼓励朱传会,让她继续协助完成手术。事后,又帮助找出问题所在,提醒她如何改进。如果谁想做课题研究,科室也是大力支持,主任们甚至愿动用私人关系找人帮忙提供相关研究的协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朱传会去各科室轮转时遇到不少好老师。印象最深的是肾内科王笑云主任,王主任特别严谨,每天查房时都会提问大家很多细节问题,一边和病人沟通,一边做讲解,每个病人的查房时间往往要花上半个小时。为了不被问倒,大家就会做很多功课,临床技能自然跟着突飞猛进。如今,袁斌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而朱传会手中也有课题基金研究。她们都很满足现在的状态,在明基医院,机会多、发展快。她们也很庆幸自己的眼光长远,在这里能学到更多的本事,拥有更多的技能,而这些都是受益终生的。

详情
2014-11-14

致心胸外科的感谢信

尊敬的明基医院领导:您们好!今天我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给你们写这封信,感谢贵医院的心胸外科王晓明主任和李坤生医生,他们把病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们的医德医风令人敬佩令人感动,他们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使我们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激之情,为了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与谢意特拿起笔来给你们写这封感谢信!我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住进了贵医院,我的主治医生是王晓明主任、住院医生是李坤生医生。能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真是我们修来的福分,住院期间他们每天早晚都会来到病房查看病情,从不间断,待人和蔼可亲,耐心仔细的询问病情,安抚病人的情绪。还耐心的指导我们怎样护理伤口和注意自己的饮食量。他们总是微笑着走进病房,使我们一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就像见到了一个大救星!因为我的病情比较严重,王主任怕我心理负担大,邀请了其他医院的专家来,让我放心。非常感谢他的细心。手术在很多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成功完成了!让我们在这里对所有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他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声声的道谢都无法表达我们对贵医院医生的感激之情。手术后李坤生医生经常给我查看伤口换药,因为我怕疼所有每次李医生都是很细心的轻轻的,后来有两处伤口脂肪液化总是不愈合,李医生还是很耐心的一次次的给我换药清理伤口。他们的工作热情,他们的为人令我们敬佩!他们不愧为白衣天使!我们深为贵医院能有这样的好医生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希望贵医院能够接受我们的这片敬意与谢意!最后让我们向两位医生深深地鞠上一躬!说声:谢谢!向贵医院深深地鞠上一躬!

详情
2014-11-10

澳洲老人在华旅行遭遇病逝 明基医院“临终关怀”无微不至

近日,一位在中国旅行的澳大利亚籍患者,因肝癌在明基医院南京院区安详离世。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天里,明基医院的医师、护士,行政人员各司其职,尽己所能给予贴心关怀。他们体贴患者身处异乡的孤独,想方设法帮他与他的亲人“见”上最后一面,患者最终毫无牵挂的走完人生旅程。异国发病生命即将终结 外国老人放弃治疗现年75岁的澳大利亚老人LEO身患末期肝癌,10月初与朋友一同前往中国旅行。途径上海时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抵达南京后全身乏力,就诊明基医院。经急诊检查,不仅肝功能异常,血压也低至70/40mmHg。患者被收治ICU,行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抗感染治疗等。由于患者尿少,予紧急床边CRRT,病情十分危重,随时可能恶化并死亡。此时,患者突然提出放弃气管插管、CRRT等有创治疗措施,并签署了拒绝或放弃医学诊疗措施告知书,转出至7A病房。面对患者的选择,此刻医护人员能做的,唯有在治疗上尽量减轻LEO的生理痛苦,同时通过更专业的操作和更细心的照护,尽力让患者感到舒适。温馨照护体贴入微 排除万难安排亲友“会面”由于LEO体重180斤,容易发生压疮,主护护士每2小时帮其翻身,安排睡气垫床。然而气垫较滑,患者身体常常被动地下滑,导致双腿无法伸展,只能蜷缩着。为了让LEO保持舒适体位,常常需要动用4-5个人才能把LEO往床头方向搬动。不仅如此,护理部督导李卉青亲自与患者“家属”David沟通,指导护理要点。护士们也一起协助家属擦洗皮肤,清理大小便,做口腔护理、管路护理和生活护理……LEO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希望能通知远在悉尼的姐姐前来见面。为此,护理长王立红特意请示了医务处后,将LEO的病危通知书电子档发给LEO的姐姐吴女士,以便签证尽快获批。另一方面,考虑到患者可能随时不测,万一赶不上见面将终身遗憾。7A护理站紧急求助ITS,临时在7A病区架设无线网络,并帮忙下载注册微信,让LEO与姐姐视频会面。       之后的每天,护理长都会通过邮件与吴女士联系,告知病情,给予帮助。LEO虽然身在异国,感受到的却是家庭般的温暖。即使语言不通,明基医院的医师护士们却用实际行动关爱着老人,让这颗游子的心不再孤独、不再畏惧,平静安心的面对命运安排。10月26日,澳大利亚老人LEO因病在中国离世。“走”前,他心系感激,无所牵挂。(欢迎提供报道线索,HR-陈凌-7139)附:LEO姐姐吴女士的感谢邮件.感谢7A谢枫婷、李婷、王华、刘佳慧等全体护理人员;感谢消化内科医师陈志坦、朱思伟、朱传会医师;感谢ITS的倾力协助!

详情
2014-06-12

【TotalCare】空巢老人在明基医院找到“家”

前不久,年近花甲的梁老汉被社区送到明基医院南京院区急诊科。老人刚进门,一股恶臭便随之散发过来。老人左下肢已经肿胀5天,渗出液较多,两只脚面还有多处水泡溃疡。不仅如此,全身可见多处溃疡型压疮。原来患者一直独居在家,因既往脑梗后遗症,长期卧床无人照顾。经过急诊医护人员的仔细检查,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足软组织感染,肾功能不全,贫血。心内科与介入科会诊后,建议住院治疗。可由于家庭原因及资金问题,患者无法办理入住院。考虑到病情需要且情况特殊,急诊科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将患者留观治疗。精心护理 三小时清理恶臭无怨言见老人褥疮严重,护士张玲特意从病房借来了比急诊抢救床更宽的气垫床,让老人睡得更舒服,翻身也更方便些。护士王佳则特地从家里带来洗漱用品,和张玲、陈乐一起帮患者清理身体、做伤口护理。当老人已经发臭的衣服被脱下来时,身上的尿渍、粪渍、各种污渍混合在一起发出的刺鼻恶臭,熏得人下意识连连作呕。可我们的三位护士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悦,她们非常耐心地为老人擦洗、轻柔地处理着伤口。由于污垢已残留多日,伤口也散布多处,护士们足足花了三个小时,总算处理干净。然而老人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不仅治疗上不配合,无论谁找他说话也都爱理不理。白班护士怕他挨饿,特意带来了早饭,竟被不领情地丢弃。大家并不气馁,耐心查找原因:原来老爷子长期无人照顾,虽有个哥哥,但因为经济纠纷并无来往,原工作单位也是爱莫能助,老人绝望至极,心理防范很严重。嘘寒问暖送真情 独居老人卸心防获悉缘由后,急诊人员开始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后来老人总算愿意吃了点饭,却对水的温度、菜的品种提出特别要求。虽然有些过于挑剔,但大家都尽所能去满足。连续四天,除输液治疗、伤口护理外,三个班的护士每隔一小时帮老人翻身一次,行压疮护理。一日三餐是护士们自己从食堂打来的,老人的大小便也离不开护士的帮助。经过急诊科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老人已经从开始的萎靡不振到后来的坐起来自己吃饭,双腿的水肿渐渐消除,全身各部的压疮也呈好转趋势。老人多次表示很感激大家的精心照顾,住这里要比住在家舒心许多。之后虽然老人突然因为与哥哥之间的房产纠纷,不得不要求自行离院。但他一再露出不舍之情,只恨不能长期待在这里。这短短的急诊几日,急诊医护所做的事虽然都微不足道,但细微处却让患者感受到真正的关心。从起初的抗拒不配合,到最后的眷念不舍,大家用各种办法和努力,让一位空巢老人在明基医院找到了家的温暖。(欢迎提供报道线索,HR-陈凌-7139)

详情
2014-03-27

【TotalCare】医、护、患齐聚一堂 携手共筑爱心城墙

3月20日对于血液科患者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明基医院南京院区的新老血液患者,都会回到他们的“娘家”,共同庆祝自己的重生。320,“关爱您”,在明基医院血液病之家,无论是医护与病患,还是病患与病患之间,都关心友爱。每一个病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坚强而温馨的故事。今年已是血液病之家成立的第五个年头,一年一次的庆生会在6B病区如期举行。新老病友济济一堂,有些正在病区就诊的患者甚至挂着点滴前来参会。会上,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血液病之家里的感动与温情。老病友喜讯频传,结婚、生子、幸福不断12年前身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后经血液科李东主任治疗后康复的患者邵芳,和几位老病友如约而至。他们仍然活跃在血液病之家,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爱心为其他病友加油打气。一位罕见血液病患者,9年前卖了房子在多家医院辗转治病,花了近200万也未见转机。当时她连续发高烧数天,喉咙痛得已喝不下水,很多医院都不愿收她。后来不少人都以为她早不在人世,未曾想不幸但又幸运的她最终选择了明基医院,血液科帮其恢复了健康。5年前,查出患上晚期高度恶性淋巴瘤、被多家医院劝出院的退伍小伙,几乎被判了死刑。在血液科的帮助下,接受骨髓移植成功。这次因为出差无法到场,特意委托母亲前来。小伙的妈妈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儿子已经结婚成家,并且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公主。还有那个身患白血病、首位入住明基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无菌层流病房的花季小保姆,从山东老家传来喜讯。小姑娘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并且已经订婚,踏上了幸福之路。另一位打扮时髦的女患者特意给李东主任送上锦旗,阳光开朗的她丝毫不像是得过恶性血液病。那时候她身患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卵巢破裂,据说当时全南京市只有她一人身患此病。整个肚子被鲜血充满、胀大,差点就丧命了。最后,是我们的血液科团队救了她……新病友燃起希望,相互搀扶抗争病魔一个个走出阴霾、重获幸福的病友,带着泪和喜,诉说着自己打败病魔的故事。他们向院方表达感谢的同时,不忘鼓励台下那些深陷迷茫、还在与病魔“决斗”中的新病友。一位身患恶性淋巴瘤,刚在血液科做完移植的年轻小伙被”前辈”们打动了。已度过最艰难时刻的他,在会上主动道歉不该因为生病而对父母发脾气,不该因为情绪不好而干扰医护人员的正常治疗。他说要坚强起来,要用乐观的心态去接受后续的巩固治疗。他的人生才刚开始,他要等候幸福……台下掌声不断,更多的新病友鼓起勇气,诉说着患病经历。每位发言的病友说到动情之处,忍不住哽咽之时,身旁总有另一双手,或送上一张面纸,或拍拍肩膀,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在血液病之家,大家不再是陌生的患者,不再是陌生的医生,而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详情
2014-03-25

“真善美”优秀事迹——精心治疗,感动患者家属

来自肾脏内科的肖磊娟是一位优秀的住院医师,近几年来频频在院内获奖:2012年的“优秀住院医师”、2013年的“十佳党员”、优秀病历一等奖、真善美优秀个人奖……取得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光环的背后,有着肖磊娟全力以赴的努力。责任心换真心,刺鼻恶臭不嫌弃在内科轮转期间,肖磊娟遇到不少长期慢性病患者,部分人往往觉得久病成医,有着自己的想法,经常对医生的话存有疑虑,不配合治疗。每当这时,肖磊娟便苦口婆心地劝慰,不是简单教条,而是将发病机制换成通俗易懂的话仔细说来。虽然这样更费时间,但效果却很棒,肖磊娟始终认为:“只有信任才能将医患关系改善,将心比心才能换得真心”。肖医师的责任心有目共睹,在明基医院工作期间,她多次受到病患家属的赞扬及感谢,没有一起投诉或不满。曾经有位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双脚溃烂,家属又不同意截肢。肖磊娟每天细致地为其换药,查各种资料、尝试各种方法,不惜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日日不间断。尤其患者足部溃烂处发出的恶臭气味,连患者本人都觉得刺鼻难闻,可近距离“接触”的肖磊娟却从未有过丝毫嫌弃,反而安慰对方,使痛苦中的患者感受到贴心的温暖。 虽然患者因为高龄、糖尿病抵抗力低下,最终未能控制住感染,但患者家属却感动于肖磊娟一直以来的精心照顾。他们感激地表示:“肖医师为我母亲所做的,真的很难能可贵。她所付出的那些,有时连我们做儿女的都未必能做的到”。细心周到,不放过任何可疑病情作为一名党员,肖磊娟的工作热忱感染着身边的人。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细心周到,即使分管再多患者,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病案的可疑指征。曾有一位血液透析患者总是咳嗽,起初以为透析不充分、心衰或是肺炎所致,经过检查及调整透析等治疗,症状改善并不明显。肖磊娟想到透析病人肿瘤发病率较普通人高,且该患者症状与之前她在消化科见到的食道癌病人相似,虽然并不是常见病,但不能放过。在与上级医师沟通后,请来消化科会诊检查,患者果然得以确诊。对于自己的付出,肖磊娟从不要求回报,病人的康复及信任便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些年,她坚持不懈地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好医生,再苦再累都不在乎。正如她所说的:“我热爱这个职业,热爱这份工作,选择了便风雨兼程”。

详情
2014-03-20

“真善美”优秀事迹——她在层流病房办“电台”

作为明基医院血液层流病房的护理骨干及带教人员,卢应连肩上的担子绝对不轻。这里收治的都是血液科危重疑难症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卢应连工作起来特别细致严谨。,在她和团队人员的努力下,2013年层流病房的每项感控值均达标,全年收治的血液科病人共28例全部出仓。遇到问题不抱怨,想方设法去解决在层流病房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患者显得格外孤独无助,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却被用心的卢应转化危机,大大缓解了病人的心情。某天层流病房的电视突发信号故障,维修部门预计一周甚至更久才能修复。可电视对层流病房的病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缓解压抑心情的设施。如果一天不用还能承受,可现在最短也得停用一周,患者怎么可能不抱怨不投诉,怎么能安心治疗疾病?就在护理人员因此事发愁抱怨之时,卢应连却很冷静,努力思索着解决办法。她挨个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同时记录下大家平时在不看电视时都做哪些事,喜欢看什么类型书,听什么类型歌。随后,她请人买来相关书籍、音乐碟片、小品、笑话、相声CD等。在电视信号未恢复的这几天里,层流病房就像一个广播电台、美文赏析、音乐欣赏、开心一刻……每天都以不同的内容变换着播放。那段时间里,患者没有因无法看电视而抱怨,也没有为此发生情绪上的失控。相反,患者和护理人员更亲了,聊天内容更多了。这件事给了周围同仁不小的震撼,发生问题后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努力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自己无法掌控的问题时,不是被动地等待解决,而是去积极化解因问题给患者带来的不便。无私奉献,给患者职责以外的帮助血液科有这样一位特殊患者,家在外地,上有老下有小,每次住院都独自坐火车往返。后来因病情恶化,不得不考虑入住层流病房进行大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吃饭问题成了患者的最大顾虑,因为无人照料,如何保证每顿的新鲜无菌饮食供给?卢应连知道情况后立即组织科里人员进行讨论,最后决定每天安排一人做患者家属,从食堂买饭后交给当班护士进行配膳,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难关。之后,卢应连又得知患者每次看病都是赶急慌忙、来去匆匆。由于移植前还得经过8次化疗才能回输干细胞,也就意味着患者还要反复奔波医院8次。她把此事放在了心上,寻思着如何能够帮到患者。于是,在患者之后的8次住院中,卢应连提前找到相关医生开好住院证,待对方抵达后直接带领其办理住院手续。患者即将出院前,她会提前替患者定好火车票,办好出院前手续,再带领患者办理出院。如今,此患者已顺利完成自体干细胞移植,并对我院层流病房的贴心关照赞不绝口。卢应连就是这样,不单单的满足于照护病患,而是将“增值”的服务理念贯穿在整个护理照护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乃至家属的不便,给他们已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经常能在献血活动中看到卢应连的身影。这位充满爱心的护士,已经拥有5本献血证。她一直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挺患者,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详情
2014-03-10

“真善美”优秀事迹--麻醉科

南京院区麻醉部再一次荣获了“真善美”团队奖。不仅由于医疗效率的提升,还源于良好的成本及质控管理。他们资源善用,在“量”大幅成长的同时,也做到了“质”的保证。提高技能,做好高难度手术的麻醉保驾手术病患病情的多样性、复杂性及突发性,时时刻刻都在挑战麻醉团队的临床服务与专业能力。2013年,麻醉部成功参与了多次跨科室病患抢救及危重症麻醉。其中老人麻醉达613人次,占总住院麻醉人次8.3%,80岁以上更高达180人次,占老人麻醉近30%。近年来,他们更是积极开展新业务与与新技术学习与引进,包括麻醉深度监测(BIS)、肌肉松弛的监测、自控式镇痛泵(PCA)、可视喉镜技术、神经刺激仪、有创技术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曾有位晚期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因为脊椎坚硬僵直,患者头颈部和腰椎水平线又不在同一方向,手术麻醉成了难题。考虑到患者根本无法动弹或平躺,麻醉部研究了多种方案,进行术前气道评估,后来通过从鼻子处实行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保驾手术过程的麻醉风险,也让外科手术成功完成。善于创新,巧用医疗资源麻醉部善于创新,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常常能急中生智、群策群力去另辟蹊径。曾有位年轻患者因患腹部畸形血管瘤,因为腹痛及濒临休克状态被送到急诊室,紧急在手术室接受开腹手术探查,突然大出血,当时正在闹“血荒”,用血非常紧张。此刻只有采用血液回输最迅速,可是相关的血液回输储存器刚被调用完,已无库存。关键时刻,麻醉部临危不乱,改用胸腔引流接收器作为替代物,然后通过吸痰的无菌引流管进行血液引流,再进行血液回输,最后患者再度从死神边缘救回,平安脱险,手术成功。这样的结果绝不是偶然,日常工作中,麻醉部将“资源善用”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加强成本核算,降低可控制成本项目,包括文具购置、不计价消耗品等;努力降低医疗运行成本,加强成本绩效评价,将质控考核列入评价,以提高全员积极性,降低运行费用。最终,成功将药卫材库存周转率由7天降至5天。一直以来,南京院区麻醉部更是积极支援苏州院区,承担起苏州院区麻醉医师与护士的培养与带教工作。整个科室内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气氛。全科去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另有数十篇在审核状态中。也许麻醉医护人员和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如何帮助患者解除痛苦,如何利用手边资源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却是他们时刻惦记在心的宗旨。视病犹亲,我们的麻醉团队还将继续努力,持续“追求人类健康照护之真善美”。

详情
3 4 5 6 7/8页 共86条 8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